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編精選了8篇部門總結范例,供您參考,期待您的閱讀。
部門工作總結寫作指導
一、標題要對。
標題是文章的眼睛。一般總結雖沒有發揮的余地,但一定要寫全面。
部門總結的標題:部門名稱+年度名稱+總結,1、2項可互換;如《營銷部年度工作總結》;
大公司總結的標題:關于+公司名稱+年度名稱+本文內容+總結,如:《關于XX公司年度營銷工作的總結》,比較全面了。
標題規范了,一便于存檔,二便于查找,一舉兩得。
二、引言要精。
引言應短而精,官話、套話要少。
市鹽務部門年終總結與打算
一、“十一五”工作回顧
“十一五”期間,鹽業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認真貫徹執行黨的十六大和十七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工作部署,深入開展“四個年”活動,全市上下勵精圖治,艱苦奮斗,鹽業經濟保持了平穩良好的發展。“十一五”期間,全市鹽業生產企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27.35億元、銷售收入34.42億元、利稅8.72億元、利潤4.32億元。今年1-10月份,全市鹽業生產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7.15億元、銷售收入9.26億元、利稅1.6億元、利潤8465萬元,與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75.25%、224.91%、44.14%、38.48%。累計生產原鹽1190.56萬噸,銷售904.99萬噸。今年1—10月份,生產原鹽289萬噸,銷售235.67萬噸,與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136.87%、238.95%;生產溴素49522噸,銷售49788噸,其中今年1—10月份,生產溴素9100噸,銷售9133噸,與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74.33%、75.20%。鹽業批發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9.05億元、利稅1.04億元。銷售各類鹽產品23.8萬噸,其中,食鹽15.3萬噸、小包裝食鹽5.5噸,主要工作體現為:
(一)加強市場監管,確保食鹽安全。作為市食品藥品安全監督協調委員會的成員單位,我局始終將食鹽的安全與有序供應作為講政治、關注民生、構建和諧社會的頭等大事來抓,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有關工作部署,認真履行職責,強化管理措施。一是全方位齊抓共管。全市各級鹽政執法機構堅持依法行政、依法治鹽,不斷清理整頓鹽業市場,嚴厲打擊涉鹽違法活動,維護鹽業市場秩序。與公安、工商、質監、衛生、食品藥品監督等職能部門密切配合,強化協管。廣泛發動群眾,教育群眾檢舉違法犯罪,抵制私鹽、假冒偽劣鹽,構建起“政府領導、部門配合、社會參與”齊抓共管打擊涉鹽違法犯罪的長效機制。據統計,2006年至今,全市查處鹽業違法案件8719起,沒收私鹽1857噸,罰款199.69萬元,端窩點50個,沒收假包裝1500個,出動鹽政執法人員146401人次,公安出警3717人次,聯合辦案662起。刑拘6人,判刑2人。二是嚴格落實食鹽專營政策。加強計劃價格管理,規范批發企業經營行為。三是嚴把食鹽質量關。對食鹽的生產、加工、包裝、運輸、倉儲及零售環節的全過程監控與檢測,明確質量責任與獎懲措施。同時,面對鹽業體制改革及有關媒體各種報道所引發的社會議論與猜疑,各種不法分子也乘機而動,擾亂鹽業市場,給鹽的穩定供應與食鹽安全造成巨大風險,各級鹽業主管部門頂著壓力,排除干擾,切實履行職責,采取有效措施,凈化鹽業市場,確保了全市日常特別是十一運期間的食鹽安全與穩定供應。
