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電子商務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影響,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電子商務等新興數字經濟形態快速發展,對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本文選取2013-2020年的全國數據,運用OLS回歸模型和中介效應模型,分別量化了居民收入和消費升級在電子商務影響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用機制中的中介效應,探究了電子商務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并進行了穩健性檢驗。研究發現:我國電子商務能夠顯著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在電子商務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間接路徑中,居民收入和消費升級發揮了顯著的部分中介效應,更有利于電子商務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同時市場化水平、平均受教育年限和城鎮化率也能顯著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據此,本文針對性地提出三點可行性建議:大力發展跨境電商和助農電商等電子商務規模,持續推動居民收入增長和消費升級,加快推動市場化進程、城鎮化建設和教育發展,從不同角度為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電子商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居民收入;消費升級;中介效應
引言
2022年,我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的《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1年)》顯示2017年到2021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快速增長,年均增長率高達11.2%。2021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同比增長了13.7%,達到了42.3萬億元的交易規模。2021年,我國“十四五”規劃中指出,要加快推動數字經濟在購物消費等場景的應用,積極發展絲路電商、跨境電商和農村電商等電子商務模式。著力推動以電子商務和互聯網經濟為主的數字經濟,提高就業質量和收入水平,推動居民消費升級。由此可見,電子商務是居民收入提升和消費升級的重要驅動力,也是助力實現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新動能。因此,本研究選取2013-2020年我國全國數據,運用OLS模型和中介效應模型,分析電子商務對經濟高質發展的直接影響路徑和間接影響路徑,分析居民收入和消費升級的中介效應,并提出電子商務更好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針對性建議,以更好地發揮電子商務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促進作用。
文獻回顧
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國內學者對電子商務的研究也逐漸豐富,主要集中在電子商務發展現狀、電子商務對收入增長和消費結構的影響等方面。在電子商務發展現狀方面,趙慶華(2022)以喀什地區為例,分析了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優劣勢,并從基礎設施建設、專業人才培養、品牌培育和監督機制四個方面針對性提出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建議。省份間電子商務發展的優勢領域和薄弱環節各有不同,要針對性地補短板以快速促進電子商務發展。在電子商務對居民收入影響方面,于浩等(2021)研究發現,電子商務可以顯著提高農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具有顯著的“增收效應”。在電子商務對消費結構影響方面,郭守亭(2021)研究發現,電子商務在推動居民消費需求增長和結構轉型升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正向促進作用,對不同受教育程度人群消費類型的促進效果具有差異性。于相賢(2022)研究發現,我國電子商務能夠顯著促進不同類型消費的增長,且具有異質性:強有力地促進了發展性消費的增長,而對保障性消費的促進作用相對較弱,進而促進消費結構升級。
關于電子商務與經濟高質量發展關系的相關研究較少,主要集中于電子商務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其中,經濟增長集中以GDP為指標衡量,難以全面度量經濟高質量發展。在電子商務與經濟增長的相關研究方面,付靜(2020)認為電子商務能夠有效優化現有商業活動模式,對提升國際競爭力和經濟發展具有正向積極作用。在電子商務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相關研究方面,李夢男等(2020)通過省級數據研究發現我國電子商務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區域差異性特點,電子商務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耦合關系有待進一步提升。張艷(2021)認為跨境電商能夠有效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并從激發消費潛力、優化資源配置、產業轉型升級和國際交流合作四個方面,定性分析了雙循環發展新格局下我國跨境電商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驅動機制及優化路徑。
整體來看,現有研究主要集中在電子商務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直接影響方面,關于間接影響機制的研究有待進一步深化。因此,本文從居民收入提升和消費升級兩個中介路徑視角,探究電子商務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豐富電子商務影響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機制,為進一步推動電子商務發展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一定的研究借鑒。
研究假設
