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編精選了8篇產科護理范例,供您參考,期待您的閱讀。
產科護理風險管理探討
【摘要】目的評價二胎政策下產科護理風險管理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所產婦560例,經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280例。觀察組實施產科護理風險管理,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產科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對照組風險認知率分別為:90%、78.21%,P<0.05。觀察組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率為4.28%,對照組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率8.93%,差異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二胎政策下,加強產科護理風險管理,可提高產婦的風險意識,降低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率。
【關鍵詞】二胎政策;產科護理;心理;風險管理;風險認知;風險管理
當前,我國國民經濟水平不斷提高,在二胎政策下我國人口數量不斷增加。為滿足社會經濟的發(fā)展需求,我國提出了計劃生育的國策,開放了二胎政策[1]。為提高產婦的風險意識,降低不安全事件發(fā)生率,確保母嬰的健康。本次選取近年來收治的560例產婦,觀察在二胎政策下,實行產科護理風險管理、常規(guī)產科護理的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560例產婦,通過隨機數字表法進行分組,將產婦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280例。研究前,兩組產婦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愿意配合醫(yī)護人員開展各項臨床工作。觀察組年齡24~40歲,平均(32.5±3.3)歲。其中,順產產婦、剖宮產產婦各185例、95例。對照組年齡25~41歲,平均(33.3±3.5)歲。順產產婦、剖宮產產婦各180例、100例。觀察組和對照組產婦臨床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護理管理產科護理質量提升探究
1提高護理人員素質,促其多元化
產科護理人員的技能和素質是影響護理工作質量內在軟實力因素。由于護理對象的復雜性,這要求產護人員必須具有綜合護理能力,既要掌握基本的護理理論知識,有要熟練運用各種護理儀器,甚至積極與跨科室和跨院交流學習,進一步豐富護理經驗。實踐表明,技能過硬、素質較高、經驗豐富的產護人員的被投訴率較低。提高護理人員的素質不僅要定期開展應急預案、專科知識、護理操作、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制度、新技術等培訓,還要在實踐中積極鼓勵護理人員學以致用、活學活用。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升產科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從而長期保障產科護理質量。
2完善護理管理制度,促其長效化
在實際中,不完善產科護理管理制度是導致護理差錯和醫(yī)療事故的外在主要因素。產科護理制度的不完善極有可能導致護理人員崗位職責落實不到位。因此,建立完善的產科護理管理制度,以規(guī)范工作標準,約束護理人員,從而減少甚至避免產科護理差錯醫(yī)療事故的發(fā)生。完善產科護理管理制度,一方面要合理制定護理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工作標準,明確產科工作的各個細節(jié),不斷規(guī)范產科護理的工作流程,并要求護理人員嚴格按照標準和流程進行操作;另一方面,要明確產科產科護理各項工作崗位的職責與要求,要求護理人員嚴格落實到位,嚴防執(zhí)行偏差等情形。
3規(guī)范護理監(jiān)督體系,促其規(guī)范化
有效的執(zhí)行是良好監(jiān)管制度發(fā)揮效用的唯一途徑。因此,在符合醫(yī)院實際的規(guī)章制度出臺之后,更重要的是嚴格遵章辦事。產科科室可依實際建立質量監(jiān)控小組,建立工作指標體系,定期實施考核,并將考核結果作為年終獎、評職稱等重要依據[2]。同時,在特殊敏感時期,開展突擊抽查工作,重點關注護理工作中容易出現差錯的環(huán)節(jié),以及時改進。通過規(guī)章制度予以行為約束,通過監(jiān)管制度予以質量控制,從而促使護理工作不斷制度化、規(guī)范化、長效化,形成長效機制。
4轉變護理服務理念,促其主動化
產科優(yōu)質護理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此次研究對象選取的是我院自2013年1月~10月與2014年1月~10月收治產科住院患者,年齡均在21~35歲之間。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基礎護理,給予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另外進行優(yōu)質護理服務,通過出院時填寫自主填寫滿意度評價表的方式進行評價,最后對兩組患者的滿意度、不良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以及自然分娩率進行對比。