(二)提質增產,不斷拓展市場。“十一五”期間,鹽業發展同全國經濟發展一樣,初期平穩,后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倍受沖擊,由于我國實行經濟宏觀調控及一攬子刺激政策,經濟形勢逐步好轉,“兩堿”工業企穩回暖,原鹽市場回升、價格上揚。對此,各原鹽生產企業搶抓商機,從抓生產管理入手,提質增產,開拓市場。首先,抓制鹵上塑苫。擴大制鹵面積,提高制鹵能力,增加塑苫結晶面積,建設中高級保鹵庫,避免鹵水損失,提高鹵水質量。其次,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按照鹽田結構合理化、工藝科學化、生產機械化,揚水、制鹵、結晶、集坨“三化四集中”的要求,制鹽采用集中納潮、分區制鹵、曲線走水、薄趕深儲工藝;結晶采取部分死碴活碴結晶,塑苫為主的“新、深、長”工藝。在今年降雨量明顯大于往年,蒸發量偏低的氣象條件下,確保了原鹽生產的優質穩產,大災之年減產不減收,以噸鹽價格高于其他產區20—30元的優勢,開辟占領了北部及周邊市場,贏得了用戶的青睞,樹立了鹽品牌。
(三)加強行業管理,為企業發展服好務。每年度市局
組織召開全市產區鹽務局及核發制鹽許可證的企業負責人參加的春季生產檢查現場會,檢查各單位的生產管理、現場管理及產業、產品結構調整進展情況,交流經驗,分析產銷形勢,構建信息交流平臺,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與向心力。對每年確定的鹽業重點項目進展情況進行調度,密切與產區鹽務局、制鹽企業的溝通聯系與工作督導,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總結項目建設情況,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認真分析研究,并明確推進措施和工作責任,為市委、市政府全面、準確了解鹽業與科學決策提供依據,當好參謀。黃三角開發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后,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局從成立機構到調研論證,科學制定了《市三角洲高效生態鹽業經濟發展規劃》,構畫了鹽業未來的宏偉發展藍圖。同時,按照市政府每年度的防汛工作部署,我局密切關注鹽區天氣異變情況,一遇暴風雨天氣,及時調度產區的降水、風力、受災情況,隨時做好鹽區防大汛、防風暴潮的各項準備,啟動應急預案。6月17日鹽區遭受強風襲擊后,市局領導帶隊及時趕赴受災現場指揮抗災自救,通過各種有效措施,使損失降到了最低程度,
(四)堅持科學投入,重點項目建設穩步推進。“十一
市教育部門年終總結
年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面提升年”,也是我市調整教育布局結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實現教育科學發展新突破的重要之年。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教育系統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實施“1338”工作計劃,扎實開展“全面提升年”活動,遵循規律,開拓創新,扎實工作,全市各項教育工作獲得全面提升。年,市教育局榮獲全省紀檢監察先進單位、省級文明機關等先進稱號。
一、科學安排部署,“全面提升年”活動扎實有效開展
一是高度重視,快速啟動。市委、市政府組織開展“全面提升年”活動后,市教育局黨組高度重視,立即啟動。成立了全市教育系統開展“全面提升年”活動領導小組,由黨組書記、局長任組長,其他黨組成員任副組長,市教育局副縣級督學、市直學校黨政一把手、各縣(市、區)教育局局長為成員。教育系統各單位也都成立了領導小組和相應機構,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制定了“全面提升年”活動實施方案,逐級召開動員會議,廣泛宣傳發動,充分調動了全體干部職工參與“全面提升年”活動和工作的積極性。
二是明確思路,精心組織。市教育局堅持以辦好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教育為宗旨,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開拓創新,結合“全面提升年”活動確立了“3338”工作思路:
第一個“3”,即大力主攻“提高辦學水平、推進素質教育、實現均衡協調發展”三大目標;
第二個“3”,即努力實現“思想觀念、思路方法、作風效能”三大提升;
第三個“3”,即繼續深化“教育示范鄉鎮創建、教師大培訓、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研究”三項活動。
