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編精選了8篇包裝設計范例,供您參考,期待您的閱讀。
特產包裝設計推廣分析
摘要:現時代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商品有了更高層次的追求。商品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而商品的包裝對于商品來說,是無聲的銷售員,是能幫助提高商品檔次的重要媒介。人們購買產品除了為滿足自我物質需要之外,情感需要尤為關鍵,包裝寄托著某類情感,情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費,則反映出的是包裝的附加值。特產作為貼近人們生活和反映地方文化特色的產品,包裝上應該更加文化內涵和特色,運用圖形、色彩、造型、版式以及各種裝飾元素等方面來提升商品的內涵,從而促進銷售。
關鍵詞:特產;包裝設計;文化
一、市場經濟下的包裝設計
在我國,伴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經濟形態、消費群體的多樣化,包裝設計已經成為市場經濟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產業。包裝設計是從視覺的角度美化商品外觀,大方、實用、追求商品的品牌內涵。但包裝在商品中屬于從屬地位,超越商品價值就會失去包裝的本真意義。最有價值的包裝是以視覺造型為媒介,并帶動消費者進入品牌、文化內涵,能接受的了時間和大眾的審美考驗。
二、特產包裝設計的概況
在生活中,各大商場、超市、商店的包裝琳瑯滿目,包裝用它不可比擬的獨特魅力,從不同角度刺激消費者,增加商品的銷售量。不同風格、不同定位的包裝有著不同的感染力,成功的包裝能夠提高商品的整體形象,增加品牌信任感,進而促進商品銷售?;?ldquo;五感”而進行的商品包裝設計,從視覺的角度給消費者不同的感官體驗。地方特產作為一種新型禮品,正在悄然發展,它不僅富有地方特征色彩的著名產品、而且還蘊含著一個地方鮮明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商品。那么在特產的包裝上它可以反映出當地歷史人文,還可以是一個地方的代名詞和名片。由此看來,土特產的包裝形象就顯得極為意義非凡。
三、特產包裝設計現狀分析
現代包裝設計素描探究
【摘要】
素描是一門繪畫科目,通過線條的濃淡、粗細、設計、構思、創作,勾勒出一幅幅美學意圖,表達出繪畫的理念。但隨著行業的變化,社會的發展,素描已不再簡單地活躍在教學領域和設計領域,它的發展已經慢慢延伸至社會的各個角落、各個方面。本文從素描的涵義概念出發,探究了它在飲料包裝、書籍包裝、食品包裝、標識設計中的具體用途。
【關鍵詞】
素描;現代;包裝設計;應用探究
引言
隨著藝術形式的多元化發展,素描也在不斷變化,并與新的元素相互交織融合,以滿足社會的需求。它以獨特的姿態和極具魅力的形式,向人們傳達著美的信息。并通過手繪、構思、創作等手段,在插畫、包裝設計、繪畫等行業廣泛運用,得到人們的認可與青睞。
1素描的涵義
商品包裝設計美感研究
摘要:
富有美感的商品包裝設計能夠大大提升該商品在消費者心中的認同度。在商品包裝設計中,為了提升美感,在造型上除了讓人們感知商品的基本功用,還要通過精心設計的造型裝飾使人們獲得一種享受;在色彩上,應把握并運用不同色彩帶給人們不同美感體驗的普遍規律,靈活地制定商品包裝設計中的色彩搭配方案;在圖文上,力求圖文美觀優雅并營造含蓄之美與藝術氣息。同時,在知識產權保護的視野下,商品包裝設計者應善于運用法律保護商品包裝設計美感的獨特性、商品包裝設計美感的專用權以及商品包裝設計美感的著作權。
關鍵詞:
商品包裝設計;美感;法律保護
