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編精選了8篇肺炎匯報材料范例,供您參考,期待您的閱讀。
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在水電工程中運用
摘要:大型水電工程施工多具有建筑結構復雜、工序銜接緊湊、多專業項目交叉作業等特點,安全管理存在鏈條長、層次多、效率低的問題。以白鶴灘水電工程建設為例,借鑒我國在肺炎疫情防控中的網格化管理經驗,在水電工程中推廣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壓實網格化平臺各層級主體責任,規范工作流程、加大執行力度,著重介紹了網絡分工、各層級職責要求及問題處理流程等。實踐表明,此類管理模式有效改善了工程建設中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相關經驗可供類似工程借鑒。
關鍵詞: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文明施工;白鶴灘水電站
1研究背景
2020年初,為抗擊肺炎疫情,防止疫情擴散蔓延,全國各地實行網格化管理,在“抗疫”戰爭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借鑒疫情防控中網格化管理經驗,在水電工程中推廣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通過壓實網格化平臺各層級主體責任,規范工作流程、加大執行力度,使安全管理深入一線作業班組,整合網格安全管理資源,做到任務明確,責任到人,形成“人在格中管、事在網中辦”的工作格局,實現“安全小事不出網格、安全隱患不出體系”的安全管控目標,最大限度發揮基層管理人員的作用,提升安全管理水平[1-2]。
2水電工程安全管理現狀
水電工程施工多具有建筑結構復雜、工序銜接緊湊、多專業項目交叉作業等特點,安全管理難度較大,除施工環境惡劣、地質條件差外,還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2.1專職安全員配置不充足。主標合同因合同額較大,勞務分包隊伍可達數家,部分作業隊伍的人員數量近百人。面對龐大的人員群體,施工單位為控制成本,往往按照國家法定要求最低標準配置專職安全員,每個安全員在施工現場的管轄范圍較廣,難以實施有效管控。雖然施工員或質檢員承擔“一崗雙責”,但實際遇到安全隱患處理時往往力不從心,導致作業層安全意識不高,僅僅是“要我安全”,并未達到“我要安全”的高度。
肺炎疫情期間學生管理實踐
摘要:面對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的嚴峻形勢,高校如何有效開展學生防疫工作,保障學生安全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從健康宣教、每日報告、分類管控等8個方面介紹學校防控肺炎疫情的學生管理實踐,以期為高等院校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病毒肺炎;防控;學生管理
自2019年12月底以來,武漢市及全國其他地區陸續出現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病例,武漢市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1號公告,將2019-nCoV感染的肺炎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并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防治、防控措施[1]。從2020年1月21日起,教育部連續印發了《關于切實做好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關于切實做好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應急預案的通知》和《關于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通知》。至此,全國教育系統打響了疫情防控阻擊戰。貴州省某高校迅速部署,對學生進行嚴格管理。截至2月22日,該校無學生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取得較好成效。
1加強健康宣教,做好個人防護
學校利用學生微信群、官方網站等網絡渠道,采取通告、溫馨提示、寫給師生一封信等方式,向學生宣傳2019-nCoV的防護知識,包括口罩佩戴、手衛生、咳嗽注意事項及妥善處理防護物品垃圾等。指導學生及其家長做好居家隔離,盡量不要外出,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場所活動,最大限度地降低感染風險。
2借助防疫契機,學習防治知識
傳染病臨床教學工作是傳染病學,乃至臨床醫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2]。有研究表明,我國目前高等醫學教育的傳染病教學內容脫離疾病預防控制實際[3],從而導致醫學生傳染病理論知識掌握不系統,傳染病防治中的病因診斷、隔離觀察、環境消毒和易感人群保護等應急處置能力明顯不足[4]。作為醫學專業院校,學校各學院組織學生自行學習《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及《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著重強調掌握流行病學及臨床特點等,提高學生傳染病防治的公共衛生安全意識和能力。
以學生為主體的兒科護理論文
