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市值管理的問題及策略,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市值管理對于上市中小商業銀行的意義
一、降低商業銀行的融資和并購成本
商業銀行在上市之后會有更多的融資渠道,但也意味著其要在資本市場上面臨更大的競爭。融資渠道的數量以及融資成本都與商業銀行的市值息息相關,只有具備更耀眼的成績,才能在融資路上擠掉更多的對手,獲得更多元化的融資空間。商業銀行的市值越高,資本市場的投資者越看好該商業銀行的前景,也就愿意出更多的資金和更高的價格購買該商業銀行的股份,進而降低商業銀行的融資成本。同時,良好的市值管理也有利于降低商業銀行的并購成本。有實力的上市中小商業銀行為了擴大銀行規模,往往會通過支付股票來進行并購,市值越高的商業銀行越能夠用更少的股票數量博取更高的股票總價值,用更少的增量股份成功并購,減少銀行的并購成本。同時,并購交易的成功也會帶來上市商業銀行市值的增加。總之,市值管理有利于降低上市中小商業銀行的并購和融資成本。
二、商業銀行管理價值的體現
市值管理是上市中小商業銀行管理價值的體現。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商業銀行不是把關注點放在利潤上,就能夠實現自身的發展,許多專業人士認為,市值等于利潤與市盈率的乘積,銀行價值除了要從提高利潤這方面著手之外,還要關注到商業銀行的市盈率。商業銀行以賬面價值為基礎對資產負債指標進行核算的管理方式已經落后,不能靈活反映市場變化;如今的市值管理需更具有動態性,能夠對未來的市場變化作出靈活反應,這樣有利于上市中小銀行的長期發展。
三、維持商業銀行的股權收益和經營動力
上市中小商業銀行的市值管理是維持商業銀行經營動力和股權收益的基礎,其市值變動情況直接影響著股東和股民們的收益情況,自然也受到銀行股東的關注和重視,成為商業銀行的重要經營動力。與市值管理同時出現的概念是股權成本,只有提高商業銀行的市值管理能力和水平,才能使股權成本和股東收益不斷提升。反過來,市值管理水平又依賴著商業銀行經營動力和能力的提升,包括各種經營、投資和融資活動,都是商業銀行進行市值管理的重要因素。同時,上市中小商業銀行的競爭能力和整體水平也是通過市值高低來體現的,如果市值達不到預期水平,說明商業銀行的管理層在經營和管理上出現了問題。市值的變動情況直接反映出管理層的能力,這對管理層提出了更長期和更具有壓力的要求。
上市中小商業銀行經營及市值管理的主要特點
上市公司的市值表面是股價與股本的乘積,實質是上市公司的內在價值表現。從國際視角來看,優秀的上市銀行相對較高的市場估值是市場上的股東對銀行的商業模式、內在價值以及未來發展趨勢的認可。縱觀全球范圍內比較成熟的上市銀行,其股市盈率通常為十倍左右,銀行市凈率為一倍左右,一些表現比較好的銀行市盈率通常高于十倍,市凈率高于一倍。縱觀國內的一些大型上市銀行,其市盈率普遍偏低,股價低于凈資產,而近期上市的中小銀行定價普遍偏高,市值表現十分突出;從市值的管理角度來看,這個問題主要反映出市場投資人對全行業存在問題的擔憂態度,也從側面反映出了市場發展對中小銀行高度成長性和創新發展能力的期待。通過對比我國銀行存在問題,中小上市銀行經營及市值管理的特點主要體現為幾個方面。一是國內部分上市銀行的業務結構單一化且發展戰略趨同,多方面發展失衡;上市銀行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普遍偏低,對于短期化效益過分追求,導致市值低迷,市場表現能力不佳。而中小銀行的戰略轉型能力較強,易于打造區域化品牌和差異化定位,對于構建普惠型、多元化的業務結構大有裨益,因此,中小上市銀行的市場認知能力更高。二是在市場經濟新常態環境下,銀行經營環境比較復雜,大型銀行因其結構復雜轉型比較困難,加之新的商業模式尚未構建完成,市值的不確定性影響因素較多;反觀中小上市銀行,由于決策鏈條較短,經營模式的創新和科技產品的快速研發使其更易于被市場所接受。