美感,簡而言之是關于美的感受和體悟。美感這個詞匯,原本隸屬于美學范疇,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卻隨處可見。浩浩蕩蕩的歷史長河里,人類也正是在重復著日復一日、鍥而不舍的勞動與創造,進而發現美、分析美、創造美的事業。在商品包裝的設計上,人們就窮盡心思地想要創造出更精美的設計,從而使大家獲得美的享受,即所謂的賞心悅目。同時,隨著社會的發展,如何在知識產權保護的視野下設計出更具美感的商品包裝,值得我們思考。
一、商品包裝設計美感的定義與功能
雖然說,人們對于美的體驗總是有一番見解的,正如一千個讀者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般,美往往是感性的,可以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地而異。但是,美感也是積淀了理性的感性,積淀了想象、理解、感情和知覺,也就是積淀了內容的形式。商品包裝設計的美感還是有跡可循,或者說一些通用的規律還是值得運用的。富有美感的商品包裝設計能夠大大提升該商品在消費者心中的認同度。人們在購買商品時,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抉擇。首要要素是功能,即人們基于一種什么樣的目的去買,主要考慮的是商品的用途。而用途往往是人們實現就已經決定了的,在選購商品時,人們往往也會目標明確。其次是商品的外觀,即商品的包裝設計。人們在明確自己選購商品的用途以后,就會遇見琳瑯滿目的符合自己功能需求的同類商品,這個時候如何在這么形形色色的同類商品中挑選出最符合自己新意的商品,很多時候就會基于商品的外觀包裝設計而定。這其實是一種美學影響下的結果,這次過程中,商品的包裝設計,以一種無聲的藝術語言傳遞了自身商品的要約邀請,即期待和召喚顧客抓緊下單、盡管下單。在商品包裝的設計中,注重美感是相當必要的。第一,賦予美感的包裝設計,能夠突出產品形象,提升商品的辨識度;第二,賦予美感的包裝設計,往往能夠全面、有效地傳達該商品的特色、功用等內容物;第三,賦予美感的包裝設計,成功地將藝術氣息融入商業社會,是一種文化與物質的相得益彰,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最后,商品包裝設計作為一種文化的載體,賦予美感的包裝設計,更是對優秀文化的繼承和發揚,文化在設計中得以傳播,設計在文化中不斷完美,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因此,商品包裝設計的美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家具緩沖包裝設計研究
摘要:近年來,電商營銷中較多地應用TPL模式,該模式明顯降低物流成本,卻增加了產品包裝費用。為降低包裝費用,緩沖包裝應運而生。分析了TPL模式基本特征,對家具產業的TPL模式進行解析;探討了基于TPL模式的家具緩沖包裝設計特點和基于物聯網+模式的家具緩沖包裝設計特點,以期為基于TPL模式的家具緩沖包裝設計推廣應用提供借鑒。
關鍵詞:家具;緩沖包裝;TPL模式;物聯網+;設計特點
隨著信息技術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具產品在世界范圍內生產、流通,物流活動日益復雜,傳統物流方式已不能完全滿足社會需要,第三方物流(TPL:Third-PartyLogistics)應運而生。同時,鑒于家具體量及材質特性,其在運輸過程中易損壞,家具緩沖包裝設計能有效避免此類情況發生。本文旨在通過分析TPL模式基本特征、家具產業TPL模式,闡述基于TPL模式和基于物聯網+模式的家具緩沖包裝設計特點,為家具企業更好地將資源配置在核心事業上,靈活運用新技術、實現以信息換庫存、降低成本,減少固定資產投資、加速資本周轉等提供助力,為推動基于TPL模式的家具緩沖包裝設計研究提供參考。
1TPL模式基本特征分析
