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雙重引導的安全工程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安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現狀與存在的問題分析
近年來,畢業設計中存在著質量下降的問題,分析其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畢業設計過程各環節存在著一些不規范、學生對畢業設計重視不夠,就業考研壓力大,前三年學習累積的綜合反映等。以上問題是對西南科技大學、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南華大學等十余所高校的調研結果。目前畢業設計(論文)的選題模式上也存在一些共性不足:一是,選題較晚,一般在大四第一學期末,此時直接就業的學生正在找工作或已找到工作,畢業設計(論文)不能有效提高找工作時的競爭力;二是,畢業設計(論文)題目來源單一,自選課題占的比例過大,結合工程實際和教師課題的較少,不一定社會需要,創新性不足。三是,抄襲現象比較普遍。畢業設計(論文)從形式上做到了一人一題,但是內容上很多是雷同的,比如安全評價和人機工程方面的;而根據歷年的資料進行統計,設計占的比重偏低(30%左右),而論文占的比重偏高(70%左右);結合工程實際和教師課題的較少,自選課題占的比例過大。四是,學生在選題方面比較被動,無法主動將自己的學習興趣、可能就業去向兼顧起來。通過對全國部分高校畢業設計工作的調研,可以看到我校在畢業設計環節的管理工作方面制度是比較完善的,措施是嚴格的,應該說已走在大多數院校的前列,但是由于我校開設安全工程專業較晚,我們認為,我校的畢業設計工作的主要問題出現在沒能及時解決與應用型培養目標相適應的本科生畢業設計的內容設置、教師指導以及考核標準等的改革;沒能及時采取對策減輕或降低就業、考研、出國等這些關乎學生切身利益的事情對畢業設計的沖擊和影響;沒能充分考慮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培養所需要的工程訓練對學生團隊意識、團隊協同作戰能力素質訓練的基本要求;沒能完全將畢業設計的一些工作環節規范化、標準化;沒能從專業、組織的角度為學生畢業設計工作提供詳盡的服務手段等。比如,在畢業設計程序方面存在不足:一是,沒有畢業實習環節,不利于畢業設計聯系實際;二是,畢業設計成績,并未由非指導教師批閱畢業設計論文,并打分,答辯時指導教師也沒有回避,反而參與了答辯并最終給出了綜合成績。這些都是制約我校安全工程專業學生畢業設計工作上臺階、適應新形勢的瓶頸問題,我們應針對問題加以解決和改善。
1.改革畢業設計選題模式。
基于社會需求和學生就業去向的選題原則,提高學生參與畢業設計(論文)的積極性和熱情,在畢業設計(論文)的題目選擇上考慮學生去向和興趣,在近年的局部試驗已證明這一模式可以增強讀研學生在研究生期間的競爭力,在很多高校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等,我校畢業生的科研能力較為突出。相信如果進一步改革,基于社會需求和學生就業去向的選題原則,將有效的提高畢業生在職業生涯的競爭力。
2.建立來源于社會需要并不斷更新的畢業設計題目庫。
通過編制調查表,選擇主要行業如化工、石油、消防、建筑、交通、煤礦、冶金等,在有行業代表性的企業開展調研工作,在對口的政府部門如安監局、消防隊、應急指揮中心等,開展調研工作。組織教師對獲取的調研材料和數據,進行分析,并利用頭腦風暴法確定可選的畢業設計題目。
3.建立一次多選題目,二次定題的選題程序。
將選題工作提前至大三第二學期末,并可多選題目,通過調研完成多個綜述,這樣通過畢業設計(論文)的前期調研,可以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在學生進一步認識選題內容后,結合自身興趣和畢業去向,二次定題,并進一步調研,完善綜述。這樣可以拓寬學生知識面,保證所選題目是基于社會需要和學生去向的原則。
4.增加非導師對畢業設計(論文)的評審,并實行答辯時指導教師回避制度。
以上四項改革主要體現出本項目的“基于社會需求和學生就業去向的選題原則,提高學生參與畢業設計的熱性,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競爭力,規范畢業設計選題和答辯程序”的立題宗旨。
三、預期成效
1.可以提高畢業生就業競爭力。
基于社會需求和學生就業去向雙重引導的安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論文)選題模式,將一次選題定題的程序改為一次多選題,二次定題,并以社會需求視角,以學生就業去向為指引,規范畢業設計選題、綜述、開題、設計、結題等一體化流程工作模式,是以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工作能力主要目的,實現與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相適應的本科生畢業設計的內容設置、教師指導以及答辯考核等的改革,貫徹了因材施教、因人而異的教學原則。
2.調節學生就業和畢業設計間的矛盾。
畢業本教改項目將大幅提高來源于企事業單位需求課題的比例。按學生畢業去向,分為直接就業和繼續學習兩類,直接就業學生自主選擇基于社會需求的課題,繼續學習的學生選擇來源于指導教師科研項目的課題,以調節學生就業和畢業設計間的矛盾。
作者:梁天水 鐘委 李惠萍 單位:鄭州大學化工與能源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