三是目前我國銀行業整體風險管理能力不足,不確定性因素較多,會影響銀行股估值,主要表現在業務轉型難、客戶群體不確定因素較多、信貸資產質量低下,導致資產、收益及風險的量化平衡難度增加;而中小上市銀行的歷史包袱較輕,更易于消化歷史風險,能夠通過不斷轉型和創新充分發揮優勢,輕裝向前。四是由于大數據、互聯網等金融技術的爆發式增長,中小上市銀行服務區域受限、經營牌照受限等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其服務的差異化、綜合性、特色化等為中小銀行跨界經營創造了優良條件,使其更具市值想象空間。五是由于我國投資管理者的水平有限,市場更加偏好于流動性高、市值小的股票。我國部分銀行股票受個別大股東和政府的限制,市場流動性較差;而中小銀行上市后的流通股占比較大,使得戰略性投資人的自主選擇空間更大,對長、短期投資人的吸引程度更大,造成其股價和整體市值方面的積極影響。上市中小商業銀行若想打造良好的市值和品牌形象,必須將其建設成管理卓越、競爭能力強、信譽良好的銀行。
上市中小商業銀行市值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市值管理意識和水平不夠
上市中小商業銀行在上市后,就應當意識到資本市場和普通市場的區別,以往商業銀行只需要注重產品和服務的質量,關注利潤指標即可;但在上市之后,需要把握資本市場的生存法則及市值管理的規律。很多中小商業銀行并沒有意識到市值管理的重要性,在市值管理上的表現也不能令人滿意:在經營和考核中沒有引入市值管理的各類指標,還是在關注凈利潤等舊指標;對商業銀行提供的各類產品過分關注,但沒有將商業銀行資本和市值的各類指標擺在應有的重視位置上,導致銀行內部都沒有對市值管理引起足夠的重視。在進行市值管理的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步驟就是維持股價,將商業銀行的銀行價值和市場價值維持在同一個水平上,但很多上市中小商業銀行因為規模較小、缺乏市值管理經驗等問題而不能進行有效的市值管理。
二、應對風險能力較弱
根據銀監會公布的《商業銀行主要監管指標情況表(2020年)》,2020年銀行業不良貸款余額為27,015億元,較2019年增長了11.93%,其中上市銀行不良貸款總額為17,175.25億元,與2019年相比增幅為16.34%。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數量和增幅都有所上升,甚至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許多還未浮出水面的不良貸款也會相繼暴露,這對商業銀行的資產管理和風險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戰。銀行各種業務和產品的經營性質都注定了銀行的高風險性,尤其是上市中小商業銀行,它們的風險發掘能力和風險應對能力沒有大型商業銀行的能力高,經營上可能會因各種問題使盈利受損,中小商業銀行的資產報表不能反映出潛在的風險,資產質量面臨質疑。同時,近年,我國相關管理機構對金融行業加強了監管,對于商業銀行經營行為的合規性做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上市中小商業銀行來說,外部風險也有所增加,需要銀行提升風險應對能力。
三、不能正確處理產融互動關系