如果簡單地從TPL的字面意思去理解,能夠獲得的信息較為有限,其泛指的是整個“傳輸層以及傳輸過程”。而在物流行業中,TPL模式的影響力較大,其明確指向了以區塊鏈資源共享為基礎的第三方物流。從圖1中可以比較直觀地了解到,生產制造型企業在完成原材料的采購與生產之后,其后續工作都運用TPL模式來進行操作,在該過程中,無論采用商銷售模式還是直營投遞模式,都可以按照雙方既定的TPL協議來完成產品的配送工作[2]。
2家具產業的TPL模式解析
其他行業采用TPL模式,企業需要具有一定的物聯網技術。而家具企業采用TPL模式門檻相對較低,由于這種基于市場化需求的多向第三方配送,能夠最大化節約家具生產企業的物流成本,而且這與家具生產企業的規模關系不大,即便對規模較小,自身在滿足生產的基礎上,沒有能力維系一個全國范圍內物流網絡的小型家具生產企業,僅需一份TPL合作協議,就能夠與專業物流企業建立合作關系[3]。同時,借助TPL模式,讓家具“一站式服務”過程更為清晰明了,消費者只需借助移動互聯網系統,在任意場合下接入計算機多媒體終端,輸入家具物流產品的數字化信息代碼,就能完整地掌握家具物流的基本狀態,做到讓消費者對自己的消費情況有清晰的認識[4]。
生態包裝設計應用
摘要: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積極進行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經濟取得了巨大的發展,隨之而來的是嚴重的生態及環境破壞。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近,我國越來越意識到加強生態保護的意義,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積極采取了有效措施,從多個領域入為改善環境做出了一定努力。針對包裝設計來講,為了體現環保意識,積極融入了生態理念,本文首先對生態理念下包裝設計進行了簡要概述,并在此基礎上總結了包裝設計中對生態理念的應用途徑。
關鍵詞:
生態理念;包裝設計;應用
產品在生產加工的基礎上,需要進行一定程度的包裝,它在產品銷售的過程中,同消費者進行直接的接觸,能夠給予消費者對該產品的第一印象,因此針對生產廠家來講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多數產品的包裝都是會對環境產生嚴重破壞的,其無法回收以及充分利用的狀況,導致嚴重的資源浪費以及生態破壞,在這種情況下,我國要想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應積極對包裝設計進行改善,新時期,將生態理念融入與包裝設計當中具有重要意義。
一、生態理念下包裝設計概述
(一)生態包裝含義
概念包裝設計初探
摘要:概念設計是從現有的設計中發現問題,創新性的提出解決方案,它的核心是創新,它是一種以人為本的復雜思維過程。概念設計與包裝設計相結合,它屬于包裝設計程序的一部分,是在原包裝概念的基礎上提出的一種新的、符合人們發展需求的設計概念,這種概念可以使包裝主題表現得更加鮮明,給人一種全新的感受。了解了概念設計的定義、概念包裝設計的定義、當今包裝發展的趨勢,就能夠進行包裝各個構成要素的概念創新,探究如何進行概念包裝設計。
關鍵詞:包裝設計;概念設計;人性化
Phal和Beitz在其《EngineeringDesign》一書中首次給出概念設計的定義:“在確定任務之后,通過抽象化,擬定功能結構,尋求適當的作用原理及其組合等,確定出基本求解途徑,得出求解方案,這一部分設計工作叫做概念設計”。French在其《ConceptualDesignForEngineers》一書中,定義概念設計為“概念設計是考慮設計問題的內容,并以方案的形式提出眾多解的設計階段”[1]。從定義中可以看出,概念設計更多的是從現有的設計中發現問題,創新性的提出解決方案,它的核心是創新,它是一種以人為本的復雜思維過程。概念設計與包裝設計相結合,它屬于包裝設計程序的一部分,是在原包裝概念的基礎上提出的一種新的、符合人們發展需求的設計概念,這種概念可以使包裝主題表現得更加鮮明,給人一種全新的感受。根據概念包裝設計的定義以及包裝設計的要素,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探究概念包裝設計的方法。