1.2護理方法
兩組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1)入院護理:首先需要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護士應面帶微笑迎接新病人的到來,備好床位。護送病人至床前,主動自我介紹,并通知醫(yī)生查看。同時對患者及家屬進行環(huán)境介紹、醫(yī)院物品的使用以及休息等各方面注意事項。通過放松聊天的方式了解病人的病情、自理能力、心理狀況。鼓勵患者和家屬建立信心、產生對護士的信賴以及親切安全感。(2)晨間護理:依據病患的具體情況換洗床單和服裝,通過濕掃法將床位打掃干凈。清晨溝通時;詢問患者的睡眠狀況及不適癥狀,了解病患活動能力的恢復情況。(3)晚間護理:觀察病患情況更換整理管道、床單元,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針對生理不能自理患者實施口腔和排便護理。對于術后疼痛難忍的病人,為其創(chuàng)造良好的睡眠環(huán)境便于入睡。病室內電視機按時關閉,限定陪人數。有病重病危患者,走廊燈保持長明,方便及時了解病情變化。(4)飲食護理:嚴格遵循醫(yī)生的飲食指導,對患者進行與飲食相關的健康教育。對存在多種管道的病人做好管道標識。根據病情觀察患者進食后的情況。(5)臥位護理:根據患者需要對其進行背部拍打、身體調整、幫助排痰、對其咳嗽進行指導并時刻關注壓瘡高危患者,針對患有壓瘡的患者,及時采取有效治療及安全措施,防止墜床、跌倒。(6)舒適護理:護理人員要幫助患者每周剪指甲、稱體重等。對于生活自理能力比較差的患者要輔助其進行日常生活。保持病室整潔、溫度、濕度適中,提醒患者增添衣物,為了給予患者一個良好的睡眠,病患休息房間要保持安靜、光線不宜過強或過弱、護理工作集中進行,夜晚行動時,比如走路、說話、關門、護理要輕輕進行。(7)做好母乳喂養(yǎng)的知識宣教,指導母乳喂養(yǎng)的技巧,講解喂養(yǎng)的安全知識。觀察組:在以上護理方法的基礎上加強與深化基礎護理,實施優(yōu)質護理服務。主要有:(1)創(chuàng)建優(yōu)質護理服務形象:規(guī)范服務語言、服務流程,制定助產士工作的“服務標準”,如教會產婦母乳喂養(yǎng)及擠奶技巧,教會產婦及家屬新生兒沐浴及更換尿片,教會產婦產后保健操等。(2)改善入院、出院服務,在病區(qū)內設有清晰的住院流程及指引。將各種指引做成不同顏色的單張便于拿取。一方面可讓產婦或家屬在最短的時間獲得想要的信息,另一方面建立了更到位的支持系統,讓護士有更多的時間在病人身邊工作,使護理工作更加貼近患者。(3)全程健康教育:住院期對產婦進行個性化的教育,使病人不僅獲得軀體的康復,還要獲得良好的方式,樹立良好的健康意識,詳細講解各產程配合及注意事項,詢問孕產婦心理感受,給予相應指導,取得孕婦配合。讓產婦感到被尊重、被重視。(4)開展產婦滿意度調查:設計緊扣產后及新生兒護理質量、護士服務態(tài)度的滿意度調查表,廣泛收集產婦意見,將產婦或家屬所提的中肯問為我們改進工作的方向。(5)科室設立延續(xù)護理服務組:①每天由助產士到產后區(qū)查看會陰傷口,給予幫助。②對于新生兒轉兒科的產婦,定期跟兒科溝通、了解情況后將信息告知產婦,使產婦安心住院康復。③開展電話跟蹤服務。(6)出院護理:出院時嚴格遵循患者病情的客觀事實對其進行指導。例如出院的結賬手續(xù)如何辦理、產后注意事項、吃藥指導、產后鍛煉、新生兒接著預防針的時間,同時讓病患協助填寫滿意度調查及相關表格,認真記錄病患及其家屬的建議。同時護送患者乘坐電梯,需及時回訪調查。
2兩組統計學分析比較
觀察組總滿意度為93.3%,自然分娩率為68.89%,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5.5%和45.56%(P<0.05);觀察組不良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5.56%,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6.67%(P<0.05),存在統計學差異。
婦產科護理的安全管理
[摘要]婦產科是護理工作較復雜的科室之一,發(fā)生醫(yī)療糾紛及安全隱患幾率較高,如單純依靠醫(yī)療護理技術,無法有效解決不安全問題,應當結合護理對象病情復雜性及特殊性,加強安全管理,減少護理差錯及風險發(fā)生率。此文從婦產科護理不安全因素、管理措施等。對婦產科護理安全管理作出分析。
[關鍵詞]婦產科;護理;安全管理
婦產科護理屬于高風險、復雜服務性工作,護理對象為孕產婦和新生兒,人群比較特殊,較其他科室極易發(fā)生護理風險。護理安全指護理對象在護理干預過程中未出現身體、生理及心理上的損害或缺陷。婦產科安全隱患較多,直接危及孕產婦和新生兒健康安全,安全管理十分重要。
1婦產科護理不安全因素
1.1護士業(yè)務能力不強
婦產科護理對護士綜合素質和業(yè)務能力有較高要求,很多護士缺乏專業(yè)知識,業(yè)務能力不強,護理服務無法滿足醫(yī)療需求及患者要求,特別是高危產婦及新生兒,觀察病情不及時,病情了解較少,給護理工作造成一定困難[1]。護士技術水平對母嬰健康安全有直接影響,如接產技術、產程進展和難產判斷、新生兒處理等,一有不慎便會導致母嬰產傷和新生兒窒息等。護士在搶救高危產婦關鍵時刻,由于缺乏工作經驗,技術不熟練,主次不分,應對能力差,對診療儀器設備性能不熟悉,慌忙中出現差錯,無法準確、迅速的配合搶救,埋下安全隱患。除此之外,醫(yī)學技術水平不斷發(fā)展,各種新設備及新技術被應用在護理工作中,若護士知識不更新,如對新藥物知識不了解、對藥物不良反應認識不足、不會操作新設備等,都存在隱患。婦產科患者病情變化快,具有難預測特點。部分護士在護理時觀察不細致,不能在第一時間及時找出問題,失去最佳處理時機,例如不仔細檢查胎盤,胎盤殘留,忘記取出填塞紗布等;產后未認真觀察膀胱充盈和宮縮情況,引起大出血;未按各項制度執(zhí)行,出現嬰兒滑落、用錯藥、抱錯新生兒、跌傷等,甚或危及母嬰生命,直接影響兩代人身心健康。
