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肉鴨健康養殖內涵和保健管理技術,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為使肉鴨健康養殖技術具體化并能夠落地落實落細,本文分析了健康養殖的核心體現、內在表現:環境健康、生態友好,機體健康、生理穩態,高品質與高效益,產業鏈協同全過程安全;指出了制約肉鴨健康養殖發展的因素:健康養殖理念欠缺,養殖設施設備陳舊老化,集約化養殖密度過高,養殖環境遭到破壞,飼料配制不合理,疫病防控與保健體系不完善;提出了肉鴨健康養殖的策略和路徑:改善養殖條件、實施生態養殖,健全肉鴨健康養殖的保障制度;從肉鴨健康管理方案的制定、監測管理與安全行為、保健方案的應用等方面簡述了圍繞健康養殖需實施的保健要求。
關鍵詞:肉鴨;健康養殖;保健管理
肉鴨健康養殖內涵是以優質、高效、安全為目的,利用現代先進的技術,建立數量、質量、生態和效益和諧發展的現代養殖模式。健康養殖涉及環境健康、肉鴨機體健康、產業鏈健康、產品健康和人類健康5個方面的健康要求[1]。發展肉鴨健康養殖,必須從氛圍塑造、技術集成、設施改進、組織協調、保健管理等方面加以完善,為肉鴨的健康發展提供支撐。
1健康養殖的核心體現與內在表現
1.1環境健康、生態友好
對一個養殖主體來說,環境因素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顯得突出。環境健康包括適合肉鴨養殖發展的社會氛圍環境、便于防疫的周邊環境、美麗潔凈的場區環境、清新適宜的舍內環境與健康平衡的腸道微環境等內容,環境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構成一定生態關系的系統整體稱為生態環境。生態養殖是一種實現生態平衡、提高養殖效益的一種養殖方式,生態養殖包括:環境生態維護、養殖生態維護、生理生態維護。
1.2機體健康、生理穩態
機體健康表現在3個方面:一是鴨只機體健全、活動正常、充滿精神;二是機體內環境穩定、生理穩態;三是肉鴨生長符合生長發育規律。三者相輔相成,是肉鴨正常生長與生命活動的內外在體現,內在決定外在,因此生理穩態可促使肉鴨更好地適應變化較大的外界環境。
1.3高品質與高效益
肉鴨高質量與高效益發展重點表現在養殖過程參數和目標參數的標準化、養殖環境優化、產品質量保證、資源精準對接與優化配置等方面,其具有創新性、再生性、生態性、精細性、高效益等特點。發展路徑體現在環境友好(美麗)的鴨場建設、養殖過程的標準化與精細化、原料鴨的質量可控、品種結構的優化配置、模式篩選適宜匹配、設施代表主流方向、符合成本效益原則等方面。
1.4產業鏈協同、全過程安全
健康養殖一定要建立好嚴格的生物安全防控體系和良好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強化飼料與飼料添加劑的管理,真正做到無抗養殖;與此同時強化產業鏈的建設,肉鴨健康養殖與產業鏈健康發展息息相關,沒有產業鏈的健康發展就沒有肉鴨的健康養殖,做好產業鏈的產業布局,持續保證市場穩定,保證產品均衡上市,穩產有序。
2制約肉鴨健康養殖發展的因素
2.1健康養殖理念欠缺
許多養鴨戶科學養殖意識差,不懂得如何管理鴨群、如何飼喂才能達到最高效益,不重視鴨只福利等。
2.2養殖設施設備陳舊老化
多數養鴨場戶還處在設施設備的升級改造階段,棚舍設施不僅簡易,而且老舊,對鴨只生長的小環境影響較大,不利于健康養殖的開展。
2.3集約化養殖密度過高