一、功能完善與延伸
包裝的功能首先是保護內裝物,保障整個流通、使用過程的安全性;另一個是媒介功能,充當一個無聲的促銷員,把商品推銷給消費者;最后一個是便利功能,便于消費者使用產品。概念包裝從功能角度進行創新,更多地是從保護環境和包裝的實用性出發,通過延伸包裝的壽命周期,達到物盡其用,或是方便消費者使用產品的目的。在包裝的設計之初,研究包裝的整個使用以及售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完善功能使消費者的使用更加方便,或是通過開發包裝的新功能,使消費者在使用完包裝后,包裝可以直接當作某種產品再次使用[2]。圖1的包裝設計就是設計師在調查時發現,消費者在食用奶酪時常出現沒有勺子的狀況。包裝的蓋子在揭開后可以作為一個勺子使用,達到消費者使用產品更加便利的目的。
二、材料的環保性
包裝材料是指用于制造包裝的材料總稱。我國每年生產包裝要消耗大量的材料,特別是產生大量的塑料垃圾,對生態環境造成很大的負擔。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如何實現人類的可持續發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人們對包裝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設計更環保的包裝成為當今的一個重要議題,這也推動了包裝材料科學的發展,更多環保的、新型的包裝材料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概念包裝設計的材料選擇,首先是通過生產材料本身的環保性,主要是選用可再生資料,選用純木、藤、竹、紙等綠色天然材質;其次選用環保的印刷涂料,保證在加工過程中不對環境產生污染;此外,還包括如何通過巧妙的包裝設計讓包裝的運輸成本最低、浪費的資源更少,與環境達到和諧共融的境界。在設計過程中選用可重復利用、可再生的資源,這在當今的社會中更容易獲得消費者的認同。圖2的包裝設計就改變了以往牙膏包裝的設計形式,將牙膏出口的圓形硬口改成了扁平狀出口,并將外包裝從長方形改成了三角形,解決了牙膏不能全部擠出的問題,使牙膏能全部擠出,而三角形的堆碼方式,可以減少比傳統牙膏包裝2/3的運輸空間。
傳統包裝與當代包裝設計特征
一、包裝設計中的文化性
不同國家,不同民族或人種之間,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他們的文化各不相同。但同時,每個國家的文化都是存在一定的共性、統一性。中國文化就是如此,統一中存在著一定的差異,而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總有一些精髓、傳統一直保存著,讓中國的文化隨著時代的發展創新中,留有一份傳統與特色,在國際中更加具有辨識度。所以,現如今中國很多設計中都普遍運用傳統文化元素,這是創新與傳統的融合,是時展的必然趨勢。并且,優異的傳統文化,是保持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生命線。中國是一個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在這漫長的歷史中,我國已積累了深厚與廣闊的傳統文化底蘊,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是我們子孫后代享受無盡的文化瑰寶。我們應繼承和發揚中國優秀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同時需要結合新的形式,才能更好地順應時展。本文就是試圖在包裝設計中尋找傳統文化,并且來分析它的特征和表現形式,來說明現代包裝設計中運用傳統文化元素的重要性。在中國古代的包裝中,容器的形狀、圖形、文字、顏色和紋理是構成一個包裝的因素,其中不同包裝具有不同的特征,會給人們造成不同的視覺沖擊,傳達給人們強烈的審美文化。因此,本文從以上幾個方面展開論述,分析中國傳統包裝中的特征與當代設計中對傳統文化的運用。
