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企業合同管理法律風險與防范路徑,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企業合同管理過程中存在諸多法律風險,主動提升合同管理意識,積極培養合同管理及其他相關專業能力,化解合同管理風險危機,切實保障企業的合法權益,是當前合同管理工作的重點內容。文章圍繞企業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風險與防范路徑展開論述,通過分析相應的法律風險及其特點,分析合同管理的重要性、管理流程及風險產生原因,切實提出合理建議,助力降低合同管理法律風險發生概率的同時,能夠保障企業的利益。
〔關鍵詞〕企業合同管理;風險防范;執行監督
企業發展過程中,會面臨各種合同的簽訂及管理問題,針對這一內容給予高度重視,并培養專業的合同管理人員,建立專業的法律實務部門,切實保障企業合同簽訂的有效性、管理的合規性以及履行的合法性等,是確保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關鍵。尤其是在當前的市場經濟環境下,逐步規范企業發展路徑,規范企業合同簽訂、執行流程,確保合同條款的有效落實,是保證發揮合同法律效力的關鍵,也是促進社會經濟市場環境規范建立的關鍵。企業合同簽訂、管理、執行部門及其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職責作用,落實各項合同相關工作的同時,確保工作開展的有效性,確保其能夠切實為企業發展奠定堅實的法務基礎,確保企業各項權利及義務達到有效落實。
一、企業合同管理的理論基礎
(一)企業合同管理重要性分析
企業進行合同管理,實際會產生的效益不直接體現在經濟利益方面,而是通過以下兩種方式得以充分體現:一是有利于維護企業利益。這一利益內容不僅指經濟方面,更多從企業形象、市場競爭力等方面著眼。也就是說企業合同管理有效進行,逐步提升企業的信譽度、經營質量,能夠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吸引更多注資行為產生。除此之外還可以此為基礎,整體提升企業在市場環境中的競爭力,保證企業持續經營目標的達成。二是有利于維護市場環境。個別企業合同管理行為不足以支撐整個市場活動的有序進行,如果每個企業都能夠加入這一行列,則可以整體肅清市場環境,保證為企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市場空間,維護市場的整體經營秩序,使得企業發展更具創新力、活力。
(二)企業合同管理流程分析
企業合同管理過程中,具體需要依據相應的流程進行,流程規范性越強,合同管理的實效性越強,越能夠為市場環境的規范及秩序提供可靠支持。1.制定制度。合同管理之初,應該合理制定相應的制度,為后續具體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制度支持。具體還需要企業依據日常生產經營的需要以及市場環境的需求、相應法律法規等,對合同管理進行有效規劃,針對每一部分管理任務的完成予以明確說明,且制定完成目標,并在目標明確的基礎上,制定相應的責任制度,以輔助落實各項管理任務,采用問責制,約束管理行為,確保合同管理合理進行。2.采購規劃。企業日常經營管理活動中,采購合同的簽訂非常重要,不僅關系著企業的生產,更影響著生產后的銷售服務、售后服務等環節,對企業財務管理等同樣有重要影響。因此,在開展合同管理工作時,需關注采購合同的審核、管理,對采購過程進行有效監督,將采購相關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詳細83了解,明確采購目的、文件的完備性以及采購活動范圍等,確保合同簽訂安全。3.合同審簽及落實檔案管理。合同簽訂的有效性、安全性非常重要,在具體完成相應工作時,應該注意對即將簽訂的合同進行有效的審核,確保其中的條款符合簽訂需要,且企業能夠完成或者利于企業發展。除此之外,還應該保證企業合同的簽訂行為安全,對簽訂流程進行有效管理,規范簽訂行為等,確保最終簽訂的合同具有真實的法律效力。在合同審簽完成后,需將合同做歸檔處理。