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音樂美學角度下的音樂藝術,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在藝術教育迅速發展的今天,音樂美學備受關注,研究者站在不同的視角深入分析音樂藝術,并將其與心理學、哲學相結合,剖析音樂藝術的本質,深入了解不同音樂藝術元素的內在規律及相互關系,在進行結構創新以及元素有效重組的過程中,全面彰顯音樂藝術的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
一、音樂美學概述
音樂美學以研究音樂的客觀規律和本質內涵為基礎,其理論性和應用性比較強。同時,音樂美學與其他學科存在一定的邏輯關系,可以幫助研究者打破學科壁壘,進行跨學科研究合作,進一步提升音樂美學的社會地位。學者們從不同的視角深入研究音樂美學的表現形式和內涵,可以進一步彰顯音樂作品的藝術特征。在對各種音樂作品進行分析及研究的過程中,與音樂美學相關的理論發展得更加完善。部分學者認為,音樂美學能夠為音樂領域的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論支持,拉近音樂與其他學科的距離,理順藝術表演、音樂創作與系統環境之間的關系,全面彰顯音樂藝術形式的藝術價值及本質特征。從微觀視角來看,音樂美學的特征比較明顯:首先,音樂美學的情感內涵非常豐富。在社會生活中,公眾需要通過藝術表現自身的情緒感受和心理變化,實現情感與理性的協調,通過不同的音樂形象表達自身的心理訴求。部分思想感情相對比較模糊,音樂藝術能幫助人們生動直觀地展現個人情感,并以個人的主觀認知為基礎,實現主觀情感與客觀理性的有效結合,在對個人的情感進行概括、總結以及抽象、分析的過程中,進一步提升個人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其次,音樂美學的藝術動態性較為顯著。節奏、音調是音樂藝術的重要元素,在藝術創作過程中,這些不同的藝術元素得到了系統協調,全方位展現著個人的情感及思想,這些元素的敏銳性較高,根據音樂美學理論,對這些音樂藝術元素進行分析及研究可以了解創作者的心理狀態。
二、音樂美學與音樂藝術形式的關系
音樂美學是一門比較特殊的社會科學,其以藝術作品的研究和藝術規律的探索為基礎,進一步凸顯音樂的藝術價值和社會功用,深入剖析創作者的情緒變化和心理活動,進而全方位展現音樂藝術的思想內涵,凸顯音樂藝術的本質。在音樂藝術的實踐應用中,音樂美學能夠提供必要的理論支持和參照。從音樂藝術的發展歷史來看,音樂的繼承性和階段性比較明顯,具有一定的內在價值和社會功能。創作者要關注對不同音樂藝術作品結構的有效分析,了解其構成要素,全方位展現音樂藝術的時間價值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凸顯音樂藝術的魅力。
三、音樂藝術形式的基本要素
音樂藝術形式中的音樂元素非常豐富,其中,音準、音色、力度、速度以及節奏最為關鍵,這些元素是音樂形式的重要支撐,直接關乎音樂形式的發展方向。音色是音樂形式的重要元素,在展現不同音色的過程中,創作者會將情調、工藝與音色相結合,通過多種途徑凸顯音色的獨特性。音色會受樂器材料和歌者的影響,音色水平則與樂器的工藝和制作水平存在直接關系,演奏者的演奏技巧也會影響音色表現。音準則存在明顯的相對性,在進行音樂藝術創作時,創作者會結合音準的具體波動,實現上升與下降。靈活應用音高以及音律深入剖析音樂形式,可以實現不同音樂元素的有機整合。大部分的音樂形式離不開感性材料,為了進一步彰顯音樂的形式美,創作者必須以音樂結構為基礎,了解音樂形式的基本元素,合理把握并協調多種審美元素,進而提升音樂形式的藝術層次。
(一)組織形式
音樂藝術離不開組織形式,不同音樂的組織形式要有所區別,不同音樂形式的組合會極大影響音樂藝術的表現效果。只有體現一定的結構特征,運用不同的音樂組織手段,將曲式、和聲等元素有機融合在一起,才能展示不同音樂藝術的獨特韻律及風格。在藝術創作過程中,創作者要關注對不同組織關系的有效整合,融入多種藝術要素,全面彰顯音樂藝術的魅力,促進作曲手段的現代化發展。
(二)基礎要素不同音樂形式的魅力有所不同,創作者要以音樂藝術形式的基本要素為基礎,通過對多種藝術形式的抽象價值的有效分析及研究,進一步展示音樂藝術形式基本要素的主導作用和價值,全方位表達音樂形式的內在情感,有效整合多種音色,凸顯音樂作品的獨特審美價值。在表現不同的音樂形式時,音樂特征發揮著關鍵作用,創作者可以通過對音量、音色等元素的靈活調整,進一步凸顯音樂藝術形式的特色。
