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設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現狀與問題
聯圩鄉位于南昌市東北郊的贛江之畔,鄱湖之濱,四面環水,距南昌市50公里,是個典型的農業鄉鎮,耕地面積6.74萬畝??扣椎瘫C颗殴喑燥?,長期以來我鄉夏季水旱災害較為頻繁。而在聯圩鄉農業是經濟支柱,聯圩鄉也以糧食生產為主,糧食產量以及銷售量占江西新建縣的四分之一。如今國家花費巨資基本解決了大江大河堤防建設、泵站、和大中型水庫除險加固更新等問題;但是在位于鄉鎮的農村小型水利建設上,由于地處偏遠因此對水利基礎設施的相對忽視、工業化城鎮化帶來的鄉鎮年輕勞力轉移等諸多方面的原因,造成鄉鎮農村小型水利年久失修、損毀嚴重、產量與效益衰退,新的水利工程發展緩慢,老工程年久失修,新建工程的速度趕不上20世紀50年代、60年代老水工程失效的速度,影響并制約了農村經濟發展。我鄉小型農田水利主要建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當時土法上馬,標準不高,配套不全,存在先天不足,加之年久失修,后天失調,工程老化嚴重,服務農業和抗災的能力不強。且渠系建筑物老化,渠道崩塌堵塞、滲漏嚴重,渠系水利用系數低,渠首浪費水,渠末無水灌溉的現象普遍存在,農業灌溉供水能力嚴重不足,小型灌區渠系水利用系數在0.3∽0.4之間,水的有效利用率不足40%。農田抗大旱能力普遍較低,制約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和農民收入的提高。我鄉的泵站運行年限長,機電設備大部分超過設計使用壽命,導致泵站主機設備老化損毀嚴重,大部分水泵、電氣設備、輔機均屬淘汰產品,備品備件缺乏,安全隱患多。泵站廠房破損,渠道淤塞,灌區萎縮。特別是2010年春這一全國性的大旱災,也暴露出了農村小型水利建設之“痛”,與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弊端所在。因此,現今不僅要繼續重視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設,而且要穩步推進鄉鎮農村小型水利工程應用和管理體制改革。
二、促進農村事業發展的實施方案
生活的需要,更是提高生活質量的保障,同時也是國家近幾年深入貫徹“三農問題”的重要體現。建設農村小型水利工程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迫切需求,沒有完善的小型農村水利設施,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也只是一句空話。我聯圩鄉應實行在25個村委會設立一個專職的水管員,水管員經費由鄉及各村委會共同出資,以確保我鄉各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設施都能有專人專職管理與維護。以便在水利設施出現問題時,能夠及時的發現,及時的修復。與此同時還應建立包干到戶、投工投勞機制,解決了一些無人維護田間渠道的問題。據了解,對于當地群眾直接受益的田間系統整治、渠道清淤維修等村級工建立農戶包干制度,可將清淤任務劃分到村,由村包干到戶,充分發動受益農戶自行投工投勞進行整治。每年秋收完成后,各農戶派出1個勞動力,帶備工具在集中的時段內完成渠道清淤任務,然后由鎮水利會負責驗收。
1.鄉鎮要加強對農村水利工作的組織領導。
明確每一年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任務與各我鄉的目標考核掛鉤,并可將該項工作列入聯圩鄉年終主要目標之一進行考核。各鄉鎮黨委及政府要切實加強對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的領導,經常的進行實地考查與監督。把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與管理引入重要議事日程,做到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認真分配任務,層層建立責任制,層層抓落實,把任務落實到單位和個人。同時,加強農村水利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對于改革農村水利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加大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逐步建立起以鄉村集體和合作組織基礎,積極支持農民自辦,聯辦服務組織。
2、調動農民投入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的積極性。
以用水戶協會為載體,一事一議”的模式,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管理中,充分發揮用水戶協會作為村民開展“一事一議”的載體作用,積極引導農民對直接受益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投工投勞,有力地促進了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讓聯圩鄉水戶協會在政府財政補助資金的帶動下,自發建設,并可通過協會代表大會“一事一議”,人均投工5個、畝平集資50元,對管轄的部分農、毛渠進行節水改造。鄉里農民用水戶協會按照群管自治組織原則,由協會牽頭,“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并通過組建這一組織,提高了聯圩鄉農民群眾的水利意識。水利工程設施的建設與展離不開水源的節流、節水灌溉。由于單個農民家庭經濟薄弱,無法籌集大量的資金對投資較大的水利工程進行修復,成立了農業灌溉用水者協會后,明確水利工程的責任主體,受益群眾把水利工程當作自己的財產來管護,因此調動了廣大會員群眾投入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的積極性。水費征收正常,農業用水更有保實行按成本收取水費的定額加大,自流供水畝收20元左右,電灌畝收60元左右,改變了過去不收取水費和農業用水浪費的現象。
3、靈活運用農村市場機制
聯圩鄉可嘗試改變單一的政府供給方式,引入私人供給,政府主導的公共品供給方式受到政府財力的限制,而且不是都適合所有的公共品的供給,為此可考慮引入私人供給方式,即是市場供給方式和自愿供給方式。盡管目前的農民收入水平普遍偏低,農村市場經濟不發達,公共品需求規模有限是私人供給的主要障礙,但這并不否定在特定的條件下農村公共品供給可以引入市場機制和自愿機制。對那些受益對象明確、成本較低的部分農村小型水利設施,如水渠,機井等。完全可以由市場動作的方式來供給,這不僅可以減輕政府支出的壓力,而且還可以提高利用效率。
4、堅持建設與管理體制改革并舉
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可以實施縣鄉河道疏浚、節水灌溉、圩區治理以及灌區改造工程,可以優化水資源配置,確保村民的飲用水安全,充分發揮除害興利功能;同時,凈化了鄉鎮的水環境,可以在河道壩堤植樹種草,實現農田林網化,營造“水清、流暢、岸綠”的農村綠色生態環境。在設施建設方面,既要發揚傳統,廣泛發動群眾參與建設,又要適應新的時代特征,逐步實現機械化、專業化施工與農民投工投勞相結合。管理方面,要著力推進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加強農民用水戶協會能力建設,落實管護責任主體,確保工程長期良性運行。要興修農村小型水利、完善農村水利基礎設施,不單單只是鄉鎮村民的利益,政府應該而且必須給予扶持,否則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設將是紙上談兵。而加強小型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是進一步提高農業綜合能力,實現農民收入穩定持續增長的一項重大舉措,通過實施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將有利于改善我鄉的水利基礎設施條件,提高糧食產量,保障糧食安全,有利于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進一步縮小城鄉差別,縮短地區差距夯實基礎。通過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實施,節約了鄉里的用水量,提高水利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優化了鄉鎮的水資源配置,將有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對區域生態環境改善產生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