歸檔過程中,應該對合同及其相關文件進行整理,如相關的評審資料、招投標資料等,確保合同及其相關文件完整,保證能夠為合同義務的后續履行與權益的享受提供可靠保障,且能夠為后期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可靠的數據資料。4.合同執行、審計。合同管理中,針對合同執行情況進行管理同樣是重要的環節。也就是針對合同簽訂條款的具體落實予以有效監督、管理,如款項的劃撥、生產建設或者銷售經營義務的履行等,都需要在這一步得到有效管理。除此之外,還需對合同審計工作予以高度重視。具體可以采取內外結合的方式進行,內部成立審計職能部門,負責日常合同審計工作,外部申請審計監督部門予以全面審查,保證內外兼管的條件下,合理有效開展相應工作。[1]
二、企業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風險特點
企業合同管理工作中,可能發生的法律風險事件主要具有以下幾項特點:
(一)必然性、專業性特點
企業日常經營管理過程中會涉及眾多類型的合同簽署工作,而每一次簽署合同時,都會產生相應的風險性問題,這一點幾乎不可避免。因此,為有效降低企業經濟損失,法律風險性威脅在一定程度上也在敦促企業重視合同管理工作。專業性特點是指合同管理中產生的法律風險需要專業人士辨別及控制,而非專業人士的控制很可能無效,需要具備專業知識與辨別能力的人,對其進行有效的控制才可以避免由當前風險轉移至新風險。
(二)廣泛性、不確定性特點
合同管理的法律風險并不是單一且方向明確的,而是在各個環節都有可能發生風險問題,且風險內容呈現多樣化特點,企業需要關注的點非常豐富,若忽視對某一點的重視,則都可能引起極為惡劣的法律風險問題。這也是在提醒企業要重視合同管理與控制,并能夠組建專業的法務部門,具體處理合同管理問題。[2]且合同管理的法律風險具有不確定性,目標不明,所以不完全可控,也就存在諸多的不確定性因素,容易造成法律風險問題。因為可能發生風險的環節不確定,很難真正對癥下藥。
三、企業合同管理中法律風險的產生原因
通過實踐研究企業合同管理問題,發現通常情況下法律風險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風險意識不強且評估能力較弱
企業自身的合同法律風險意識不強,在具體簽訂相關合同時,未就簽訂合同文本的規范程度予以充分考量,尤其針對其中的各項條款,未予以有效關注,最終導致出現相應的法律問題,給企業造成一定的利益損失。這一過程中,實際參與合同簽訂工作的人員責任最為重大,其簽署行為直接關系合同的法律效力,自身行為規范程度不足,則會給企業帶來極大的經營風險。部分企業自身缺乏一定的風險評估能力,以致在具體簽訂合同時,未就相應的風險予以有效預估,企業未聘請專業人士就企業合同簽訂及執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問題予以合理分析,就難以在實際簽訂合同前,做好充分準備,以致合同風險發生后,表現出措手不及,且未能有效解決風險問題,造成一定的利益損失。[3]
(二)合同簽訂流程不規范
合同簽訂流程規范性是影響合同簽訂有效性的關鍵,在不完全清楚合同簽訂流程的情況下,容易造成諸多法律風險。如針對合同文本的審核不到位,容易造成合同內容的不規范性,部分條款可能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本身是一項較難完成或者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卻在合同中予以嚴正要求,審查不細致就可能由此產生違約等風險。[4]
(三)執行監督弱化
企業簽訂合同后,應該認真履行相應的責任、義務。但是部分企業在實際履職過程中,未真正落實相關責任,如承建企業未在合同規定的工期內完成相應的建設任務,而工程建設需求企業也未履行相應的付款義務等,都是日常經營中較為常見的合同管理問題。其主要還是由于執行監督弱化,未能對合同執行行為予以有效監督、管理導致。
四、企業合同管理中法律風險的防范路徑
各類企業在日常經營管理過程中,需充分關注企業發展的路徑開發,在合同簽訂、執行過程中,應該在確保職責、責任落實的基礎上,積極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通過有效辨別合同管理風險,提前制定相應的解決辦法,確保合同簽訂以及執行合理。