二、傳統包裝設計的構成因素及其特征
(一)寓意吉祥的圖案
傳統的包裝設計中,運用的一些圖案大多都是為了滿足人們辟邪消災或祈禱平安的心理特征,具有強烈的象征意義和濃厚的生活氣息,這些代表了古時人們對生活的美好愿望。傳統包裝設計中的裝飾手法,也大多是為了追求完美、飽滿、勻稱、穩重,具有一定的裝飾美。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原始社會中人們對宗教的盲目信仰和生殖崇拜的結果。因此,在包裝中會抓住消費者的心理和喜好,使用一些諧音的團案,或圓滿的圖案,代表吉祥、喜慶。例如,蝙蝠圖案的應用,因為“福”字與蝙蝠的“蝠”諧音,因此在人們看來,蝙蝠是幸福和長壽的象征。從當代包裝的產品進行分析,雙匯香腸王充分體現了這個特點。王中王的代表是小雄獅,明顯說明該產品是精品中的上品,同一種族中的王中之王,同時也表明中國民族是東方雄獅,傲視一切,不再是“東亞病夫”;另外還表現了企業蓬勃發展,充滿希望,其中的傳統文化內涵豐富,并且也具有中國特色。因此,包裝設計很耐人尋味。在傳統包裝中,這種具有象征意義的圖案還有很多,如蓮花和鯉魚圖形隱喻“連年有余”;并蒂蓮、鴛鴦等圖案大多在新婚時使用,象征著白頭偕老,百年好合;而龍鳳圖案,則象征著吉祥、富貴;葡萄則象征多子多福等。這僅僅是一部分,還有很多類似的圖案,在此不一一列舉,這都說明中國包裝設計中對具有吉祥意義的圖案較為偏愛。
(二)飽滿大度的器物造型
包裝設計中的造型其實就是產品的外形,是運用美學的原則,結合色彩與文字等規律,設計出的盛放商品具體的、直觀的視覺形象。它不僅是用來放置和保護商品,同時還是通過外在的形象來表達商品自己的個性和特色。我國古代很多工藝品,比如陶、盆、壺、罐、青銅器等,都是為了使用方便而制作的包裝容器。而這些包裝容器既具有盛放商品的實用功能,又適應了民族文化的審美需求。由于這些包裝容器體現了強烈的民族文化的親和力,因此成為中國歷代以來典型的包裝造型的標志。現在很多包裝設計中體現包裝的親和力。如仿生造型包裝,仿生包裝是思考自然界的“大氣層是地球的包裝,樹木是樹皮的包裝,雞蛋殼是雞蛋的包裝,橘子皮是橘子的包裝”這些普遍存在的理念而得來的。中國傳統的包裝容器,無論是陶瓷、木器、藤制品,總之一個完整的造型,一定要飽滿而簡單,少使用一些比較麻煩的裝飾。這與中國人傳統的審美追求,圓滿的民族心理和深厚的傳統文化不無關系。
包裝設計仿生應用
摘要:
仿生包裝以自身所特有的個性、與眾不同的魅力受到人們的青睞,同時也代表了世界包裝的設計理念與主流。仿生對于包裝設計有著至關重要的指導作用。具象仿生形態能夠真實的將物體的形態構造展現出來,抽象仿生形態包裝是一種不具象且簡單概括的造型形態。包裝設計中的仿生應用為設計與自然架起橋梁,拉近兩者的距離,也更加拓寬了設計的視野與道路,設計與自然共生存。
關鍵詞:
包裝設計;仿生;造型
新時代的仿生包裝,是融入了眾多的元素的包裝設計,在所融入的較多元素中生態、人文關懷和環保、自然景觀占有較多的分量,它在滿足現代設計理念的同時也很符合人們的審美觀。仿生包裝以自身所特有的個性、與眾不同的魅力受到人們的青睞,同時也代表了世界包裝的設計理念與主流。想要設計出蘊含美學特征、造型新穎的產品,就要合理大膽的運用大自然所給我們的啟發。它們既代表了商品的口味,時裝及形象,也給人們帶來了強烈的視覺沖擊感??梢哉f,仿生包裝設計已經成為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主流路線,現在的業界人士和學者已然將這種仿生設計理念作為探索目標。
一、包裝設計中仿生造型的意義