1.2護士缺乏服務意識和法律意識
產科護理事故防范與護理管理初探
摘要:目的:分析醫(yī)院產科護理差錯的原因,探討防范與護理管理措施。方法:隨機選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醫(yī)院產科就診的200名產婦為研究對象,通過出現護理事故的資料分析,歸納安全隱患和基本原因,提出針對性應對策略。結果:不良事件共發(fā)生8例,嗆奶5例,臍帶感染2例,意外事故1例,發(fā)生率4.00%。其中護理因素占57.70%,患者因素占42.30%。結論:在分析產科護理事故原因的基礎上,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問題辦法,能夠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護理事故;產科;護理管理;防范策略
隨著國家放開二胎的政策,醫(yī)院產科的大齡產婦不斷增加。近些年許多產婦醫(yī)療事故被曝光。有報道認為,醫(yī)療事故與護士的素質和護理技術、管理水平等有密切關系[1]。在產科,護理質量不但事關產婦及新生兒的健康,還與管理工作息息相關。不斷完善醫(yī)療技術,提高護理服務水平是目前產科護理所面臨的重要問題。為了探討產科護理管理和防范措施,本文進行了相關研究。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就診于醫(yī)院產科的200名產婦為研究對象,年齡20~37歲;初產婦154人,經產婦46人,孕周29~41周。產科有護士20名,其中副主任護師1名,主管護師3名,護師9名,護士7名。對產科出現的護理事故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安全隱患和基本原因,提出針對性應對策略。
2結果
婦產科護理安全隱患和對策
摘要:目的探討婦產科護理中常見的安全隱患,提出相應的護理防范對策。方法選擇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婦產科住院患者60例作為對照組,未實施護理風險防范措施,選擇2016年4月至2017年7月婦產科住院患者60例作為觀察組,通過分析對照組護理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實施相應的護理風險防范措施,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護理差錯、護理投訴發(fā)生率以及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投訴率、護理差錯率以及護理滿意度分別為6.67%、0.00%、95.00%,對照組分別為35.00%、13.33%、68.33%,在以上數據上,觀察組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婦產科存在的護理安全隱患較多,通過對這些安全隱患進行分析并制定相應的防范對策,有利于減少護理差錯事件的發(fā)生,提高臨床護理質量,從而有助于贏得廣大患者的信任,增進護患之間的關系,因此值得進行推廣應用。
關鍵詞:婦產科;護理安全隱患;防范對策;臨床護理效果
0引言
婦產科是臨床醫(yī)學四大主要學科之一,主要研究女性生殖、內分泌系統疾病、妊娠和分娩的生理、病理變化、高危妊娠和難產的預防和診治等,其中孕產婦以及新生兒是婦產科的主要護理人群[1,2]。婦產科患者存在病情變化快、突發(fā)事件和不可預知因素較多、風險較大的特點,加之受到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孕產婦以及新生兒家屬的重視程度很高,使得他們對婦產科的護理質量提出了較其他科室更高的要求,護理人員稍有怠慢,便極有可能導致護患糾紛事件的發(fā)生,因此加強對婦產科臨床護理風險的防范顯得尤為重要[3]。為了最大限度提高婦產科的護理服務質量,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本研究對婦產科護理中常見的安全隱患進行了分析,并制定了相應的防范對策,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本院婦產科收治的患者60例作為對照組,年齡21-38歲,平均(27.8±2.6)歲,本組患者按照常規(guī)護理措施進行護理;將2016年4月至2017年7月本院婦產科收治的患者60例作為觀察組,年齡22-36歲,平均(27.3±3.1)歲,采用護理風險防范措施進行護理。兩組患者的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之間的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比較分析。
安全護理在婦產科手術室護理的應用