(一)完善企業內部法務部門
法務部門應在合同管理過程中,肩負起法律保障責任,能夠對合同簽訂的內容、流程,從法律專業角度進行分析,尤其是需要相對復合型法務人才的支持,能夠充分結合法律及市場經營情況和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等,對合同內容予以合理的評估,保證合同簽訂條款的合理性。成立法務專項部門時,應著重考查工作人員法律專業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法律事務處理能力等,以確保其能夠在合同簽訂過程中充分發揮法律顧問作用,確保合同簽訂、執行合理,降低法律風險。
(二)注重篩查合同主體信譽度
企業的領導及合同簽訂相關工作人員應該主動增強法律風險防范意識,并在合同簽訂前、簽訂過程中以及簽訂后執行階段,對其進行有效的管控,以確保降低合同風險。具體可以在合同簽訂之前,對合同另一主體進行資質篩查,明確企業在行業發展以及市場環境中的信譽度,確保與信譽企業進行合作,是有效降低合同風險的關鍵。另外,在合同簽訂過程中,應該就合同條款的合理性、可操作性等予以充分關注,明確其內容可行,才能完成簽約任務。
(三)注重完善合同簽訂制度
針對合同簽訂制度予以充分完善,也是確保最大限度降低合同法律風險的關鍵步驟。需對企業日常生產經營等活動進行深入分析,在實際掌握企業經營管理需求及現實狀況的情況下,結合當前的法律環境、市場環境等,合理制定合同簽訂制度,保證其能夠對合同管理產生切實的保障性作用。除此之外,尤其注重對每一高風險環節予以強化管理,制度的內容要更加豐富,且能夠從各個細節之處對合同管理制度予以有效完善,確保每一環節都不會出現紕漏,合同簽訂安全、執行合理。同時,還應對合同簽訂的流程予以有效明確、規范,為相關工作人員履行職責提供可靠的依據、保障。實際就是對合同簽訂過程進行明確劃分,從合同簽訂準備工作、簽訂過程到最終的執行、審計等予以充分明確,還要與相應的法律責任掛鉤,以敦促相關工作人員切實落實相關工作,保證合同落實到位。如以書面形式簽訂合同,并在雙方統一確認下進行,保證合同的合法性、合規性。具體簽訂過程中,應該對合同條款進行逐條分析,保證其合理、有效,對不合理條款及時進行協商并修改,盡力降低違約風險。
(四)注重落實合同責任履行制度
在合同簽訂結束后,還應注重強化合同執行監督管理工作,落實合同責任履行制度。也就是說,在具體開展管理工作時,應該注重對合同執行過程進行有效的監督與管理,對企業是否完全履行了合同義務,是否享受到合同權益等進行充分考核,保證敦促企業自身履行義務,提升企業形象,同時也敦促對方企業積極履行相應義務,保證本企業的權益,避免造成相應的經濟損失及其他損失,確保合同執行安全。這一點在合同簽訂之初就應該予以有效明確,明確合同履行責任,以問責制敦促相應義務行為落實。[5]
(五)注重提升風險評估能力及糾紛處理能力
企業合同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進行風險評估,企業應該在增強風險意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風險評估能力,法律實務部門能夠對可能存在的風險及糾紛問題進行有效的甄別、處理,是降低法律風險帶來影響的關鍵。針對某一類風險,能夠從多角度出發,對其進行合理評估,且能夠在實際發生風險問題時,及時做出相應的反應,及時有效處理相應法律糾紛問題,這是法務部門應該履行的義務,同時也是確保合同管理實效發揮的關鍵。
參考文獻:
[1]劉吉斌.企業經營中合同簽訂的法律風險與防范[J].法制與社會,2020(28).
[2]王承銘.企業經濟合同中的法律風險及防范措施[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1(13).
[3]李霞.企業合同管理法律風險識別與防范[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11).
[4]戴曉紅.企業在履行合同過程中的法律風險防范[J].法制博覽,2020(17).
[5]鄭魁.探討企業合同管理及法律風險防范[J].現代商業,2020(20).
作者:劉永江 單位: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