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文化視角下高校英語教學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公共文化是特定的歷史背景和社會環境作用下的結果,其具備共享性和開放性、儀式性和符號化、差異化和地域性、建構性和空間性等功能和特征。在高校英語文學翻譯教學中,教師應以公共文化為視角,堅持功能對等原則,采用直譯、意譯等翻譯方法,幫助學生了解文化功能,明確各種語言文化或語境的融合,促進不同語言文化的有效融合。
關鍵詞:公共文化;審美效果;英語教學;文學翻譯
公共文化是指由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形成的普及文化知識、傳播先進文化、提供精神食糧,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各種公益性文化機構和服務的總和,其目標是人人參與文化,人人享受文化,人人創造文化。公共文化包含社會心理、意識形態、政治制度、經濟環境等要素,給語言語境的形成、文化交流與互動提供了堅實的文化土壤,有效促進了不同種類語言本身的關聯和溝通,對高校英語教學目標生成有著促進作用。對于文學作品翻譯而言,教師需依托不同地域和社會背景下的公共文化來進行語義和核心精神的挖掘,從而不斷提升學生對于不同文化語言的認可度。
一、公共文化語境下的英語語言特征
1.1 公共文化促進現代語境的生成
公共文化是社會現實的真實呈現。作為歷史、社會、生活、制度等要素的有效集合,公共文化體現出一定的動態特征。從本質上來說,公共文化與語言形成和發展有著至關緊密的聯系,能有效促進現代語境的生成。特別是對于英語教學而言,實現文學翻譯準確度的提升,積極促進功能對等的實現,對于促進不同語境下文化本身的互動和融合有著積極的意義。換言之,在英語教學中進行文學翻譯,應該立足于公共文化語境,找到源語和目的語之間的互通之處,以更好地促進文學翻譯的順利開展。
1.2 公共文化的功能和基本特征
1.2.1 共享性和開放性
公共文化是特定的歷史背景和社會環境作用下的結果。被特定地域文化的人們所共有。公共文化體現出較強的共享性和開放性,是社會絕大多數或者大部分社會群體個人價值、社會認同、文化認知、心理意識等要素所共有。由于其共享性和開放性,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公共文化的輻射面積,從而更好地達到社會教化的作用,為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發展提供了土壤根基。
1.2.2 儀式性和符號化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公共文化具有一定的儀式性和符號化。就文化而言,它本身是無形的、意識層面的東西,只有依托于具體的文化符號才能夠促進其更好地發展和展現,從而凸顯其社會價值。宗教文化、傳說、民間故事、口頭文學、民間工藝等要素都是公共文化本身內容和精神的真實呈現,從而傳達出較強的信念、理想和價值觀念。而這些顯而易見的文化符號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公共文化核心精神的傳達和輸出,進一步強化了公共文化的現實意義。
1.2.3 差異性和地域性
公共文化具有較強的差異化和地域性特征。它集中反映了某一個地域特定時間段內的意識形態和發展內容。這種差異性主要體現為公共文化的形態差異、地域空間特征差異和社會分層差異。不同的生產方式、生活習慣、生存狀態、社會發展形態和經濟發展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這種差異性的存在。
1.2.4 建構性和空間性
文化是社會空間建構的結構要素。體現出空間性的特征。文化地域性的差異和文化豐富度的不同,將造就不同種類文化的產生。由于公共文化更多地與社會結構、意識形態和文化心理相結合,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人們的思維模式和語言表達方式,直接作用于人們的交流和溝通。
二、公共文化視角下高校英語文學翻譯教學現狀