企業預算管理的不足及對策
一、企業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1.預算管理的組織體系不完善
完善的組織管理機構是企業實現發展戰略目標的基礎保障,同時也是實施預算管理工作的重要載體。完整的預算管理機構至少應包括預算管理委員會、預算管理工作機構和預算執行單位。預算管理委員會是預算管理工作的中樞,預算管理工作機構是預算工作的具體負責機構,預算執行單位是預算工作的主要實施主體。從預算管理的現實情況來看,我國許多企業于于預算管理組織體系不健全,造成預算管理工作協調不暢、管理責任不清,預算管理流于形式。部分企業沒有設置專門的預算管理工作機構,預算工作由財務部門進行,造成各部門認為預算管理工作就是財務部門的事。預算管理難以發揮有效的管理作用。
2.缺乏科學的預算跟蹤評價體系
企業預算管理往往只重視預算的編制工作,沒有將預算指標分解至各部門,部門沒有將預算指標分解至部門所屬人員,缺乏對預算執行過程的控制措施,預算執行完畢缺乏科學有效的評價體系,缺乏科學的預算跟蹤評價體系。企業要重視預算跟蹤評價體系,現在許多企業的預算管理是不完整、單一的管理體制,缺乏科學理念性。沒有把預算管理關系和工作人員的經驗有效的組織起來,只是針對財政支出、現金歸納實行管理,有部分企業建立預算管理只看到利益的一面,沒有虧損意識。還有的是因為把財務經濟和預算管理混合在一起,覺得可以把財務經濟和預算管理相互放在一起進行管理。這些管理體制是缺乏缺乏科學的預算跟蹤評價體系,形成管理的缺失,導致預算管理在企業上發揮不了作用。
3.領導對預算工作不重視,影響預算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實際上,很多企業對預算只是存在表面上的理解,其實預算是企業對以后的活動、生產經營進行的一種規劃,就是說在企業固有的生產經濟基礎上對未來進行的一項計劃。由于領導對預算工作不重視,影響預算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只要企業合理運用現在經濟條件和企業的資料,明確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做好預算管理目標,從企業全局出發,做好預算管理工作。但是,現在的企業就是缺乏預算管理目標,沒有合理運用現有的資料和經濟條件去對企業未來發展做出合理的規劃,導致很多企業缺乏科學性的戰略目標。
院辦行政計劃管理應用
摘要
在院辦行政管理工作中應用計劃管理,通過建立“計劃—分解—執行—督查/督辦—反饋—考核”循環機制,推動醫院各項工作任務和各項制度的有效落實,同時提升中層管理人員的執行力,以及院辦管理工作能力。
關鍵詞
計劃管理;院辦;行政工作
計劃管理是醫院一切工作的基礎,是醫院管理活動的中心環節[1]。醫院辦公室(院辦)作為醫院的綜合辦事機構,主要任務是調查研究、綜合協調、檢查督辦和內外聯系工作,在院長與各個職能部門之間、各臨床醫技等科室之間起著承上啟下和協調作用。其政務、管理、服務的質量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院部決策的貫徹、執行和實施。院辦在行使職能中,通過建立“計劃—分解—執行—督查/督辦—反饋—考核”循環機制[2],有效準確地把院部的決策貫徹落實,提升職能部門執行力。
1計劃管理架構
1.1分類
小商店小餐飲場所消防安全整治方案
為進一步加強縣內小商店、小餐飲“兩小”場所消防安全管理,提升“兩小”場所火災防控能力,根據市、縣工作要求,結合市場監管工作職責,經研究,決定在全縣開展深化“小商店、小餐飲”場所消防安全專項整治,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按照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公民積極參與的原則,深入組織開展小商店、小餐飲消防安全專項整治。通過開展集中專項整治,進一步督促小商店、小餐飲場所落實消防安全主體責任,全面排查整治火災隱患和消防違法行為,有效預防重特大火災事故的發生。
二、整治時間
即日起至9月30日。
三、整治對象
轄區內小商店、小餐飲場所,具體范圍見附件1。
市場監督管理局今冬明春火災防控方案