當一種物體的外圍被另一種三維形狀的物體所包裹,那么那種三維形狀的物體被稱為包裝形態。一種包裝造型的設計和使用功能的要求是根據包裝產品、環境以及用戶需求來確定的[1]。任意一種包裝造型,運用科學的技術方法,選用合理的材料、并結合設計者的創作思路從而達到內部與外部結構符合人們需求的包裝容器或制品。圖形在整個包裝設計過程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它既是包裝設計的核心部分,也是包裝設計外在的重要表現。包裝設計在擁有這個重要的前提之下,通過創意和造型設計的巧妙結合,就能在吸引消費者、美化商品以及促進銷售等方面創造出奇跡。包裝造型設計的載體是包裝設計,創意的造型設計能夠讓消費者的視覺產生碰撞擦出火花,這也是包裝整體設計的獨特魅力,是優秀包裝設計的關鍵所在。生物造型對于設計者在包裝設計時具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反復對比并找到適合的一種加以運用,設計理念在設計過程中應始終記在心中,不可以簡單的照搬照抄。仿生對于包裝設計有著至關重要的指導作用。設計工作取自自然,與理論和生活融會貫通,加以變換。不加改變,只會一味模仿的設計最終只能被社會所淘汰。仿生設計需要對自然生物有深入的了解,了解它們的技能、作用以及生物系統運作過程,在大自然中面對嚴峻考驗所能進行的生存方法和自我修復的能力。將優越的化學和物理特性結合起來,人們不僅可以設計出符合自然循環規律的設計,也會產生比自然材料某些性能還要合理的完善的性能。在包裝仿生設計里所運用的的科學知識中仿生學原理、數學以及生物學、人文藝術等知識占有主導地位,也不僅僅只有知識和原理,還需要一些自然的元素、合理的材料和仿生的結構加入。包裝設計作品所擁有的獨特魅力、人性化和情趣,都是設計者合理地將自然元素和自身的創意性思維緊密結合的成果。能夠將外部結構與生物體內部構造相結合并且具有創意思路的就是包裝仿生設計。在包裝設計時,每個產品都有著自然界對應的物種,使產品與之相互聯系,這樣才會讓設計的包裝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貼合消費者的使用習慣。人們對于世間萬物的都有著極具敏感的認知,通過對于一件事或者一種物的認識,從而會進行聯想,并轉接到另外的一個對象上。在包裝設計上運用仿生學,對仿生的對象應該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加以提煉,取其精華,合理地運用到設計之中,使其和諧統一。仿生學如今已為包裝設計注入了新的血液,打破兩者之間的阻隔,攜手一起慢慢科學體系化。仿生學與包裝設計利用兩者的共性,從而在不同方面達成共識。在中國古代繪畫中,松、竹往往是象征著生命的堅韌不屈,而浮萍象征著人生的漂泊不定;小羊羔和百合花在西方的宗教藝術里代表著純潔,龍則代表著陰險貪婪,而在中國,龍則被人們崇拜[2]。古代埃及,法老視為最高統治者,自稱為太陽神的化身。古代的中國,皇帝自稱是龍子,從思想上統治人們,令人敬畏不可摧毀的形象由此而生。可見人們對事物認識存在著差異。在設計師將仿生學運用到包裝設計時,不可理想化,不僅要站在自己的設計理念上,還要根據不同的地域、文化加以升華,為不同的人群帶來不同的設計風格,恰當、合理的選擇仿生對象。作為主要目的是保護、存放以及盛裝的包裝產品,由外部包裝和內部造型的盛裝這兩個大的方面所組成的就是我們平常生活中所見的商品。包裝的作用不僅僅是盛裝商品,還能保障商品或產品不受到損壞。包裝通過材質、結構和形態來表現出包裝本身所固有的物質形態。不過在銷售的過程中也有不少產品的外部包裝沒有過多的包裝層,商品的信息直接裸露在外,與消費者產生直接的面對面的接觸。這么做不僅能降低制作成本而且還能夠更好的將產品的信息傳達給消費者,并且起到了產品促銷宣傳的功效。包裝在做到外觀與審美相結合的前提下,也能夠做到符合產品本身機能的設計要求,這樣的包裝造型設計才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