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鄉村振興下鄉村旅游發展思考,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新階段,鄉村旅游的健康發展對于我國鄉村地區經濟結構的調整尤為重要,并且會直接影響到鄉村振興這一戰略目標的實現。基于此,該文結合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旅游發展的重要作用,對吉林省鄉村旅游發展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簡要分析,并主要就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吉林省鄉村旅游發展路徑展開了深入思考與探究。
關鍵詞:鄉村振興;鄉村旅游;存在問題;發展路徑
結合我國國情,黨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將“鄉村振興”戰略納入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當中,并給出了詳細的鄉村振興戰略部署。目前,學術界認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可有效解決我國城鄉發展失衡及農村地區發展不充分等相關問題,并且也十分有利于鄉土文化的傳承。與此同時,部分學者也明確指出,發展鄉村旅游是實現鄉村振興的有效途徑之一。但根據吉林省鄉村旅游發展的總體情況來看,形勢并不樂觀,且存在多種發展問題亟待解決。
1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旅游發展的重要作用
1.1加快產業集聚,優化鄉村產業結構
鄉村旅游要想得到更好更快發展,就必須依托于當地的生態環境,構建集農業觀光、農業生產、休閑娛樂等眾多產業為一體的農旅綜合體,在完善鄉村產業結構的同時,建立產業聚集區,而這也是推動鄉村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與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與前提。
1.2吸引人才
鄉村振興這一戰略目標的實現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而鄉村旅游在快速發展過程中,既可充分帶動當地酒店、餐飲、民宿、文化及銷售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又能夠大大增強鄉村地區對各類人才的吸引力,進而為鄉村經濟的健康發展奠定良好的發展基礎,構建長效的良性推動機制[1]。
1.3傳承鄉土文化
于現代旅游業而言,文化與旅游的融合已成為其未來發展的一大主流趨勢。我國各地區旅游業均在積極挖掘當地獨特的地理環境與人文特色,這就進一步增加了地區間旅游文化的差異性。目前,鄉村旅游發展主要是通過景觀視覺沖擊、飲食文化滲透以及產品介紹,可以為當地鄉土文化的傳輸創造有利契機,同時也能夠吸引更多游客對當地文化的關注,為鄉村旅游及經濟發展提供靈魂動力。
1.4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鄉村旅游是尊重自然的一種直接體現,可以讓游客在游玩的過程中切身感受到大自然與農家樂的魅力,同時這也是鄉村旅游發展的獨特優勢。鑒于此,鄉村旅游發展的重要前提是治理好當地的環境,致力于構建生態文明鄉村,加快鄉村旅游向生態旅游的轉變,提高鄉村經濟發展的綠色化水平。
2吉林省鄉村旅游發展問題
2.1飲食文化缺乏鮮明特色
長期以來,吉林省鄉村旅游的發展主要依賴于民俗文化。但根據民俗文化村景區內的飲食類型來看,當地飲食特色并不突出,主要以其他地區的特色小吃與西方快餐為主,這就會導致吉林省的民俗風情小吃失去原本應有的農家特色[2]。
2.2農特產品形式單調
作為鄉村旅游的基礎構成,農特產品可有效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但吉林省當前的農特產品仍舊以旅游紀念品與土特產品為主,例如人參、松茸、木耳及民族服飾等,但此類產品的文化內涵卻沒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加工產品也相對較少。
2.3融資難,融資渠道單一
位于吉林省特色旅游村內的小企業,多數面臨著融資難這一發展問題,且融資渠道較為單一,多數還停留在銀行貸款、自籌資金等融資方式,總體融資難度較大。
2.4缺乏強有力的宣傳力
吉林省內的自然資源雖然十分富足,人文情懷也相對豐富,但因缺乏有效宣傳,導致部分景區無人問津,即便有游客前來游玩,也多為本省游客,外省游客少之又少,十分不利于吉林省鄉村旅游的發展。
3吉林省鄉村旅游發展路徑
3.1促進產業融合,健全鄉村旅游發展產業體系