根據《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印發今冬明春火災防控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榕市監綜〔2019〕494號)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加強全縣今冬明春火災防控工作的通知》(梅安辦〔2019〕37號),為加強本系統今冬明春火災防控工作,共同營造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現結合市場監管部門職責,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各單位要認真貫徹落實關于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政府主導、單位主責、綜合治理、群防群治的原則,充分認識今冬明春火災隱患潛在的風險,牢固樹立“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誰主管、誰負責”的責任意識,把安全生產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要立足市場監管職能,落實監管責任,重點檢查火災高危單位和消防安全薄弱區域,及時發現和解決監管不到位、工作不落實等問題,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
二、時間安排
(一)組織實施階段(即日起至2020年全國“兩會”結束)。印發方案、明確工作職責、細化工作措施,組織開展風險隱患排查,強化落實監管執法措施。
(二)總結驗收階段(2020年全國“兩會”結束后3日內)。總結經驗做法,完善相關工作長效機制。
三、工作重點
企業績效管理初探
1績效管理體系組織機構
1.1企業績效管理委員會作為企業績效管理的決策機構,由企業領導班子成員組成,主要職責包括:(1)審批企業部門績效管理整體方案、制度和工作辦法;(2)召開企業績效評估會,評定部門績效完成情況;(3)監督企業各部門績效管理體系執行情況。1.2人力資源部作為企業績效管理體系的組織者,負責各部門績效管理工作整體的組織和協調,主要職責包括:(1)制定和修訂部門績效管理辦法,并對績效考核相關辦法的實施進行監督和指導;(2)組織部門績效管理工作實施,包括績效計劃簽訂、組織績效回顧與指導、組織績效評估和反饋等;(3)組織企業和部門層面的績效評估會并全程參與,協調、監督、記錄會議過程,貫徹落實部門績效考核原則;(4)負責受理績效申訴,并組織申訴調查;(5)管理績效考核相關文件、資料及檔案;(6)組織開展各級管理人員的績效管理技能培訓,為管理人員在績效管理工作中提供指導與協助;(7)負責績效考核結果在薪酬、晉升、培訓等方面的應用和實施。
2績效管理不僅是企業績效管理委員
會和相關部門的職責,也是所有部門和全體員工的職責2.1考核者主要職責:(1)與被考核者開展績效面談,協助其擬定績效考核指標、權重和目標值;(2)定期與被考核者進行績效回顧,給予被考核者必要的績效指導和資源保證,支持其完成績效目標;(3)在充分溝通的基礎上,公正、客觀開展績效考核,評估被考核者的績效表現,并及時將績效結果反饋給被考核者,并指出不足和改進意見;(4)參加相關的績效管理技能培訓。2.2被考核者主要職責(1)在直接上級的指導下完成個人或本部門績效計劃;(2)積極反饋個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困難和需要上級給予的支持;(3)認真同直接上級坦誠溝通工作成績、不足和改進計劃。
3績效管理運作機制
績效管理運作機制包括四個核心環節:績效計劃、績效回顧與指導、績效評估和績效結果反饋。3.1績效計劃考核期初,根據各部門職能分工將企業年度工作落實到每個部門,形成各部門的績效目標,然后將部門指標按照各崗位的核心職責分解至部門員工;3.2績效回顧與指導考核期開始后,各部門根據制定的績效指標開展工作。考核期中,考核者與被考核者需開展績效面談,對工作完成情況進行回顧,加強過程監督和指導,提出發現的問題并督促相關部門及時改進;3.3績效評估考核期末開始績效評估工作,對部門、干部和員工的年度工作完成情況進行評價,確定績效結果;3.4績效結果反饋與應用考核結束后,將考核結果反饋給被考核對象,肯定成績、分析問題、提出不足和改進建議。同時將考核結果與員工薪酬、晉升和培訓等掛鉤。
4績效考核主體設計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