1對象和方法
1.1對象
選取2013年6月—2013年11月在寧波市某三級專科醫院兒內科3個病區實習的某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的60名全日制護理專業高職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每個兒科病房每輪實習學生4人,實習4周,共5輪完成兒科實習。病房的選擇根據病房總帶教老師對以學生為主體的床旁教學的把握程度確定。其中2名學生因身體原因延遲實習。實習生全部為女生;獨生子25人(43.1%),非獨生子33人(56.9%);省內生源52人(89.7%),省外生源6人(10.3%),年齡(20.21±0.70)歲,在校成績(80.29±6.59)分。
1.2方法
1.2.1形成性評價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查房中的實施
每個科室的4名學生組成兩個小組,每組2人,分別在實習的第2周和第4周各舉行1次查房,第2次查房時兩組學生的角色互換。整個護理查房由學生準備和主持,以其中一組學生所分管的患兒作為床邊查房對象,過程涵蓋采集患兒病史、護理體檢、健康教育、現場專科操作等環節;另外一組學生以PPT形式匯報患兒主要病情,提出護理問題,制訂護理計劃和措施,然后采用學生自己、同伴和科室總帶教老師分別現場反饋的方式,反饋內容為本次查房的組織管理,學生的知識水平、語言表達能力、對患兒的人文關懷,參與和合作程度,體檢和操作的規范性,病例分析準確性,PPT匯報材料的制作質量等查房中表現好的方面和存在的不足。最后由科室總帶教老師組織學生填寫教學查房質量評價表評價本次學習質量。
1.2.2評價方法
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方案
為做好全國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切實維護廣大辦事群眾和政務服務工作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及時應對疫情現狀,落實管控預防在先、行動在早的責任,根據上級指示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
中心管委會領導班子高度重視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在縣委、縣政府政府領導下,在縣衛健委的指導下,落實好疫情防控工作,成立黃文輝同志為組長,曾曉輝同志、同志為副組長,各股室干部為成員的防控病毒感染肺炎領導小組,按照“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科學指導、及時救治”的工作原則,制訂并完善相關工作舉措,規范開展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初步安排5萬元資金,落實防控物資,按照衛生部門的要求,在政務服務大廳配備口罩、體溫計以及相關藥品。
二、聯防聯控措施
(一)責任防控。工作人員務必自覺佩戴口罩,做好防護措施,認真做好進入大廳人員信息登記、詢問接觸史、體溫監測等工作,禁止不佩戴口罩和有發熱、咳嗽等不適癥狀者以及非大樓工作人員進入大廳。曾曉輝同志負責外控、二樓工作人員及一樓“一窗”工作人員監控及疫情期間辦事群眾出入信息登記;同志負責內防、一樓工作人員監控以及保潔日常防控;監管股王瑞蓮同志負責積極引導辦事群眾將用過的紙巾和口罩隨手帶出大廳,并丟棄至密封垃圾桶;綜合股劉城同志負責安排保潔人員清潔消毒工作,確保大廳各處消殺到位;監管股楊玲榮同志負責后勤保障,確保防控物資到位。
(二)病例早報告、早行動。聯防聯控最好辦法是杜絕人員聚集,保持1米距離預防交叉感染發生。縣政務服務大廳已按照市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的要求,在疫情期間暫停現場辦理業務,將人員聚集導致交叉感染的這一風險降到最低。已準備1000只口罩,其中380只口罩已發放到中心工作人員手中。發現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確診病例時,立即向縣衛健委等疾控機構報告,并主動配合相關部門做好后續防控工作,建立臺賬確保疫情不進一步擴散。
(三)定期消殺。保安人員每天須對一樓、二樓辦事大廳及后臺打開所有門窗通風換氣2次,上午7:00-8:00,下午4:00-4:30;在上班時間須認真詢問和登記外來人員狀況,做好體溫檢測工作,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中心管委會當日值班人員;保潔須在每日下班后對辦公區域及時清潔并用消毒物品進行清潔消毒;同時每日應對洗手池、衛生間、電梯間、門把手等消毒1次;工作時須佩戴一次性橡膠手套,工作結束后洗手消毒。
園區企業復工復產情況匯報
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園區管委會全面落實中央、省市縣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科學有效防范應對疫情,認真抓好復工復產企業的疫情防控工作。現就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園區企業復工復產情況
截至2月17日,工業園區共有入園企業117家,目前已開工復工企業54家,開復工率46%;其中已開工規模以上企業33家,開復工率56.9%,規模以下企業21家,開復工率35.6%。生物醫藥首位產業開復工24家,開復工率20.5%。開復工率全市排名第6。
二、復工復產企業疫情防控情況
