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編精選了8篇大專護理論文范例,供您參考,期待您的閱讀。
大專護理女教師職業幸福感影響因素
一、自身因素的影響
家庭是每個人賴以生存的基本單位。家庭的基本功能是為家庭成員生理、心理、社會性等方面的健康發展提供一定的環境條件。自古以來,中國的傳統觀念都是女性應該以家庭為重,生兒育女,相夫教子,照顧家人。所以女性在家庭中充當著相當復雜的角色,即是母親,也是妻子,甚至還是兒媳婦。家庭在運作過程中如果沒有能實現其各項基本功能,就很容易導致家庭成員出現各種臨床問題。大專護理女教師在工作任務繁重的情況下,對家庭的貢獻的時間變少了,所以會或多或少影響夫妻之間的溝通,對子女的教育輔導,甚至雙方父母的看法及態度隨之也會改變,這樣容易導致家庭矛盾的發生,對女教師的身心健康造成非常嚴重的傷害。作為當今的知識女性,會盡量保護自己的尊嚴,希望憑借自己的能力克服困難,所以不會輕易告訴別人情況來宣泄自己的難處,久而久之各種心理問題逐漸突顯出來,導致幸福感迅速下降。
二、學校的支持程度
1、學校方面的壓力
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每年舉辦一次,是評價申請護士執業資格者是否具備執業所必須的護理專業知識與工作能力的考試。經過2008年考試時間的改革,護理學生需要在畢業前參加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只要通過了這次的考試,才有資格從事臨床護理工作。因此,護理學生的通過率成了教師的教學水平的一種評價,是學校給予教師提高考試通過率的重要任務之一。各院校也逐漸開始研究考試模式。自2008年5月開始,組織全體護理教師研究歷年國家護士執業考試模式,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采用畢業考試模擬執業考試等方法,使師生提前熟悉執業考試模式,縮短認知教育與臨床用人需要的距離在保證實現學校教學目標的基礎上,使學校教育與行業準入標準接軌。因此,護理女教師為了不斷適應學校在教育模式上的改革,把大部分精力花在教學方法與教學質量的提高上。每年教學內容或書籍都有所更新,所以教師感受到工作壓力與危機感。因此不斷通過進修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從而滿足教學的需要,如,參加系里的集體備課,或學校里的講座,以及校外舉辦的各種系列有關醫學內容的講座,還有到三甲醫院進修學習。而且護理女教師為了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以及個人的成就感,需要不斷晉升,通過提高學歷,寫論文,編寫書籍等方法。所以學校對大專護理女教師缺乏有力的支持,直接影響到她們的工作積極性,容易使她們產生職業倦怠感,從而使她們的幸福感降低。
2、學生方面的壓力
大專層次的護理人才主要從事一線臨床護理工作,屬于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因此本層次人才的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必須體現理論夠多、加強實踐的??铺攸c。由此可見,大專課程以實操課為主,在肇慶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大專教學課程安排中,實踐課已占到57.5%。因此,教師也十分注重護理學生的實操水平,同時,學生自己也意識到操作的重要性。由于護理操作項目多,學生也多,很多時候臨近考核,護理學生希望在課余時間得到老師的更多的指導,這樣給老師帶來不少的工作量。而且現在學生大部分是獨生之女,思想情緒上的調節也需要老師的指導。所以,大專護理女教師需要花更多的精力以及時間在學生身心發展上,甚至有時學生要求過高以致不能體諒到教師的用心良苦,最后在質評上會給予不公正的評價,使到教師們感到無所適從,身心疲憊,從而給她們帶來精神上的壓力。
研究型醫院護理論文
1研究型護理概念
1.1研究型護理概念
研究型護理就是以護理服務標準和護理技術規范的產生和傳播為使命,立足臨床實踐,重視科學研究,在護理創新中培育高水平科研成果、培養高層次護理人才、完善護理服務品牌形象,充分發揮護理專業價值,為醫療衛生保健事業和人類健康做出應有貢獻。
1.2研究型護理內涵