產融互動關系是上市商業銀行應當處理的重要關系之一,也是實現利潤和市值吻合、促進銀行戰略發展的重要路徑。一些商業銀行在融資方式上主要采取貸款融資、債券融等方式資,而較少采取股權融資的方式,對資本市場關注較少,仍然停留在產品市場和業務市場的層面上。由于市值的變動情況直接影響著商業銀行的融資情況,另一些商業銀行則更關注資產證券化的融資方式,更關注資本市場而非產品市場,極力通過資本運作來管理市值。總的來說,中小型商業銀行不能兼顧產品市場和資本市場,對于維持產品市場和資本市場的良好互動關系也顯得力不從心。同時,由于不能正確處理產融互動的關系,許多商業銀行存在“偽市值管理”的嫌疑,采取極端方式惡意操縱股價,盲目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視了銀行的長期發展,殊不知操縱股價、操縱市場的行為是證監會不允許的,也違反了我國的法律。上市中小商業銀行需要正確、科學地處理產融互動關系,才能維持好銀行內在價值和市場價值的平衡,實現銀行的健康發展。
上市中小商業銀行市值管理改進策略
一、提升銀行市值管理意識和水平
如果上市中小商業銀行能夠合理運用市值管理,就能夠為銀行的發展插上翅膀,提升銀行的發展速度。因此,銀行有必要在其經營理念和考核體系當中加入市值管理的指標,提升市值管理的意識。沒有考核體系的加持,提升銀行市值管理可能只是紙上談兵,在提升市值管理水平上,商業銀行應當懂得如何利用回購、減持維持股價,將股價維持在合理的區間范圍內,提升銀行在資本市場上的影響力,而不至于完全被牽著鼻子走,甚至影響銀行內在價值的發揮和體現。另外,在客戶關系和投資者關系管理上,上市中小商業銀行也需要加強相關信息的披露。當信息披露具有足夠的有效性和透明性時,股東和股民們就會對商業銀行的經營和運作產生足夠的信心,在資本市場上給予全力支持,促進銀行內在價值的提升。
二、提升銀行風險挖掘和應對能力
銀行時時刻刻面臨著各類內部風險和外部風險。上市中小商業銀行面臨的內部風險表現在不良貸款數量的增加,影響了投資者的信心。商業銀行在進行貸款時,應當詳細考察和掌握對方的征信、還款能力等相關信息,從源頭減少風險出現的可能性,并通過不良貸款證券化的應對方式,減少不良貸款帶來的損失和風險。上市中小商業銀行面臨的外部風險主要是證監會的嚴格監管和大型商業銀行的擠壓。證監會之所以對金融行業進行如此嚴格的監管,是因為部分金融機構在進行市值管理時存在“偽市值管理”等不法行為,只要上市中小商業銀行能嚴格遵守法律法規,保證自身行為不越過法律的紅線,就能夠避免這類風險的出現。面對其他商業銀行的競爭,上市中小商業銀行則應當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借助資本的力量實現經營能力的提升,從而實現趕超。
三、科學處理產融互動關系
上市中小商業銀行必須意識到,資本市場依賴于產品市場的發展,產品市場也需要資本市場的推波助瀾,必須要正確和科學地處理產融互動關系。對于上市中小商業銀行來說,對產品市場和資本市場的關注缺一不可。經營能力和利潤是銀行內在價值的體現,對于股價的管理則屬于市場價值的范疇,上市商業銀行要做的就是通過科學處理產融互動關系,將銀行的內在價值和市場價值維持在同一水平。在產品市場上,通過提升經營能力,幫助銀行獲得新的發展動力,尤其是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這是現在銀行發展的瓶頸所在,只要突破了這一瓶頸,就能夠擁有更大的利潤空間。在資本市場上,市值管理包括價值創造、價值經營和價值實現三個部分。價值創造與經營模式的轉變和更新有著緊密聯系。價值經營除維持股價之外,還有引入戰略投資者和對員工進行股權激勵的作用。戰略性投資者能夠幫助商業銀行減少經營和資本運作的風險,提升其他股東和股民的投資信心,對商業銀行市場價值提升有著非凡的意義;對員工進行股權激勵,能使銀行與員工進行深度綁定,將員工的個人利益與公司的整體和長期利益進行結合,從而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在價值實現方面,當企業的內在價值與市場價值不符時,企業要能夠維持投資者的信心,穩定股價,保證市場價值維持在一定水平。
作者:王燕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