摘要:目的將安全護理模式應用于婦產科手術室的護理過程中,并對這種護理措施所取得的效果進行探究。方法將本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間收治的婦產科實施手術的患者共計120例作為研究資料,將全部患者隨機分組:對照組與試驗組,每組患者有60例。給予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模式,給予試驗組患者實施安全護理模式。結果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差錯與護理糾紛的發(fā)生率,試驗組顯著少于對照組,兩組結果比較,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0.05)。對比兩組對護理的滿意度,試驗組高于對照組,經比較,差異顯著(P<0.05)。結論在臨床婦產科手術室的護理工作中實施安全護理模式,能夠顯著提升護理效果,減少不良事件的發(fā)生,值得在臨床中推薦使用。
關鍵詞:安全護理模式;婦產科;手術室護理;使用
0引言
手術室是對患者實施手術治療的場所,且手術室的護理工作對手術的實施與手術效果具有重要影響。但是手術室中具有很多的不確定因素,稍不注意即可產生護理風險事件,導致不安全事件的發(fā)生顯著提升,給治療帶來隱患。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科學技術不斷進步,人們的健康意識不斷提高,當前,患者對醫(yī)療護理質量的要求較高,因此,在手術室護理中實施有效和安全的護理模式意義重大[1]。本研究將安全護理措施應用在婦產科手術室的護理工作中,取得了較好的護理效果,現將有關的情況匯報如下。
1基礎資料與方法
1.1基礎資料
將本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間收治的婦產科實施手術的患者共計120例作為研究資料,將全部患者隨機分組:對照組(60例)與試驗組(60例)。在試驗組患者中,患者的年齡為24.0-52.1歲,患者中位年齡為(42.00±8.29)歲;手術類型主要包括子宮全切術、剖宮產術、次全子宮切除術。在對照組患者中,患者的年齡為24.3-52.0歲,患者的中位年齡為(42.00±8.25)歲;手術類型與上組相同。比較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情況,無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人性化護理在婦產科護理的應用
【摘要】目的探討人性化護理在婦產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婦產科從2018年10月—2019年8月收治的200例患者作為此次試驗的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均等分為試驗組和參照組,每組各100例,對參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干預,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對試驗組進行人性化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在試驗過程中的護理質量及護理滿意度。結果試驗組的護理質量明顯高于參照組(P<0.05);試驗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8.00%,參照組的護理滿意度為87.00%,對比結果為χ2=8.721,P=0.003<0.05。即試驗組患者的護理質量及護理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參照組,且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婦產科護理中采用人性化護理方式的效果較好,護理質量及護理滿意度有顯著提升,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可以在臨床治療中廣泛使用。
【關鍵詞】人性化護理;婦產科護理;應用效果;護理質量;護理滿意度;臨床應用價值
目前護理技術在臨床治療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患者對于護理質量的要求也愈來愈高,傳統的常規(guī)護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代人的要求,更加先進合理的護理方式被人們所關注,以尋找到能夠提高護理效果的途徑,全面提高患者接受臨床治療時的護理質量及護理滿意度,于是人性化護理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在臨床治療中進行運用。相關研究顯示[1-3],人性化護理在婦產科護理中有較好的應用效果,因此我院開展本次試驗探討人性化護理在婦產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婦產科從2018年10月—2019年8月收治的200例患者作為此次試驗的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均等分為試驗組和參照組,每組各100例,患者年齡均位于25~45歲,試驗組患者平均年齡為(33.56±1.52)歲,包括流產52例,引產36例,其他婦產科疾病12例;參照組患者平均年齡為(32.87±1.69)歲,包括流產59例,引產33例,其他婦產科疾病8例。沒有完整臨床資料或者患有心理疾病等其他干擾疾病,而影響試驗結果的患者應不納入此次試驗的研究對象中,對比兩組患者的年齡、疾病類型、入院時間等一般資料,均沒有顯著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