根據縣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辦公室《關于做好工業企業疫情防控及復工復產的工作方案》(峽指辦字〔2020〕35號)文件精神,園區管委會積極作為,認真做好復工復產企業疫情防控工作,主要做好了以下幾項工作:
1、宣傳到位。通過懸掛橫幅、微信平臺轉發等各種形式,廣泛宣傳疫情防控措施,并組織園區企業掛點干部深入企業進行宣傳,營造人人參與疫情防控的濃厚氛圍。
2、保障到位。做好物資保障工作,通過對園區所有企業進行摸排統計,了解企業資金、用工、原材料等方面需求,并及時與縣防疫指揮部進行協調,為企業提供口罩62000多個,紅外額溫槍32個。做好出行保障工作,針對企業返峽復工復產員工返崗出行困難的問題,園區及時與防疫指揮部溝通,通過防疫指揮部以及屬地政府對企業用工返崗人數進行摸底,以防疫指揮部的名義下發了《關于協助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組織轄區內部分務工人員返崗的通知》,為返崗務工人員提供了出行便利,并及時安排車輛和用餐,解決企業員工后顧之憂,為企業復工復產起到了關鍵作用;針對企業縣內員工出行不便,園區為企業辦理了臨時通行證525張。
兩手抓兩促進領導干部聯點包干制度
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有力有序推進生產企業和建設項目復工復產,促進全鄉經濟平穩健康運行,按照省、市、縣統一部署,經鄉應對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研究,決定實行“兩手抓、兩促進”領導干部聯點包干制度。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聯點包干原則
——一體化原則。實行縣鄉領導干部聯點包干制度,在職縣領導聯點包干鄉,在職鄉、鄉直部門(單位)干部聯點包干農村村組(社區防控網格),一體化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等各項工作。
——網格化原則。依托現有的村(社區)網格,每個網格安排領導干部聯點包干,并實現全覆蓋。聯點包干領導干部負責指導網格內各類企業和經營主體、建設項目的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等工作。
——屬地化原則。強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屬地責任,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層層壓實責任,推行“一地一策”、“一企一策”,靈活進行分類施策,確保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兩促進”。
二、聯點包干安排
(一)在職縣領導聯點包干所聯系的鄉、村,聯點包干所聯系重點項目、貧困村和企業。
鄉鎮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實施方案
為全面落實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措施,號召全社會積極參與,改善我鎮環境衛生面貌,創造優美宜居環境,從源頭切斷疫情傳播,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根據《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關于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通知》要求,結合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活動時間
2020年1月30日至疫情結束。
二、活動內容
(一)切實加強健康教育,廣泛宣傳動員。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等新聞媒體和廣播、宣傳欄、條幅、發放材料等宣傳手段,通過集中設點宣傳、宣傳車流動宣傳、入戶上門宣傳等方式,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以“講文明、講衛生、講科學、改陋習、樹新風”為活動宗旨,弘揚健康文化、宣傳科普知識,重點對病毒感染的肺炎等傳播性疾病的衛生知識進行宣傳教育,促進城鄉居民健康知識普及,提高鎮村居民文明衛生意識和健康素養,營造我鎮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活動氛圍。各村要加強宣傳發動,扎實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引導和動員廣大黨員群眾自覺投入到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管理和“抗擊疫情”中來,增強全民衛生意識、環保意識、文明意識,切實形成人人自覺參與環境衛生整治和“抗擊疫情”的良好局面。
(二)強力實施綜合整治。突出重點、加大人居環境衛生整治力度,有效治理環境“臟亂差”問題。一是自覺響應愛國衛生運動,突出抓好人居環境衛生整治,強力推進村莊內部環境衛生整治,開展“六清三化”為主的環境衛生整治活動,進行居家內外環境大掃除,清理垃圾、雜物,清除衛生死角,創造干凈整潔的環境。二是加強個人衛生意識,勤洗手,勤開窗,勤換口罩;不要串門,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場所,不要恐慌,不要傳謠。三是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規律起居,按時入睡,合理膳食,保證睡眠充足,保持良好的心態。四是機關單位、醫院、餐飲行業、商超等人員聚集場所要經常清潔、消毒、通風,做到無垃圾、無雜物、無積水;公廁要常保潔和消毒;廢棄口罩不要隨意丟棄,放在廢棄口罩集中投放處統一集中處理。
