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工業工程技術在白膠生產線平衡的應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以S公司煉膠車間白膠生產線為研究對象,運用工業工程相關理論和技術方法,對白膠生產線進行作業測定和方法研究,找出影響作業效率和生產線平衡的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改善,最后達到縮短作業時間,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的目的。
關鍵詞:工業工程;改善;生產線平衡
0引言
工業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IE)是對人員、物料、設備、能源和信息組成集成系統進行設計、改善和設置的學科,可以有效的提高生產效率和杜絕浪費[1]。生產線平衡是通過調整生產線各工序負荷,使得各工序作業時間趨同,以此來消除作業之間的效率損失[2]。本文綜合運用工業工程中的作業測定和方法研究技術對S企業白膠生產線平衡率進行改善,最終實現提高生產作業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的目的。
1生產線平衡率的測定與評價
1.1生產線各工序工時的測定
S企業是一家生產輪胎的企業,在輪胎生產過程中白膠生產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白膠生產的主要作業內容有:物料配磅、捏合密煉、排料、熱煉、成型、裁片、建垛。
1.2生產線平衡率的評價
生產線平衡計算公式為[3]:平衡率=(各工序時間總和/(工站數*瓶頸工序時間))*100%(1)根據各工序工時數據計算出S企業白膠生產線平衡率為73.69%,瓶頸工序為成型工序,作業時間為120.50s,平衡率較差,S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就必須改善目前狀況,降低白膠生產線平衡損失率。
2分析影響生產線平衡率的因素
利用魚骨圖[4]法在人員、機器、物料、方法、環境這五個方面對S企業白膠生產線進行生產線平衡率影響因素分析。具體分析如下:①人員:工人作業存在隨意且不熟練的現象。②機器:排料工序中的活動擋膠板設計不恰當、排料工具非專用工具,工人作業時,產生多余動作;熱煉工序中,機器按鈕控制箱布局不合理,不利于工人操作。③物料:建垛工序中,物料擺放距離作業者較遠,導致搬運距離較長。④方法:各工序作業標準書內容不夠具體,尤其是瓶頸工序中,工人左右手操作不符合動作經濟原則,存在動作浪費。⑤環境:膠料擺放較為雜亂,空間利用不足;生產車間的90E制粒設備易有藥品粉末泄露使車間空氣環境受到污染。另外;白膠生產時所摻用的藥品會污染車間空氣環境,損害工人身體健康,現場并未采取十分有效的防護措施,使得員工抱怨增多,影響工人的工作積極性。
3改善方案
3.1改善策略
針對以上具體問題,對人、機、料、法、環五個方面制定具體的改善對策。
3.2瓶頸工序作業流程改善
S企業白膠生產線瓶頸工序為成型工序,該工序使用設備為400開煉機,作業人數為1人,作業時間為120.50S,經過現場調研,做出成型作業雙手作業圖。經研究分析作出如下改善:①改善前的開煉機和接取裝置的控制按鈕統一安裝在開煉機左側的控制箱上面,在人對膠料進行下片作業后,將膠料放到接取裝置的過程中,存在多余動作。改善后接取裝置的啟動按鈕安裝在接取裝置上面,操作員面對接取裝置操作時,只需將右手微抬起便能接觸到啟動按鈕。②原來的400開煉機安裝有開煉刀盒,操作員一般都是右手使用完開煉刀后放回,所以每次拿取開煉刀的時候,操作員都會有一個半轉身動作,拿取很不方便。為了消除掉這個浪費動作,在改進后的接取裝置啟動按鈕旁增置一個開煉刀盒,作業時,工人可以更輕便地放下開煉刀,按下接取啟動按鈕。
4改善評價
通過對人員、機器、物料、方法、環境這五個方面以及瓶頸工序的改善,各工序耗時得到降低,S公司白膠生產線的生產效率得到了提升,達到86.01%。
5總結
本文以S公司白膠生產線為研究對象,通過作業測定測得生產線各作業工時,計算得出白膠生產線平衡率,并對其進行評價,分別從人員、機器、物料、方法、環境五個方面找出影響生產線作業效率的因素,制定出改善策略,并針對瓶頸工序進行雙手作業分析,消除動作浪費,減少作業時間,最終使得各工序耗時得到減少,生產線平衡率得以提升,最終達到了提升作業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楊昆,任思達,李佳明.基于工業工程的集裝箱后端框裝配線的平衡[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8,18(35):140-144.
[2]趙瑞,張新昌.家電產品包裝線工藝流程優化[J].輕工機械,2018,36(04):106-111.
[3]劉立枝,閆亦農,陳敏燊.制服上裝吊掛生產流水線的優化設計[J].毛紡科技,2018,46(7):12-16.
[4]劉枚蓮,曾艷,劉建雄.集成六西格瑪和價值流在動力電池生產改善中的應用[J].現代制造工程,2018,458(11):24-34.
[5]延淵淵,范文慧,馮袁.汽車連桿生產線的建模與仿真[J].系統仿真學報,2018,30(9):135-140,151.
作者:路光秋 單位:青島濱海學院機電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