研究型護理包含4層含義:一是強調護理服務標準和護理技術規范的產生和傳播,經過實踐檢驗、科學凝練、行業認可的服務標準和技術規范有助于保證護理工作質量,提高護理工作效率;二是強調臨床實踐與科學研究關系,護理科研離不開臨床實踐,科研源于臨床,服務于臨床,通過科研促進臨床護理方法的改進、護理技術的提高、護理結局的改善;三是強調人才培養在推進研究型護理中的重要作用,技術優、能力強、素質好的高層次護理人才不斷涌現,能夠為護理專業的發展提供保證;四是強調護理的專業價值,使護理服務適應和滿足患者生理、心理、社會、精神和環境等諸方面的健康需求,為維護和提高人的健康水平發揮作用。
1.3研究型護理特征
研究型護理一般應具備以下4個特征:以提高護理服務質量為目的,以持續護理創新為動力,以造就高層次護理人才為關鍵,以發揮護理專業價值為己任。
國內研究型醫院護理論文
1研究型護理概念
1.1研究型護理概念
研究型護理就是以護理服務標準和護理技術規范的產生和傳播為使命,立足臨床實踐,重視科學研究,在護理創新中培育高水平科研成果、培養高層次護理人才、完善護理服務品牌形象,充分發揮護理專業價值,為醫療衛生保健事業和人類健康做出應有貢獻。
1.2研究型護理內涵
研究型護理包含4層含義:一是強調護理服務標準和護理技術規范的產生和傳播,經過實踐檢驗、科學凝練、行業認可的服務標準和技術規范有助于保證護理工作質量,提高護理工作效率;二是強調臨床實踐與科學研究關系,護理科研離不開臨床實踐,科研源于臨床,服務于臨床,通過科研促進臨床護理方法的改進、護理技術的提高、護理結局的改善;三是強調人才培養在推進研究型護理中的重要作用,技術優、能力強、素質好的高層次護理人才不斷涌現,能夠為護理專業的發展提供保證;四是強調護理的專業價值,使護理服務適應和滿足患者生理、心理、社會、精神和環境等諸方面的健康需求,為維護和提高人的健康水平發揮作用。
1.3研究型護理特征
研究型護理一般應具備以下4個特征:以提高護理服務質量為目的,以持續護理創新為動力,以造就高層次護理人才為關鍵,以發揮護理專業價值為己任。
手術室多元化??婆嘤栐诶^續教育的應用
【摘要】目的探討手術室多元化??婆嘤栐诶^續教育中的應用。方法我院在2017年8月正式實施手術室多元化??婆嘤?,選取2017年1—7月接受培訓護理人員86名為對照組,2017年8月—2018年5月接受培訓的護理人員90名為研究組,對照組護理人員接受傳統培訓方式,研究組護理人員接受多元化專科培訓,記錄并比較兩組護理人員培訓后的考核成績和培訓期間,并對比兩個時間段內患者對于手術室內護理人員的滿意程度。結果研究組的護理人員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理論和操作考核成績高于對照組(P<0.05);篇數多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護理人員培訓期間(即2017年8月—2018年5月),手術醫師對手術室護理配合的滿意程度更高。結論手術室多元化??婆嘤栐诶^續教育中應用效果理想。
【關鍵詞】手術室;多元化;專科培訓;繼續教育;臨床應用;效果評價
手術室是醫院行使診斷、治療、急救工作的主要場所,也是一個醫院手術治療工作開展的核心場所[1],承擔著大量手術;由于手術室內醫療操作開展多而復雜,對護士護理配合能力與專業素養水平的要求較高[2],尤其是近幾年來,隨著醫學專業的不斷細化,引進的手術的設備越來越高端、精良、頂尖,因此對于綜合性的醫院的護理工作來說,要求也不斷的提高,所以需要護理人員的水平也要得到相應的提高。尤其是對于接觸工作不久的新護士來說,要想短時間使其在面對手術室內高強度的工作量、復雜多變的手術病種、精密復雜的儀器設備、高度緊張的工作環境和種種意外突發情況時做到游刃有余,并以較高水平的手術護理配合輔助手術醫師完成手術,采用一種合理、實用、高效的手術室護理培訓方法至關重要[3]。為提高培訓質量我們采取了多元化??婆嘤柕姆绞綄ψo理人員進行培訓,該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研究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7月的護理人員86名為對照組,2017年8月—2018年5月的護理人員90名為研究組,對照組護士年齡均在20~43歲,平均年齡(28.2±1.5)歲,男性9名,女性77名,其中本科及以上學歷50名,大專學歷36名,平均工作年限(3.4±1.6)年;研究組護士年齡均在19~45歲,平均年齡(27.8±1.7)歲,男性7名,女性83名,其中本科及以上學歷52名,大專學歷38名,平均工作年齡(3.6±1.4)年。