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談綠色建筑理念的醫養建筑設計,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醫養建筑對健康中國的建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值得受到持續關注。在大力發展綠色建筑的當下,綠色建筑理念對醫養建筑提出相對高的技術要求。文章結合具體的醫養建筑項目實踐,對綠色建筑理念在醫養設計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和總結,提出相關節能措施,為今后相關工程設計提供參考。
關鍵詞:醫養結合;養老院建筑;綠色建筑
醫養建筑將醫院和康養建筑相結合,是一個醫療、康復、生活照料混合功能的建筑綜合性載體。文章結合某醫養建筑項目,總結項目中應用的綠色建筑理念,為今后相關工程設計提供參考。
1規劃建筑
綠色建筑理念要求合理開展醫養建筑規劃用地選址??傮w規劃時,建筑密度不宜過高,保證用地具有充足的綠化率,為康養患者營造良好環境。規劃設計時,應考慮節省用地。醫養建筑綜合體位于用地條件緊張的城市區域時,可以采用集中式和分散式結合的方式。治療、療養需要安靜的環境,避免臨近交通車流大的城市主干道。
2醫養建筑模式
2.1醫康養一體型模式
醫康養一體型建筑模式依托傳統大型醫院建筑,增加護理院和養老院的功能建筑,形成醫-康-養的一體化模式。治療后,患者可以在養老院繼續康養恢復,接受后續服務,模式增加養老院功能,為老年群體提供長期服務。某醫養綜合體方案項目規劃凈用地面積為30516m2,由醫院、養護院、健康住宅組成。其中,醫院建筑面積約為66300m2、養護院建筑面積約為12000m2、健康住宅及配套建筑面積約為52300m2。某醫養綜合體總平面圖如圖1所示。大型綜合醫院滿足新時代綠色建筑發展的需求。醫院床位數量為600個,共23層,1~6層為門診、醫技區,7~23層為病房區。醫院設置在地塊北面,順應城市道路形成Y字形的住院樓,剛好為一個護理單元,東北側為醫生用房,西南和東南側為滿足陽光需求的病房區。養護院設計在地塊西南面,能夠利用醫院的配套資源,享受南向的陽光資源,與北側醫院保持距離。養護院有床位280個,床均面積42m2。養護院配套功能在1~2層,養護院標準層在3~8層,每層至少設1處公共活動區域,用于護理站、分餐區、樓層餐廳及老人日常交流與活動;1處布草間、1處污物間;每2層設置一間助浴間。失智專區獨立封閉式管理,設有獨立使用的公共衛生間和助浴間。不少于4部電梯,其中2部擔架電梯、1部貨梯兼污物梯、1部供應梯。養護院體型順應西側城市道路,以微弧線形體與住院樓呼應。健康住宅定位一家三甲醫院賦能的養老型住宅。住宅設置在場地東南側,相對獨立,由一棟正南向的獨棟一梯四戶和兩棟東南向聯排的一梯六戶戶型組成,在視線上與北側醫院減少視覺上的干擾,最大限度兼顧各個方向的景觀資源。
2.2社區養老模式
社區養老模式中,將社區配建的養老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組合設置,可以就近提供基礎醫療咨詢,提升資源配置效率。此社區養老模式可以讓居家養老的居民在家門口享受醫療服務。某住宅社區配建養老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綜合體選址位于廣州市花都區,住宅區規劃總用地面積約604200m2。核心區打造的公共服務、文化藝術、生態休閑等多功能復合的“樂享生活”配套公建群。社區養老院建筑總容面積6435m2,共116個床位,養老院生活用房是整個建筑平面布局的核心組成部分。標準化養老院生活單元目標人群以中重度失能長者為主,生活用房為兩人間。居家式養老生活單元目標人群以能力完好長者為主,生活用房為兩房一起居室一衛的套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采用中庭式平面布局,共四層,滿足高效集中的社區醫療功能。首層為掛號、藥房、檢驗科;二層為診區及藥房;三層為看診區和理療區;四層為患者康復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現代建筑風格,形體方正。在建筑東側布置層疊退臺,建筑西側采用豎向格柵設計,起到最大化遮陽效果。養老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二層形成公共服務的共享平臺,成為建筑間的樞紐。首層架空,有可滲透的庭院空間,與天井、公共開放空間共同營造多層次的療養康復空間,二、三層設計休息觀景平臺,眺望社區景觀。
3節能措施
3.1被動式遮陽設計
醫養建筑設計適應嶺南氣候特點的被動式遮陽措施,包括架空層、陽臺、休息平臺、遮陽板。建筑造型設計設置綠化平臺、架空柱廊,使建筑立面層次更豐富。架空層能夠滿足雨天、酷暑天等特殊天氣的活動要求,滿足使用者活動安全。建筑采用較高透光率的中空LOW-E玻璃,能滿足滿足醫養建筑遮陽要求,保證室內自然采光充足。
3.2采光通風設計
醫養建筑設計需充分考慮自然采光。地上部分建筑通過采光庭院和天井的方式增加自然采光。地下部分空間設置下沉庭院,將自然光引入地下功能空間。醫養建筑生活用房部分窗地比宜控制為1∶6。醫養建筑設計強調通風,避開冬季主導風向,過渡季節引入自然通風。有污染源和傳染源的科室或病房設置在常年主導風向下風向,與周邊環境和建筑保持足夠的防護距離??刂仆L路徑合理的風口位置,提高通風效率。使用分體式能量回收系統能夠杜絕新排風的交叉感染。采用智能傳感控制系統,根據室內環境的空氣品質自動調節系統風量,確保室內始終達到高舒適環境。
3.3噪聲控制
治療、療養需要安靜的環境,需要對噪聲進行控制。應對墻體、頂棚裝修等采用多空吸聲材料構造,有效降噪。設備系統選擇節能設備,降低設備系統噪聲來源,如選用節水、噪聲低的型號;設備用房樓板的隔聲主要采用浮筑樓板。通過一系列降噪措施,打造宜居靜謐的醫養環境。
3.4人性化無障礙設計
醫養建筑空間重視無障礙設計,需要保證使用安全性,無障礙設計屬于養老建筑設計的首要原則。醫養建筑室內空間設計必須考慮患者、老年人的使用習慣,保證建筑流線簡明、連續。建筑設置無障礙電梯、無障礙車位、無障礙坡道等無障礙通行空間。室內地面采取防滑材料,在走廊、樓梯處設置扶手欄桿;衛生間、床頭安裝緊急報警裝置;墻角和家具采用圓角設計,減少安全隱患。
4結語
醫養建筑為機構養老、社區養老和居家養老提供物質保障載體。綠色建筑理念對醫養建筑提出更高要求,建筑師可以根據不同的醫療、康養模式選擇適用的綠色技術設計理念和措施,推動醫養建筑多樣化發展。
參考文獻
[1]戴瑞峰.醫院建筑的綠色技術措施探討——以江蘇某綜合性醫院建設為例[J].建筑科技,2021,5(3):16-20.
[2]周穎,何之凡,曹含嫣.醫養結合型養老設施的建筑設計方法——以吉林伊通民族醫院附屬養老中心為例[J].新建筑,2017(1):65-70.
作者:蘇彥捷 單位:廣東省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