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新農村道路交通工程建設的問題,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在國家有關扶貧政策的支持下,我國農村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系統建設得到完善,農村交通運輸公共服務水平和基本能力有所提升,但由于受到技術、資金及管理制度等因素的影響,農村道路工程建設仍存在諸多尚未完善之處,嚴重制約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提升。本文就農村道路交通工程建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結合新農村發展需求,從資金投入、管理養護、合理規劃等方面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以為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新農村;道路工程建設;解決對策
1引言
農村道路交通工程是服務農村經濟的基礎設施,也是緩解農村、農民和農業之間矛盾關系的重要條件。隨著新農村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擴大農村交通工程建設規模已成為縮小城鄉經濟差異的重要措施。但由于地區居民對道路工程建設重要性的認識不足等原因,極大影響了農村交通事業的發展,因此,相關工作人員有必要加強對農村道路交通工程建設現狀的分析和研究,并針對性的提出改進和優化措施,以為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交通支撐。
2新農村道路交通工程運行現狀
為了推動新農村建設步伐的進一步加快,大部分村級道路交通網絡已逐步形成,縣鄉道路逐漸成為國省級道路的支脈,進一步加強了農村地區之間的信息交流與溝通,對于促進本地區及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同時,在社會經濟呈現迅猛發展的背景下,農村道路等級及其服務水平有所提升,一方面克服了傳統農村道路在通車里程方面的限制,可更好的滿足村民日常出行、農產品運輸的需要,另一方面提升了地區物流市場的活躍性,進一步推動了農村交通運輸系統朝著多樣化、多類型的方向發展。另外,在經濟相對落后的時期,農村交通工具較為單一,村民的出行目的及次數受到嚴重限制,但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農村交通工具的數量和類型發生重大變化,私家車已逐漸成為村民的代步工具,這種形勢下,當前的道路工程已無法滿足農村交通工具不斷增加的需求,這對農村道路交通工程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新農村道路交通工程建設存在的問題
3.1主體不明確
在新農村道路交通工程建設過程中,主體不明確這一問題主要體現在投資主體和責任主體這兩個方面。①農村道路建設是國家整體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向農民提供交通服務的一項重要內容,但在道路工程實際建設中,大部分人會認為農村道路建設屬于公路建設的范疇,其責任主體是交通公路部門;②由于農村道路交通工程建設責任主體不確定,也就難以明確工程投資主體,導致農村道路工程在建設過程中極易存在資金不足等問題。
3.2資金不到位
目前,農村道路交通工程在建設或養護上的資金缺口較大。目前,很多地方的養護管理及建設資金主要由上級財政撥付,但由于部分村級的經濟水平較低,農村道路工程建設與養護管理資金十分有限,不利于保證農村道路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
3.3建設和養護機制不完善
完善的農村道路建設和養護機制是促進其性能發揮的關鍵,但就當前的情況來看,很多地區的農村道路交通工程在建設與養護機制上存在較大的問題,比如:道路工程管理責任不明確,特別是一些農村道路的路面修護、危舊橋梁的改造等項目被擱淺,極大影響了農村交通事業的發展。即使具備完善的道路交通工程建設和養護機制,但由于不同地區的政策、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程度不同,導致建設和養護機制執行效果無法達到預期目標。例如:某條農村道路長3km,屬于兩個村之間的交通連接主干道,道路設計寬度為3m,錯車道每500m一個,每年縣財政撥付到村里的養護資金是3萬元,要求每年定期養護2次,但在實際養護中,每年只在秋季養護一次,只有不到10%的資金用于養護,該道路的養護效果必然會受到影響。