電子商務能夠有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在電子商務模式下,智慧物流等電子商務基礎設施極大地促進了技術創新,推動了經濟發展向數字化和智能化方向轉變。電子商務發展成為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產業結構優化的重要因素,有利于產業集群和綠色化生產,形成經濟發展的規模效應和集聚效應,提高產品和服務的國際競爭力,擴大國際市場規模,進而推動經濟發展創新化、協調化、綠色化和開放化,更好地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此外,電子商務也能夠通過擴大收入提升渠道和促進消費結構升級,間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一方面,電子商務促進了供需信息的及時準確傳遞,有利于生產者更加針對性地進行生產決策和產品推薦,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跨區域交易成本,促進了商品和服務的質量提升和流通效率。電商平臺的多元建設,推動了就業崗位的增長,促進數字技術的應用和產業數字化轉型,成為整體收入提升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另一方面,跨境電商、農村電商等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使得消費者能夠選擇的商品和服務種類更多,減小了消費的區域限制,有效激活了市場消費活力。尤其是農村電商等電子商務形式,有效地促進了農村產品“走出去”和工業產品“引進來”,促進了農村居民增收和消費升級,助力鄉村振興和助農脫貧,進而推動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城鄉協調發展和全民共享發展。基于上述理論分析,本文研究假設如下:
假設1:電子商務能夠顯著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假設2:在電子商務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間接影響機制中,居民收入發揮了中介作用。
假設3:在電子商務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間接影響機制中,消費升級發揮了中介作用。
研究設計
(一)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
在因變量方面,本文基于新發展理念,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享”五個維度作為一級指標,每個維度分別選取2個二級指標,具體包含科技創新研發經費投入、科技創新研發人員數、第二和第三產業產值比重、城鄉居民收入比重、二氧化硫排放量、工業廢水排放量、進出口總額、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國內生產總值GDP和每十萬人口平均在校生數。運用因子分析法,計算得到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數,作為本文的因變量,用Y來表示。在自變量方面,本文解釋變量選取電子商務銷售額來衡量電子商務發展水平,用X來表示,單位為萬億元。
在中介變量方面,用Z表示,具體選取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來衡量居民收入,作為中介變量,單位為萬元,用RI來表示。選取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的均值來衡量居民消費升級,作為中介變量,單位為%,用CU來表示。一般來說居民收入越高,越有利于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尤其是共享發展。恩格爾系數越低,表明城鄉居民食物性消費支出占比降低,生活品質得到改善,也會加快激發新型消費潛力,越有利于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控制變量方面,用C來表示,具體選取市場化水平(SC),采用市場程度指數(樊剛等,2003)來衡量市場化水平,市場化水平越高,越有利于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平均受教育年限(JY),按照徐曉慧(2022)對不同學歷水平的教育年限賦值進行平均受教育年限的計算,單位為年。一般來說,平均受教育年限越高,越有利于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城鎮化率(CZH),用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衡量城鎮化率水平,用UR表示,單位為%。一般來說,城鎮化率越高,越有利于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本文選取2013-2020年全國數據,所需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中國環境統計年鑒》和Wind數據庫。各變量取對數ln處理,以消除異方差對回歸的影響。處理后的變量均通過IPS單位根檢驗,序列平穩可用于模型回歸。
(二)模型構建
基準回歸模型構建。構建OLS回歸模型,以研究電子商務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直接影響,模型構建如式(1)。其中,Yt表示經濟高質量發展,Xt表示電子商務,SCt、JYt和CZHt分別表示市場化水平、平均受教育年限和城鎮化率3個控制變量,t表示第t年的數據,t∈[2013,2020]N+,α0為常數項,β為變量待估系數,模型引入固定效應μt和隨機誤差項εt。
lnYt=α0+β0lnXt+β1lnSCt+β2lnJYt+β3lnCZHt+μt+εt (1)
中介效應的模型構建。構建中介回歸模型,以研究電子商務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間接影響,分析居民收入和消費升級在間接影響路徑中是否存在中介效應。
居民收入的中介效應模型構建如式(2)-(3)。其中,RIt表示居民收入,為本文的中介變量。λ和β為變量待估系數。其余符號含義與式(1)相同。
lnRIt=α0+λ1lnXt+λ2lnSCt+λ3lnJYt+λ4lnCZHt+μt+εt (2)
lnYt=α0+β0lnXt+β1lnRIt+β2lnSCt+β3lnJYt+β4lnCZHt+μt+εt (3)
消費升級的中介效應模型構建如下式(4)-(5)。其中,CUt表示居民消費升級,為本文的中介變量。其余符號含義與式(2)-(3)相同。
lnCUt=α0+λ1lnXt+λ2lnSCt+λ3lnJYt+λ4lnCZHt+μt+εt (4)
lnYt=α0+β0lnXt+β1lnCUt+β2lnSCt+β3lnJYt+β4lnCZHt+μt+εt (5)
結果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
各指標數據的描述性統計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經濟高質量發展和電子商務的標準差相對較大,表明我國經濟發展質量和電子商務發展規模得到大幅提高,經濟高質量發展進程快速推進,電子商務規模快速增長。居民收入和消費升級的標準差則相對較小,居民收入和消費升級有待進一步提升。
(二)相關性與多重共線性檢驗將經濟高質量發展Y、電子商務X、居民收入RI、消費升級CU、市場化水平SC、平均受教育年限JY和城鎮化率CZH進行皮爾曼相關性檢驗,以分析各變量間的相關性。并計算各變量方差膨脹系數VIF值,進行多重共線性檢驗,如表2所示。可以發現,在不同顯著性水平下,電子商務、居民收入、消費升級、市場化水平、平均受教育年限、城鎮化率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正向相關關系。自變量、因變量和中介變量等主要變量間相關系數顯著,但數值普遍較小,VIF值均小于5。因此,各變量間不存在顯著的多重共線性問題,可以用于回歸分析。