翻譯是一種跨文化的信息交流和交換活動。對源語和目標語都有較高的要求,高校英語文學翻譯教學,應立足于公共文化角度,更好地實現源語和目的語之間的融合,從而提升高校英語文學翻譯教學效果。然而,目前高校英語文學作品翻譯教學過度強調不同語言在結構和詞義上的對應,忽視了結構和核心精神的融合,導致翻譯效果生硬;缺乏翻譯語言的完整度和審美功能認知,對不同語境下的表達方式缺乏有效的探索,從而出現文學翻譯功能不對等現象。此外,目前非英語專業未開設專門的翻譯課,翻譯教學僅融入公共英語教學中,學習時間短,翻譯實踐的可能性小,并且在英語文學翻譯教學中較多地強調翻譯理論教學,忽視了實踐能力提升,不利于學生文學翻譯學習。
三、公共文化視角下高校英語文學翻譯原則。
3.1 堅持功能對等原則
文學作品寄托了作者對于社會的真實情感和人生態度。是作者價值觀和人格理想的生動呈現,具有很強的社會意義。在進行高校英語文學翻譯教學時,教師要立足于不同地域背景下的文化特征,以實現不同語境下語言的自由轉換,從而更好地提升翻譯效果。另外,要堅持詞匯對等、句法對等、篇章對等、文體對等,從翻譯細節中進行文學結構、語言和核心精神的把握,尋找合適的翻譯方法。
3.2 忠實于源語文化精神
忠實于源語文化精神,是英語文學翻譯應該遵循的重要原則。以原文章內容為核心,忠實于本土文化精神,充分挖掘其本質內涵和價值,能更好地化解文化沖突。不管采取直譯、意譯、增譯、改譯等翻譯方法,都必須保證文化存真,通過適度歸化的方式來確保文學作品翻譯的和諧性,最大限度提升文學翻譯中語言的美感和流暢性。對于譯者而言,要提升個人的文化理解力,深入了解和認識源語文化語境及文化精神,不斷提升翻譯效果。
3.3 保證目的語境接受度
文學作品翻譯是源語和目的語雙向互動的過程,在保持源語文化深入了解的基礎之上,更要保證目的語境的接受度,促進完整翻譯環節的順利達成。這就要求譯者能夠不斷地對文學作品的精神附加值和文化內涵進行深入挖掘,找到其本意和附加意義,從而結合目的語境人們的心理感受和認知能力來選擇合適的表達方式,提升人們的接受度。
四、公共文化視角下高校英語教學中文學翻譯的策略
4.1 提升學生的文化感悟能力
公共文化視角下的高校英語文學翻譯。要強化學生的文化感悟能力,不斷增進英語文學翻譯實踐教學,為學生的文學翻譯提供有效的模擬環境,從而提升其對文學語言的認識和核心精神的領會,尤其要注重中西文化的差異,在翻譯時,首先應了解不同國家歷史文化背景的含義,將字詞本身引申義翻譯出來,實現中西文化的對接,促進翻譯效果的順利達成。此外,要不斷地培養學生語言感受能力和審美素質,善于以敏銳的視角來把握不同文化要素,并結合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認知心理來展開翻譯,從而提升英語文學翻譯效果。
4.2 掌握多種英語文學翻譯方法
4.2.1 直譯
翻譯的目的是“益智”和“移情”。具體說來就是既要輸入新的思想和內容,也要輸入新的表現法和風格。直譯是英語文學作品翻譯中較為常見的方法。公共文化視角下,不同文化本身之間具有一定的關聯性,這種關聯性體現出文化的對等性和互動性。在這種情況下,直譯能夠以最直觀的方式來對文章的內容進行呈現和表述。例如:英國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所著的《呼嘯山莊》中,小凱西請求離開山莊時,希斯克利夫的回答。原文:“Keepyoureft'sfingersoff;andmove,orI'llkickyou!”譯文:“拿開你那蜥蜴般的手指;走開,不然我要踢你了!”通過直譯將希斯克利夫回答語言中的諷刺與挖苦顯示出來,讓讀者能夠深刻領會到人物的蠻橫和兇殘。又如:《呼嘯山莊》中哈里頓和小凱瑟琳初次見面時的一段對話。原文:“I'11seethedamnedbeforeIbethyservant!“You'llseemewhat?”“Damned一thousaucywitch!”譯文:“我給你家做當差?讓我先看你他媽的下地獄去!”“你要先看我什么來著?”?!八麐尩南碌鬲z去,你這個目中無人的小妖婆!”其中,damned是英國鄉下人常用的詛咒的話語。采用直譯,充分展現了人物的鮮明個性特征。
4.2.2 意譯
意譯對于文學語言內容和精神核心的表達和強化有著無比重要的促進意義。從而實現了核心主題的升華??v觀優秀的文學翻譯作品,實現有效意譯,能夠增強表達效果。如在《呼嘯山莊》中:原文:“Hecouldperhapstakemorecarewithhisappearance,butheishandsome.Ithinkheisproud,andalsounhappy.”譯文:“他還能對自己的外表再多上點兒心,但已經算得上英俊了。我覺得他很高傲,而且郁郁寡歡。”文中的“unhappy”并未直譯為“不高興的,不快樂的”,而是意譯為“郁郁寡歡”,增添了譯文的藝術感染力。