3.4缺乏技術性人員
新農村發展模式下,農村道路交通工程建設規模不斷擴大,需要大量的專業技術人員,但由于多數農村地區的交通部門由于薪酬待遇等原因的影響,缺乏大量的在職專業技術人員,無法全面保障農村道路交通工程建設的專業性和標準性。
4強化新農村道路交通工程建設的對策
4.1加大宣傳力度
加強與道路交通工程所在地的溝通和交流,及時利用自身的專業技術解決公路建設中遇到的問題,比如:在當前以村級管理為主體的模式下,由道路工程所在地的村級選派專人負責對工程建設情況進行監督,并由縣級、鄉鎮選派專業人員加強對其的教育和培訓,同時,加強與村級道路施工負責人的溝通和合作,且每年、每季度定期選出模范施工人員,加強對其經驗的學習和傳播,才能更好地促進大眾對道路工程建設重要性的認識,進而確保道路交通工程相關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
4.2提高道路施工技術人員的專業水平
為了更好的促進農村道路交通工程技術問題得到優化和完善,需加強對技術人員的教育和培訓:①要引導其意識到自身在農村道路交通建設中的重要性,加強對這一工作的開展,不僅有利于推動新農村建設目標的實現,還能提高農村經濟的發展水平,為城鄉一體化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②加強對施工技術人員的教育和培訓,主要采取遠程教育培訓與面對面傳授培訓相結合的方式,且在培訓后注重實踐考核,重點對其所負責路段的建設效果進行多元化考核評價,并將考核結果作為技術人員職稱晉升、加薪和考核的重要依據,從而更好地促進其技術實力的提升;③由于參與農村道路工程建設的一線施工人員自身工作較為枯燥,在日常工作中面臨的困難較多,村級領導或施工單位可著力解決其在工作、生活中面臨的問題,促使其更加全神貫注地參與到本職工作中,進而促進農村道路交通工程建設水平的有效提升。
4.3加強道路建設的資金管理
①拓寬道路工程建設資金的籌集渠道,比如通過向金融機構借貸的方式來緩解工程建設資金短缺的現狀,并實行資金專項專用制度,嚴格監管和控制資金的具體流向,最大限度的發揮資金使用效益;②發動社會捐資。積極鼓勵企事業單位、利益團體、經營大戶等在農村道路建設方面投入資金;大力推廣轉讓路橋冠名權、項目開發權、客運經營權等融資方式,引進農村道路建設資金;③充分利用農村地區現有資源,大力發展符合農村特色經濟的養殖業、果園種植業、林木業等,以通過提升農民年收入來增加農村道路工程建設的資金投入力度。
4.4建立完善的管養長效機制
結合農村道路交通工程建設的實際情況,有組織、有針對性的開展道路工程養護檢查工作,并將檢查結果與建設項目安排和資金撥付掛鉤,充分發揮縣鄉人民政府的主體作用,真正實現農村道路建設養護管理工作由部門行為向政府和社會行為的轉變。另外,還應將日常養護與專項養護結合起來,專業人員與村民相配合,日常養護以“培路肩、掃路面、挖邊溝、清涵洞”為重點專項養護,以治理“穩路基、補路面、檢橋梁”等病害為主,提高道路抗自然滅害能力和通行能力,帶動農村剩余勞動力實行道路養護,促使農村道路“暢、潔、綠、美、安、優”的目標,促進人、車、路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相處。
5結語
綜上所述,近年來我國雖在農村道路交通工程建設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由于在技術、認識、資金和機制上存在的不足,對農村經濟發展和道路工程效益的提高造成負面影響。因此,在新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應強化經驗的總結和教訓的分析,注重道路建設和養護資金的籌集,同時基層交通部門也應明確自身職責,以確保農村道路交通工程能更好的服務農村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趙京,王建偉,何娟,等.農村公路與新農村建設發展適應性評判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2013,30(9):145~153.
[2]卞素萍.轉型發展中的新農村建設研究———基于對江蘇高郵和宜興的個案調查[J].江蘇農業科學,2014,42(12):493~496.
[3]王天巍,余冰,劉窯軍,等.農村土質道路路面形態對道路侵蝕的影響[J].農業工程學報,2016,32(19):162~168.
作者:曾黎明 單位:巫山縣交通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