經比較,兩組護士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個時間段內存在的人員變動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護理學科建設論文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我院于2009年開始與江蘇建康職業學院按照“雙向選擇”的原則,學生自愿報名,醫院面試選拔,組建駐點教學班。從學院的2007-2012級高護專業學生中,每年組建一個駐點教學班,每班學生24-31人,年齡18-22歲。醫院具備承擔臨床護理教學能力,開放床位1020張,有內、外、婦、兒等30多個業務科室,具備學生臨床見習和實習條件。
2.方法
(1)通過雙向選擇,組建駐點教學班:
學院在高職護理專業第一學年第二學期的學生中進行宣傳發動,醫院再到學院向學生作醫院情況介紹,學生與醫院進行雙向選擇,組建醫院駐點教學班。
(2)選拔授課老師,組建教學班子:
護理人員醫院護理論文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荊州市7所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其中市級醫院2所(S1、S2),縣級醫院5所(X1~X5),共計2567名護士作為本次調查對象。
1.2方法
1.2.1調查方法
采用整群抽樣方式,對荊州市所轄的7所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10~2012年護理科研開展情況進行調查,為保證結果的真實性、準確性,全部資料實行原件查看,由護理部將所有發表的論文期刊、科研課題下達文件、課題登記證書及著作等原件集中存放備查,調查內容包括:全院護士數、數、統計源期刊篇數、專著、承擔省市級科研課題、科研成果以及專利情況。
1.2.2統計學方法
基層民營醫院護理科研績效管理分析
【摘要】目的探討科研績效管理對基層民營醫院護理科研的推動作用。方法制定護理科研績效管理制度,成立科研小組,加強護理人員科研培訓,提高科研能力,比較實施績效管理前后三年的科研效果變化。結果實施科研績效管理3年,護理論文、市級繼續教育項目、護理新項目、新技術增長幅度分別為543%、453%、367%,學術交流、專利、科技課題、科技成果評價、護理用品創新大賽分別實現了零突破。結論實施護理科研績效管理,科研效果顯著,通過不斷完善考核機制,達到護理科研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基層民營醫院;護理人員;護理科研;績效管理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護理工作的重要性越來越顯著,因此對護士的專業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精準醫學的發展,也對護理創新提出來更高的要求[2]。但在基層民營醫院,受護士的學歷層次、職業認知、信息交流,醫院的重視程度等諸多因素影響,使護理科研相對滯后,嚴重影響醫院護理專業的發展和護士整體素質的提高。為了提高我院護理科研水平,我院2015年11月開始實行護理科研績效管理,經過3年的努力,取得一定效果,現總結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我院是一所二級乙等民營綜合醫院,實際開放床位420張,臨床科室15個。全院共有護士300人,其中大專以上學歷占比27%;護師以上職稱占比22%。
1.2方法
電子技術檔案護理管理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院是隸屬于武威市的三級乙等腫瘤??漆t院,目前開放床位500余張,臨床護理單元12個,特殊護理單元11個,護理人員370人,其中本科學歷56人,大專202人,中專112人;副主任護師3人,主管護師29人,護師89人,護士249人。
1.2方法
1.2.1傳統紙質檔案管理
2010—2011年護理部將所有護士的畢業證、身份證、執業證、資格證復印件按科室裝訂成冊并定期更新,將榮譽證、進修結業證等復印件按類別分別裝訂成冊,并定期更新。
1.2.2電子技術檔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