(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配置完善鎮村垃圾收集清運處理設施,建立健全日常保潔機制,集中收集、處理生產生活垃圾。保障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有序推進鎮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加強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提升農村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加強飲用水衛生監測和監測能力建設,切實落實飲水消毒衛生措施,建立健全供水設施維護的長效機制。進一步普及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提高農村衛生廁所的普及率、使用率。
綜合商務英語課程思政的設計和實踐
[摘要]高校專業課程是進行課程思政的主渠道。專業課程隱性融入思政元素是落實“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實現立德樹人根本目的的有效途徑。綜合商務英語課為商務英語專業累計學時最長、授課內容最豐富的課程。以該課程為研究對象,進行思政設計,開展教學實踐研究,從教學內容、教學活動、教學方法、教學評價幾方面探索課程思政實現途徑。在教學實踐中,采用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形成課前、課中、課后的有機聯動,分析取得的成效,進行教學反思。
[關鍵詞]綜合商務英語;課程思政;立德樹人;實施路徑
一、引言
2016年12月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總書記強調,高校“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1]2020年5月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任務,要將課程思政融入課堂教學建設全過程。[2]這說明,高校各學科專業下每一門課程都應發揮思政作用。“綜合商務英語”是商務英語專業核心課程,開設時間長,課時占比多,需要在課程思政建設方面進行積極探索,充分挖掘思政元素,發揮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價值引領的作用,服務立德樹人,培根啟智,使思政融入課程并落地。教師需要發揮主導作用,踐行“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研究對“綜合商務英語”課程思政建設開展實踐研究。
二、對“綜合商務英語”課程思政的理解
《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專業課程是課程思政建設的基本載體。要深入梳理專業課教學內容,挖掘課程思政元素,有機融入課程教學,達到潤物無聲的育人效果。[2]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要求“完善立德樹人體制機制”,反復強調“堅持立德樹人”“堅持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根本標準”“堅持以德為先”和“完善德育評價”。[3]“立德樹人”“德育育人”處于突出地位,這為高校課程思政內涵進行了精準定位。課堂是人才培養的主陣地,課程是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具體化、操作化和目標化[4]。具體到應用技術大學商務英語專業“綜合商務英語”課程建設層面,首先在教學內容方面,應當根據授課單元主題,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有機融入思政內容,一方面傳授商務知識,訓練語言技能,增強學生語言綜合運用及跨文化交際能力,使學生能夠在特定商務情境下進行交際,解決實際問題,具備一定的商務素養。另一方面,積極傳遞正能量,引導學生了解、關心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情況與現狀,培養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愛集體的家國情懷;同時學生應了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堅定四個自信,塑造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次,在運用教學方法和組織教學活動方面,教師起主導作用、發揮學生主體的能動性,組織教學要素,重點培養學生的協調溝通、團隊合作、自我管理、自主學習能力,以適應社會發展及其個人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服務于應用型人才培養。同時,培養學生積極思考、勇于突破自我、進行探究、認真負責的良好品質品格,為未來從事相關工作在思想意識、態度行為方面打下基礎。在課程評價方面,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教師評價和學生互評相結合,培養學生誠信敬業的態度,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負責,認真做人、做事的責任心。
三、“綜合商務英語”課程思政實踐的設計及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