(三)基礎法則在建立不同的組織手段時,創作者要關注對基礎法則的有效分析,結合審美活動中不同音樂元素的整合應用要求,體現一定的藝術美感,彰顯音樂藝術的獨特價值。不同音樂的時間序列設定要有所區別,創作者可以在簡單的移動及變化過程中逐步拓寬音樂空間,強化聽眾對音樂藝術的理解及認知。
五、音樂美學角度下音樂藝術形式創新對策
(一)有機融合多種審美形式
為了全面創新音樂藝術形式,創作者首先要關注對音樂藝術內容的有效分析,拉長戰線,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了解音樂形式與音樂內容之間的邏輯關系。加強不同組織形式對音樂作品的制約關系的研究,淋漓盡致地展示作曲家的內心情感和情緒變化,全面展現不同音樂作品的存在價值。多種專業化形式手段的有效整合比較關鍵,這種整合能夠進一步提升音樂美學的藝術層次。音樂理論家需要站在宏觀視角,調用已有的藝術經驗進一步研究樂器法,了解形式多樣的和弦結構,整合復雜多變的句式,全面展現音樂作品的藝術特色,提升整體的研究質量。從宏觀視角來看,審美形式復雜多變,如果研究者能夠以多種審美形式的有效整合及搭配為基礎,深入研究音樂美學的表現形式,就能更好地創新音樂美學的審美角度。音樂美學與音樂形式的完美結合最為關鍵,它直接關乎審美形式的內在價值,創作者要關注對多種手段的綜合運用,了解不同音樂審美形式的整合要求,在進行有機搭配的過程中進一步凸顯音樂審美的深層次內涵,確保音樂藝術發揮必要作用。
(二)協調音樂美學的細節控制
音樂美學的實踐形式比較豐富,與創作者的主觀情感密切相關,如果創作者能夠從細節著手,積極分析音樂作品所蘊含的情緒和情感,就能夠逐步優化藝術環境,營造生動可感的藝術氛圍,調動群眾欣賞藝術的積極性,讓欣賞者調用個人生活經驗,自主欣賞音樂藝術。為了實現音樂美學的細節控制,創作者要從情感和思想兩個層面著手,深入展現作品的思想情感,堅持正確的創作方向。演奏者要綜合了解藝術形象的具體特征,品味作者的內在情感和情緒變化,將作品與旋律和節奏相結合,加強對音樂旋律節奏變化趨勢的有效分析,了解增強與減弱的具體要求,全面展現音樂作品的獨特魅力。創作者要加強對音樂組織規律的分析及研究,遵循一定的藝術規律,凸顯音樂作品的主題特色和音樂表現力。這一過程相對比較復雜,創作者的專業把握能力以及樂感會直接影響音樂表現力的彰顯。如果創作者能夠科學把握創作方法,具備極強的樂感,就能夠更好地展示音樂作品的內在價值,發揮音樂美學的實踐指導作用。
(三)深入學習音樂美學內容
音樂藝術的創作比較獨特,不同創作者的人生經歷、藝術感悟能力和創作能力都各不相同。在創作音樂時,創作者會將個人的主觀情緒融入其中,生動直觀地展示自身的思想內涵,實現對不同音樂藝術作品的深層次理解和表達。在不斷創新組織架構的過程中,音樂藝術的獨特美感越來越顯著,創作者也會將個人的主觀情緒與不同的音樂表達形式融為一體,進一步凸顯音樂藝術的獨特價值。在專業創作時,創作者需要注重對主客觀因素的綜合分析及判斷,借助不同的藝術元素,全方位展示自身的藝術表達能力,將更多的思想情緒融入音樂作品表現中。為了在音樂美學的視角下全面創新音樂藝術形式,創作者需要關注對音樂作品中的思想和情緒的有效分析,了解不同音樂作品的思想情感內涵。在選擇音樂作品時,需要明確音樂作品的具體基調,合理劃分情緒類型,實現音樂形式與音樂主題的無縫對接,凸顯獨特的音樂內容,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音樂內容的基本含義。六、結語音樂美學的內容比較豐富,有助于創作者組合不同的形式,展示音樂藝術的內在規律、藝術價值和藝術魅力。創作者需要遵循基本原則,深入理解不同的藝術思想,豐富藝術作品的表現形式及內容,實現思想文化與音樂語言的無縫對接,創作出更多表現力以及藝術價值較強的藝術作品,推動音樂藝術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帆,石敦崗.音樂美學角度下的音樂藝術形式探討[J].芒種,2013,(4):2.
[2]任莉娜.基于音樂美學角度下對音樂藝術形式及內容的幾點思考[J].北方音樂,2016,(2):1.
[3]師政.音樂美學角度下的音樂藝術形式探討[J].文藝生活·下旬刊,2020,(3):82-83.
[4]周文嬌.多維角度的音樂分析論壇綜述(二)[J].本站原創,2011.
作者:劉萍麗 單位:江西青年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