肉鴨高密度的養殖,使得養殖生態失調[2]。例如為了促進肉鴨快速生長繁殖,超量或濫用飼料添加劑,在飼料中添加大量抗生素、激素等,以致超過肉鴨的消化吸收能力,使得肉鴨光胚中殘留量過高,影響鴨產品安全。
2.4養殖環境遭到破壞
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和多年的養殖積淀,糞污處理設施和處理能力不足,養殖環境中的水源和土壤有所污染。肉鴨養殖產生的惡臭氣體對人類的居住環境也有所影響。
2.5飼料配制不合理
不按照肉鴨的生理需要給料,不僅造成飼料利用率低,嚴重浪費飼料,而且影響鴨只生理穩態。
2.6疫病防控與保健體系不完善
沒有建立起有效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和保健體系,疫病較多。
3肉鴨健康養殖的策略和路徑
3.1改善養殖條件,實施生態養殖
因地制宜合理建場;改善棚舍設施,強化基礎條件保障能力;細化環境維護與修復措施;尊重鴨只生物學習性,科學養殖;開發綠色生態型飼料與飼料添加劑,無抗或減抗養殖等,建立生態養殖的基本要求。
3.2健全肉鴨健康養殖的保障制度
在分析以往養殖經驗與教訓的基礎上,完善肉鴨苗種引進標準要求與渠道網絡;建立飼料購進與應用效果評價制度;針對當地疫情與周邊疫情變化動態,制定好免疫程序與生物安全防控制度[3];滿足肉鴨生物習性,逐步實行肉鴨福利化養殖;重視養殖過程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全過程實行清潔化生產;加強飼養人員的管理,精準飼養,應用保健管理技術,把各項制度落地落實落細。
4圍繞健康養殖需實施的保健要求
4.1肉鴨健康管理方案的制定
肉鴨健康管理方案涉及肉鴨健康標準(精神狀態、體壯、生理與生長指標、抗應激能力)、健康評價(肉鴨健康評價表、每天對肉鴨進行評估)、檢測管理(抗體檢測、生理生態監測、病原檢測、免疫抑制病、蛋傳疾病等)、亞健康解決方案(保健方案、各種應激預案、凈化方案、營養方案)等內容。
1)明確肉鴨健康標準的基本要求:通過外觀評價(精神狀態,眼睛、鼻、喙、羽毛、腿、翅、肛門是否正常,糞便形態與色質)、活動表現(動作姿態、呼吸、采食、飲水表現)、性能指標(體重、料量、周增重、死亡率、產蛋率、受精率、種蛋合格率、孵化率)、生理指標(心率、血項指標、內毒素)等,明確健康要求。
2)建立健康評估體系:評估體系包含日常慣性評估、定期全面評估和記錄追溯評估3個方面,其中日常慣性評估在于堅持每日對肉鴨群體進行觀察評估,在每天的不同時間節點對肉鴨進行適時觀察,早上觀察采食飲水狀態及產蛋波動;白天觀察肉鴨外觀狀態、活動和精神狀態以及交配情況;晚間觀察呼吸是否正常等。定期全面評估在于堅持對各個批次的肉鴨每周全面評估1次。全面評估包含機體狀態評估、運動狀態和性能指標評估3個方面,機體狀態評估:如羽毛的光澤,眼睛是否清亮有神,糞便情況等。運動狀態評估:運動是否靈活,是否有癱瘓,吃料飲水狀態,交配狀態等。性能指標評估:均勻度、生長速度、死淘率、抗體水平、種鴨產蛋率、受精率等指標的變化。記錄追溯評估在于現場飼養管理者要制度性地全面記錄肉鴨的生產情況,根據健康評估情況,填寫健康評估表,供技術人員制定下一步工作計劃。健康評估表要妥善保管存檔,便于及時分析成敗得失和發現問題。
4.2監測管理與安全行為
1)強化健康理念和執行力:了解肉鴨疾病發生的原因比了解病毒、細菌本身更重要,因此要建立起肉鴨健康管理的理念,密切關注影響肉鴨健康的因素:了解溫差(溫度變化、高溫和寒冷季節影響)、濕度(高濕)、空氣質量、水質、飼料、墊料、天氣變化(大風、大霧)與蟲害獸害(蚊蟲、老鼠、蒼蠅)等各方面的細節情況,把握變化的形態和規律,建立消除影響因素的方案:在溫差控制上舍內溫差幅度小于2℃;保障舍內濕度在合理范圍;保證鴨舍內空氣質量,保證飼料清新、全價,防止霉變,做好場區驅蟲、滅蠅滅鼠等工作,做到位的生物安全才是有效的生物安全。