原文:“Hindleythrewit,hittinghimonthebreast,anddownhefell,butstaggeredupimmediately,breathlessandwhite….”譯文:亨德來把鐵秤砣仍過去,正中他的胸口,他一頭倒了下去,可是立即搖搖晃晃地站了起來,面無血色,氣也喘不過來。此處譯者未將“white”直譯為“白”,而是意譯為“面無血色”,更符合中國讀者的思維習慣和表達習慣,譯出了該詞的內涵意義,豐富了譯文語言的藝術表現手法。4.2.3 語用和語義對等翻譯實現語用和語義的對等,能促進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互動,對于強化文學作品表達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文學作品中,作者常常通過創造豐富而深刻的意象,從而有效地運用象征主義手法。因此,在進行翻譯時,譯者要注重語用和語義的對等性,確保翻譯效果的準確性。艾米莉在《呼嘯山莊》中創造了豐富而深刻的意象,其中題目“WutheringHeights”具有多重意思,首先是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和凱瑟琳居住之地,因為暴露于大自然的風吹雨淋之中,暗喻他們的野情激情的居所。因而艾米莉筆下的“呼嘯山莊”不僅是暴風雨的象征,更是超凡之愛的精神家園等[8]。原文:“Iconfessitwithshame--shrunkicilyintomyself,likeasnail;ateveryglanceretiredcolderandfurther;tillfinallythepoorinnocentwasledtodoubtherownsenses,and,overwhelmedwithconfusionathersupposedmistake,persuadedhermamatodecamp.”譯文:“說來丟臉,我就像一只蝸牛似的,冷冰冰的縮回去了;對方每向我瞅一眼,我就變得越冷淡、越往里縮得緊。可憐這個天真的姑娘,到最后懷疑自己的感覺來,以為自己鬧了個大笑話,窘得什么似的,硬是要她的媽媽依著她,一溜了事。”[7]通過觀察,可以發現譯者通過語符化手段與情景的動態模擬重構,盡可能實現中英文之間的語用和語義的對等,保證了不同文化語境的對等性和互動性,促進了文化交流和傳播。
五、 結束語
公共文化視角下,高校英語文學翻譯教學要保證文化的對等性,從而實現文化的有效碰撞,促進不同語言文化精神的融合。高校英語文學翻譯教學應從文化角度,實現多種文學翻譯方法的有效結合,保證語用和語義的對等性,從根本上促進不同語言文化的有效互動,為民族文化融合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要充分重視文學作品翻譯中的文化要素,推進文化多元化進程,為我國語言文化的發展和進步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 馬玉潔.淺談公共文化在社會藝術教育中的作用[J].大眾文藝,2020(4):243-244.
[2] 王芬.高職院校英語翻譯教學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6,5(14):118-119.
[3] 劉瑩.基于多元文化識讀能力培養的公共英語翻譯教學模式研究[J].文藝生活,2015(11):189,192.
[4] 張靜波.中西文化差異下大學英語教學中英美文學作品翻譯[J].校園英語,2014(35):238-239.
[5] 譚海玲.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文學翻譯[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0(4):161-162.
[6] 董雅娟.論《呼嘯山莊》的語言特征和翻譯特色[J].芒種,2015(20):33-34.
[7] 艾米莉?勃朗特.呼嘯山莊,方平,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6:82.
[8] 冉旭東.《呼嘯山莊》的象征手法賞析[J].青年文學家,2017(5):146.
作者:王芬 譚雅雯 單位: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 廈門大學海外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