(三)主效應分析
采用OLS回歸模型,選擇時間固定效應,逐步加入控制變量回歸,模型(1)不考慮控制變量影響,模型(2)-模型(4)考慮控制變量影響,基準回歸結果見表3。由表3可知,模型(1)-模型(4)的回歸結果顯示,在不同顯著性水平下,lnXt的系數均顯著為正,表明電子商務能顯著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模型(2)-模型(4)中控制變量的回歸結果顯示,在不同顯著性水平下,控制變量的系數顯著為正,表明市場化水平、平均受教育年限和城鎮化率能夠顯著正向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各變量對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作用表現為“電子商務>市場化水平>城鎮化率>平均受教育年限”,大力發展電子商務規模擴大,有助于快速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因此,論證了假設1:電子商務能夠顯著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四)中介效應檢驗運用中介效應模型的式(2)-式(5),結合Bootstrap檢驗,并采用時間固定效應,分析以居民收入為中介和以消費升級為中介的兩種情況下,電子商務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間接影響,驗證居民收入和消費升級的中介效應,結果見表4。
結合表2和表4可以看出,表4模型(1)和模型(2)中,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lnXt和lnRIt的系數均顯著為正,表明電子商務能夠顯著促進居民收入的提升,居民收入在電子商務影響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發揮了顯著的部分中介效應。因此,論證了假設2:在電子商務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間接影響機制中,居民收入發揮了顯著的中介效應。
表4模型(3)和模型(4)中,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lnXt和lnCUt的系數均顯著為正,表明電子商務能夠顯著促進居民消費升級,消費升級在電子商務影響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也發揮了顯著的部分中介效應。因此,論證了假設3:在電子商務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間接影響機制中,消費升級發揮了顯著的中介效應。
從表4模型(1)-模型(4)控制變量的回歸結果來看,在不同顯著性水平下,控制變量的系數均顯著為正。相比表2系數數值來看,表4在引入居民收入或消費升級的中介變量后,控制變量其系數數值均變大,表明在居民收入或消費升級的中介效應下,市場化水平、平均受教育年限和城鎮化率能夠更好地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五)穩健性檢驗
運用替換變量法來進行穩健性檢驗,將自變量電子商務銷售額(X)替換為快遞量(KD),來衡量電子商務的發展水平,運用式(1)-式(5)對表3和表4的實證回歸結果進行穩健性檢驗,穩健性檢驗結果如表5所示。對比表3、表4和表5各變量系數回歸結果,可以發現各變量回歸系數的正負相同,數值大小相近,無明顯異常波動,通過穩健性檢驗。因此,本文主效應和中介效應的回歸結果具有穩健性,研究結論合理可信。
結論與建議
本文以2013-2020年全國數據為研究對象,基于新發展理念,構建了經濟高質量發展測度體系,運用OLS回歸模型,分析了電子商務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直接影響;運用中介效應模型和Bootstrap檢驗,分別探究了電子商務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間接影響機制中,居民收入和消費升級發揮的中介效應,綜合量化了電子商務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并運用替換變量法進行穩健性檢驗。研究發現:我國電子商務、居民收入、消費升級、市場化水平、平均受教育年限和城鎮化率均能顯著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電子商務發展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在電子商務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間接影響機制中,居民收入和消費升級發揮了顯著的部分中介效應。實證研究通過了穩健性檢驗,研究結論具有可信性。
本文基于研究結論和“十四五”發展目標,針對性地提出以下建議:一是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尤其是跨境電商和助農電商,加快電子商務新業態和新模式創新,以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數字化轉型,更好地推動供給側和需求側的信息流對接,充分激發電子商務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促進作用,加快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二是著力拓展居民收入增長和消費需求升級的多元渠道,保持居民收入提高與經濟增長相適應,整體提升居民收入,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促進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培育服務消費新業態和新模式,持續推動線上線下消費協同升級,激發國內市場消費需求,以消費升級推動產業創新轉型,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消費內生動力。
參考文獻:
1.趙慶華.鄉村振興背景下喀什地區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研究[J].時代經貿,2022,19(3)
2.于浩,王玉,李柳笛,白秀廣.農戶參與電子商務的增收效應研究—基于內生轉換模型的實證分析[J].世界農業,2021(12)
3.郭守亭,熊穎,趙昕.電子商務發展如何影響居民消費[J].財會月刊,2022(12)
4.于相賢.我國電子商務對消費結構的影響及空間溢出效應[J].商業經濟研究,2022(4)
5.付靜.電子商務經濟增長貢獻的評估和控制探討[J].時代經貿,2020(30)
6.李夢男,陳兵,王斐玉.電子商務發展水平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耦合關系評價[J].商業經濟研究,2020(11)
7.張艷.新發展格局下跨境電商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機制與路徑優化[J].商業經濟研究,2021(22)
8.樊綱,王小魯,張立文,朱恒鵬.中國各地區市場化相對進程報告[J].經濟研究,2003(3)
9.徐曉慧.數字經濟與經濟高質量發展:基于產業結構升級視角的實證[J].統計與決策,2022,38(1)
作者:李琳 單位: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