2)強化肉鴨健康檢測:實驗室檢測是養殖場管理的第三只眼睛,強化肉鴨健康檢測十分必要,肉鴨健康檢測包括常規抗體、免疫抑制情況、凈化監測、生存環境及氣載微生物含量檢測等內容,減少風險危機。
3)強化清潔管理安全基礎:清潔是健康養殖的基本要求,是生物安全防控的前提。清潔是全面的沒有死角的衛生行為,包含場區、鴨舍內部、倉庫、餐廳、宿舍、個人的衛生清潔以及病死肉鴨的無害化處理、肉鴨糞等廢棄物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強化清潔管理是最基本保健行為。
4)落細落實安全行為:一是堅持隔離原則。不消毒的任何物品不能進入養殖場,更不能直接接觸肉鴨。二是強化消毒管理,關注消毒效果,做好消毒劑殺毒效果評估。
4.3保健方案的應用
1)環境擬態、適時適宜:養殖環境的營造與調控要根據鴨只生長階段需求與季節性氣候變化情況做出及時的應對,雛鴨階段應對外界環境變化的調節能力差,溫濕度的穩控與調節是關鍵[4];要關注季節性變化規律對鴨只的影響,把握好溫調節奏,幫助鴨群更好地適應外界環境。
2)模式匹配、福利舒適:在模式的構建上,一是利于環境維護與調控;二是利于鴨只生產性能的發揮;三是便于飼養人員的管理與操作;四是符合成本效益原則。在養殖環節的處理上,要充分考慮必要的鴨只福利,密度適宜,習性滿足。在管理細節上,封閉靜怡,避免應激,要研制集成現代肉鴨產業健康養殖模式[5]。
3)多層級凈化、立體保障:要建立環境、疫病、飼料與壓制機體消化道多層級的凈化措施。在環境凈化上采取封、消、檢、管相結合的手段,防止外源病原體的侵入;在疫病凈化上,以生產中嚴重危害鴨健康的鴨病毒性肝炎、副黏病毒、流感、鴨呼腸孤病毒、鴨瘟、大腸桿菌和傳染性漿膜炎等疫病為重點,實用技術凈化與區域聯防聯動凈化,建立安全區;在飼料凈化上,減少飼料霉菌及霉菌毒素對鴨只的不良影響,合理采用脫霉和抑霉技術措施,制定使用規范檢測使用效果;在消化道凈化上,維持腸道菌群平衡十分關鍵,主動梳理腸道環境,要篩選并利用微生態制劑加以調節,利用酸化劑,維持腸道的酸性環境,并做好必要的益生元等營養補充;開發利用小肽物質、植物提取物、酶制劑、礦物質等綠色飼料添加劑,預防腸道炎癥;積極改善養殖管理環境、減少通風、水質、飼料、墊料帶來的不良應激。
4)免疫周密、方案合理:要根據本地區疫病流行趨勢,以及當地過往疫病發生狀態,不同季節、不同周齡、不同品種肉鴨疫病流行情況和發生規律,母源抗體的水平,疫苗間免疫干擾與應激干擾情況科學制定免疫程序[6],合理選擇疫苗,對免疫效果進行實時監測監控,做好免疫后反應觀察和抗體檢測,并根據抗體保護力選擇免疫頻率適時補免。
5)優化檢測、診斷及時:制度性地開展日??贵w檢測活動,并根據抗體水平進行補免或強化免疫;結合周邊疫病發生狀況,有針對性地開展特異性的病原微生物檢測,防患于未然;常態化開展環境微生物監測,及時消毒滅源。對場內常見疾病,心中有數,診斷及時,并做好藥敏篩選工作[7],檢測與診斷緊密結合。
6)營養平衡、日糧保?。籂I養是維系健康的保證。清晰營養素之間的協同平衡關系,保證各種狀態下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三大營養素的平衡、氨基酸平衡、酸堿度平衡、維生素微量元素之間的平衡關系,滿足生理和生產需求,真正起到營養平衡保健作用。
作者:郗正林 何宗亮 單位:江蘇省南京市畜牧家禽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