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層住宅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新思路,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文章結合當前高層住宅建筑發生火災的特點和消防安全管理現狀,提出了對該類建筑進行消防安全管理的新思路,確保社會面安全形勢穩定。
【關鍵詞】高層住宅;消防安全管理;現狀;風險隱患;對策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建筑體量越來越大,尤其是高層住宅,百米住宅儼然已成建設趨勢。但是,高層住宅為消防安全管理帶來巨大挑戰,一旦有火災發生,必然對人員和財產造成巨大威脅,必須通過多方位的舉措來有效防控高層住宅建筑的火災發生。
1高層住宅建筑火災發生的特點
1.1很難高效疏散人員。目前高層住宅的建筑高度趨向于越建越高,一旦發生火災,疏散人員十分困難。相關調查結果顯示,火災時煙氣在豎直方向的擴散速度約為1~5m/s,在樓梯間或管道豎井中,煙氣上升速度能達到6~8m/s,這對于人員的疏散速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2電氣設備負荷較大。電氣設備、電氣線路是高層住宅火災的重要致災起因,居民違規使用電氣設備、電氣線路過負荷使用、電氣線路故障短路等往往會導致火災發生。
1.3火災撲救難度較大。撲救高層住宅建筑火災在消防救援領域可謂世界性難題。由于住宅內使用各種裝修材質,部分材料在火災高溫下課分解出有毒有害物質,對于人員的生命安全造成極大威脅。從各火災案例來看,絕大多數的火災死亡人員都是因為吸入有毒煙氣致死。另外,因為建筑高度的因素,火災時消防救援人員只能通過消防電梯、疏散樓梯、云梯等方式進入建筑實施救援,一定程度也增加了時間成本,影響了救援速度。
2當前高層住宅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現狀
2.1消防設計存在不合理因素。是否依法依規對建筑進行消防設計,直接決定了高層住宅建筑的消防安全底線。目前部分設計單位不能嚴格依照國家消防技術規范進行消防設計,甚至存在不滿足相關強制性標準的現象,在根源上留下很多先天性火災隱患,導致了建設工程“帶病”投入使用。
2.2建筑施工質量存在缺陷。有的施工單位投標高層住宅建筑工程,壓標低價、工程量不透明、工程造價實際缺口大、工程質量隱患多。為降低成本,施工選用非專業人員,施工不依據規程與規范開展,埋下嚴重的建筑消防安全隱患。例如:存在電氣設備絕緣不符合規定、消防設施功率不足、防排煙系統線路接反,應急照明照度不夠、疏散指示標識方向指示錯誤、防火卷簾不能聯動、應急啟動與遠程控制無法操作實施等現象,給后期使用維護帶來諸多不便。
2.3消防設施維護不到位。高層住宅建筑常見消防設施主要有消火栓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防排煙系統等。建成投入使用后,部分建筑消防管理人員的消防安全意識不強,對消防設施系統維護和保養不到位,一旦遇到火災,消防設施不能正常發揮作用,無法控制火災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2.4消防管理責任不明晰。從工作中掌握,高層住宅消防安全管理的責任方主要為物業管理服務機構和業主。由于業主與物業管理服務機構實際為雇傭關系,一定程度存在物業服務機構如果服務不能讓業主滿意、與業主產生沖突時會導致物業服務企業被解聘的情況,所以雖然法律法規規定了物業服務機構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職責,但物業服務機構不敢管、不愿管、管了沒人聽的現象大量存在,漠視消防安全管理也成為物業服務機構和業主的常態,這種情況直接導致了居民住宅尤其是高層住宅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不能正常開展,而一旦發現火災需要追責時,物業服務機構與居民之間互相扯皮、互相指責,很難直接厘清雙方責任。
2.5行業部門的監管未形成合力。各級政府、行業主管部門、基層街道、監督執法力量消防安全管理未形成整治合力,網格化排查未落實到位。
2.6消防安全意識不強不管是高層住宅業主還是物業管理服務機構,往往對消防安全重視程度不夠,居民缺乏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識,不了解初期火災的預防和撲救措施,不具備自救逃生能力。從筆者所在城市的火災數據分析,電氣原因導致火災占住宅火災總數的50%以上,而電氣火災的起因中電氣設備使用不當占據了相對比重。近年來電動自行車違規停放在住宅建筑中發生火災致人死亡的案例屢屢出現,但電動自行車違規充電卻仍屢禁不止,究其原因,雖與住宅小區不具備足量的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場所等客觀原因有關,但居民消防安全意識的淡薄,也是亡人火災事故接連發生的重要原因。
3解決我國高層住宅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問題的對策
3.1從政府層面推動加強對高層住宅小區消防安全的重視。各有關部門要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要求,在各自職責范圍內依法依規做好本行業、本系統的消防安全工作。各高層住宅小區建設單位、管理單位、服務單位按照“堅持安全自查、隱患自除、責任自負”的原則,自查自改火災隱患,確保高層住宅小區的消防安全形勢穩定。