此條發展路徑的實質是優化與改善傳統產業低度融合的現狀,以鄉村旅游產業為紐帶,對傳統一二三產業進行高度融合。鄉村旅游的關聯度較高,輻射性極強,要想在鄉村振興戰略中充分發揮這一優勢,就要沖破當前單一的產品與業態范式,加快鄉村旅游在鄉村一二三產業中的融合,以此來實現產業鏈的延伸與完善。出于產業融合這一角度,吉林省現階段的鄉村旅游仍處于低度融合階段,生態產業、文化創意產業及農產品精深加工等發展相對滯后,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為此,吉林省要充分利用鄉村振興這一發展機遇,持續推動鄉村一二三產業逐步向高度融合階段發展,并在此過程中,逐步建立集鄉村民宿、休閑觀光園區、生態旅游等為一體的鄉村旅游產業集群,高效整合現有農業產業資源,持續調整農村產業結構,不斷完善與提升鄉村旅游全產業鏈價值[3]。另外,在健全鄉村旅游發展產業體系的過程中,要始終以實現農村與鄉村旅游業興旺為主要目標,始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的專業化生產方向,以此來開辟一條富有吉林省特色的一體化經營發展道路。與此同時,吉林省也應對現有的鄉村產業進行科學規劃與合理布局,大力提升鄉村地區社會化與規模化的服務水平,有效實現鄉村振興,推動吉林省鄉村旅游業的發展。
3.2深挖文化特色,培育鄉村旅游品牌體系
吉林省雖具有豐富的鄉村旅游資源,但實際開發程度與利用率卻并不高,且暫未形成本區域內的優勢旅游產品。目前,吉林省內具有品牌特色的旅游產品并不多,且僅有國信現代農業、雙青湖旅游度假風景區、花山鎮嶺上楓林風景區等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并未形成品牌效應,構建起系統的品牌體系。為此,吉林省在發展鄉村旅游的過程中,要將重點放在鄉村旅游產品的品牌化[4]。若旅游產品在推廣過程中無法形成差異與穩固的品牌效應,在與競爭對手的利益抗衡與情感溝通中就會失去競爭優勢。此外,吉林省在培育本土鄉村旅游品牌體系時,要緊密圍繞農村風俗、田園風光及民間藝術等鄉土文化,并在此基礎上深入挖掘農產、農俗與農民農活等本土文化特色,打造具有鄉土文化的特色鄉村旅游品牌,加快鄉村旅游品牌體系的培育。
3.3創新發展理念,健全鄉村旅游產品與服務質量體系
吉林省當前在鄉村旅游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鄉村旅游產品同質化,且多以農家樂、垂釣與田園采摘為主,這就會大大降低游客的體驗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鄉村旅游業的發展。為此,吉林省應從如下幾點著手,優先解決鄉村旅游產品同質化問題:(1)持續提升鄉村旅游產品發展的特色化水平,并要注重旅游產品開發的科技化與意境化;(2)加快鄉村旅游產品的轉型與升級;(3)不斷健全鄉村旅游產品與服務質量體系。而產品與服務質量的提升需要從兩個方面實現:一方面是產品本身,另一方面是政府宏觀層面[5]。站在產品本身角度,應先加強鄉村旅游產品的藝術設計、科技植入與創業開發。簡單而言,就是借助先進的科學技術,提高農業、用具及生產過程的現代化與科技化水平,加強農業博物館的建設,并在此基礎上建立多種富有濃郁本土鄉村特色的農產品主題園,讓廣大游客在觀賞游玩的過程中,可以了解與學習大量與農業科技相關的知識。同時,相關部門要引導各企業利用先進的生物技術對農產品外觀進行創新與美化,為游客提供更加良好的體驗感,并且要在農產品開發的過程中合理融入美術、音樂及書法等藝術元素。其次,要持續增強鄉村文化創意的開發、設計,進一步加快吉林省鄉村文化旅游產品升級與轉型的步伐。例如:可深層次挖掘吉林省內特色的鄉村藝術文化,譬如鄉村風俗、民間戲曲、鄉村舞蹈等,提高吉林省鄉村旅游產品的藝術文化水平,顯著增強鄉村旅游產品對外來游客的吸引力。出于政府宏觀層面,應對吉林省內的鄉村旅游產品與服務質量進行嚴格管理,提高管理的規范化水平。針對已經納入開發規劃內的鄉村旅游項目,有關部門要進行嚴格的檢查與管理,并且要深入考察與論證待開發鄉村旅游項目的生態環境、農村基礎建設、社會治理情況、民俗文化等多個方面,由各類專家給出客觀的考察結果,并制訂出合理的規劃與設計方案[6]。同時,政府要對鄉村旅游項目的開發過程進行及時跟蹤,及時糾正偏差。即便此項目建設已完成,且正式投入運營,政府也要定期對環境保護、衛生標準、服務質量及綜合管理等方面的內容進行核查,嚴厲處罰不合格者,以此來有效提高鄉村旅游產品與服務質量。
3.4增強環保意識,構建鄉村旅游生態體系
吉林省要想高質量開發鄉村旅游,就必須要保留現有的鄉村文化,這是發展鄉村旅游的重要目標也是根本目的。基于此,吉林省在發展鄉村旅游業的過程中,要深入當地鄉村,深層次挖掘原生態的社會、文化、資源及生態價值,打造鄉村旅游生態體系。首先,吉林省應始終堅持“以人為本”,遵循“社會治理、綠色環保”等理念,依據生態、宜旅鄉村、清潔鄉村等目標,構建“村村不同”的鄉村旅游生態體系[7],將吉林省鄉村的綠色優勢與生態特色當作鄉村旅游發展的助推器。其次,吉林省政府要出臺多種優惠政府,引導與鼓勵企業引用各種先進的低碳環保技術,并持續加大對低碳技術的探索研究,對當前的環保制度進行完善;同時,要通過媒體、海報及廣播宣傳等形式,逐步增強鄉村居民的環保意識,改善鄉村旅游環境[8-9]。
4結語
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與實施既是吉林省鄉村旅游發展的重要機遇,同時也對鄉村旅游發展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引下,吉林省要想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就要圍繞產業興旺、鄉風文明等鄉村振興的具體內容,結合自身發展實際,選擇一條適合當地發展鄉村旅游的特色路徑,充分發揮鄉村旅游促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積極作用,推動吉林省早日實現鄉村現代化這一發展目標。
作者:董辰 單位:吉林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