3.2推進消防安全設施建設技術革新。推動老舊高層住宅在建筑公共區域設置火災應急廣播,推廣在未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住宅內安裝獨立式感煙探測器,嚴格按照國家消防技術標準在建筑內設置電氣火災監控系統,提高初起火災的及時報警和早期處置能力。完善城市消防遠程監控系統建設,從政府層面推動將設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高層住宅建筑聯入系統,對系統運行實行24h監控。結合“智慧城市”建設工作,在“城市大腦”搭建智慧消防應用場景,對消防各類系統實現最大程度的接入和監測。
3.3落實住宅的物業維修資金。各級各部門、各相關單位按照消防安全責任制,對排查發現的火災隱患,督促高層住宅小區建設、管理或使用單位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整改。完善住宅維修資金管理,嚴格日常維護和應急使用的分界,既要維護業主的權益,督促物業服務機構履行日常維護管理職責,又要充分發揮房屋維修基金的作用,在確需使用維修基金時,及時審批,快速撥付建筑消防設施設備維修費用,緊急情況下,可啟動“應急程序”,先使用后審批,確保設施完整好用。
3.4嚴格落實主體責任。高層住宅建筑業主、物業服務機構之間應明確各自消防安全責任,以合同的形式給予法律保護,確保關鍵時刻不彼此推諉扯皮。高層住宅建筑物業服務企業應當按照消防法有關規定和合同約定,對管理區域內的共用消防設施進行維護管理,提供消防安全防范服務。將高層住宅建筑全面納入鄉鎮街道的網格化管理,各網格員在管理中通過技術手段建立高層住宅建筑數據庫并實行動態更新,摸清底數和隱患現狀,對存在嚴重火災隱患的,及時報政府統籌解決。
3.5建強微型消防站。高層住宅小區按規定建立建強微型消防站,配齊人員和必要的裝備器材,與消防救援站開展聯勤聯訓,達到“三知四會一聯通”要求,提升撲救初起火災能力,統一納入24h滅火救援聯勤聯動體系,接受消防救援部門調度指揮、業務指導,接到出動指令,能夠做到“1分鐘響應、3分鐘到場處置”。依托微型消防站完善區域聯防工作機制,1個微型站要與周邊4~5個微型站建立信息互通、聯絡暢通、互幫互助的聯防組織,至少每季度組織1次演練,確保形成戰斗力。
3.6嚴格管控外墻外保溫材料。對使用了不符合國家消防技術規范要求的保溫材料的高層住宅建筑,經核查確認后,應制定切實可行的技術方案予以更換;對出現破損、脫落等問題的外墻保溫系統,應及時進行修復;未拆除前,嚴格落實火災防范措施。同時嚴控高層住宅建筑周圍防火間距,確保無違規出現的例如可燃堆放物、違規燃放煙花爆竹等現象。
3.7暢通安全疏散生命通道。持續開展“四清一堵”行動,全面清理疏散樓梯、疏散走道堆放的雜物及違規停放、充電的電動自行車,確保疏散通道暢通。確保樓內設置的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完好有效,定期檢測照度、疏散指向切換等性能和設備指標。嚴格高層住宅建筑內避難層的正常使用,嚴禁違規占用現象發生。
3.8加強消防宣傳培訓廣泛利用各類媒體、微博、抖音、快手、微信以及LED屏、櫥窗、板報等媒介,形成宣傳矩陣,提示高層建筑火災危險性,宣傳普及高層建筑防火、滅火和逃生自救知識,提高居民群眾消防安全意識。物業服務機構按照規定定期組織業主參加消防安全培訓和消防演練,提高應急疏散逃生能力。建立業主消防管理微信群,定期推送消防新聞和宣傳信息,定期播發火災事故警示案例。認真落實《社會消防安全教育培訓規定》,對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管理人及微型消防站隊員分期分批進行消防培訓,培養一批消防安全明白人。
3.9發揮輿論監督作用。政府牽頭,組織相關部門開展高層住宅建筑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對高層住宅小區內一些共性問題開展曝光行動,跟蹤報道整改信息。必要時,以政府名義印發通告或公告,最大限度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視情采取約談單位法定代表人、在單位醒目位置張貼火險警示牌等方式,推動隱患整改,形成消防安全高壓態勢。
3.10建立多方協同的聯動機制。多數高層住宅建筑的消防安全隱患產生于使用和管理過程中,因此,強化消防安全管理,要根據消防安全責任制,地方政府牽頭,由消防救援、住建、公安、街道辦、綜合執法、社區、物業等部門和單位聯合建立聯動機制,各司其職,定期組織聯席會議,及時研究和處理問題,把火災隱患及時消除。4結束語總之,要根據高層住宅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特點,在貫徹好“預防為主、防消結合”原則的基礎上,盡快建立消防安全管理體系,不斷加大消防安全教育力度,切實夯實高層住宅建筑消防安全管理。
參考文獻
[1]王建彬.高層住宅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探析[J].武警學院學報,2019,35(4),55-58.
[2]楊艷玲.探析高層住宅建筑消防設計中的存在問題[J].建材與裝飾,2020(6):98-99.
[3]劉哲,賈慧鵬.關于高層住宅社區建筑消防安全的相關研究和探索[J].中國科技博覽,2019(8):50.
作者:趙靜 單位:山東省日照市消防救援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