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器樂表演中克服緊張心理的有效對策,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器樂表演屬于一門藝術,演出人員要有扎實的功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在表演中取得最佳效果。很多表演者在演奏階段,存在各種各樣的失誤,失誤不僅會影響整個舞臺的效果,后續演出中演奏者還會受到心理上的阻礙。所以心理因素是保證器樂表演順利開展的核心因素,本文就演奏者表演時心理緊張的情況進行研究,分析克服緊張心理的有效策略和方法,希望能指導演奏者在表演時發揮最佳狀態,從而保證每一場器樂表演都完美落幕。
【關鍵詞】器樂表演;克服;緊張心理
對于器樂表演的演奏者來說,具備扎實的基本功非常重要,還需要具備器樂表演的技巧,并擁有較為深厚的藝術素養。器樂表演一直都是具有公開性和競賽性的演出形式,這會給表演者造成一定的心理負擔,處于緊張狀態,嚴重影響其演奏技巧的水平以及藝術表達的能力。
一、器樂表演中產生緊張心理的原因
在器樂表演時,引起緊張心理的因素較多,首先,演奏者產生緊張心理與演奏者掌握演奏技術的熟練程度以及對作品的熟練程度有直接關系,演奏者的熟練程度越高,對演奏過程的把控能力越強,其自身能力強,緊張的心理狀態自然就會緩解。演奏者對整部作品的演奏熟悉之后,就能得心應手地呈現在舞臺之上,能夠在表演樂曲時發揮自己真正的水平。在上臺前,大多數演奏者經常會對自己的技術能力以及演奏的流暢程度產生擔憂;或在演奏時,演奏者在某一個樂曲片段、某一個音節上產生錯誤;這些情況在無形中造成演奏者心理上的緊張狀態。即便在臺下無數次練習,演奏者在上臺時自信心也會有所降低,因此緊張的情緒就會隨之出現。其次,演奏者產生緊張心理與演奏者的個性特點以及自身的心理素質有關。演奏者在演奏時越是出現錯誤,越是會緊張,演奏者的緊張情緒越來越強烈,導致頻繁出現錯誤,這樣的惡性循環,甚至會影響整場演出。
二、器樂表演中心理因素的重要性
器樂演奏是一項比較復雜的表演形式,是一項具有音樂性、表演性并需要演奏者心理和生理共同支撐的藝術。演奏時,不僅要求演奏者擁有優秀的演奏技術,還需要演奏者有效展示多維度的信息,更重要的是需要在旋律當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用認真的態度、優秀的技巧、放松的心理狀態通過演奏來表現樂曲的獨特意境。器樂的演繹是音樂家或音樂愛好者對樂曲作品進行再次創作的完整過程,因此需要演奏者將個人情感、個性特點清晰地在樂曲中展示,通過聆聽樂曲聽眾能清楚地感受到演奏者一系列的心理活動。每個人都具有個體差異性,不同的人即便彈奏同樣的曲目,所演繹出的效果也是不同的。由此得出,器樂的演奏與演奏者的心理活動有著緊密聯系,其屬于演奏者思維活動的過程,因此演奏者的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對器樂表演影響較大。很多演奏者在演奏時,由于心態不同,所演奏曲目的狀態也不同,在表演之前如果演奏者不能快速地調整好自己的狀態,那么在演奏中,焦慮、緊張等一系列情緒會對器樂表演造成不良影響。因此表演之前,演奏人員需要給自己做心理建設,為自己樹立自信,制定符合自己能力的目標,避免提出過高的要求,減輕心理壓力,這對于器樂表演的效果起著重要的作用。由此得出,心理因素對器樂表演有著直接的影響。
三、器樂表演中克服緊張心理的重要作用
器樂表演者只有具備扎實的基本功,才能在最佳的條件下緩解自己的緊張心理,呈現曲目的最佳效果。同樣演奏者需要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清楚地展現自己扎實的基本功。在演奏階段,如果出現突發的情況,依賴演奏者用強大的心理素質迅速補救,因此演奏者的心理狀態對于整場器樂表演的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當演奏者在演奏前期已經擁有緊張心理,在演奏中就很容易遇到一系列的問題,即使是自己十分熟練的曲目也會在演奏時出現漏洞。如果演奏者的心理狀態良好,就能迅速克服這一情緒,進而真正投入表演,即便在演奏時遇到問題也能及時解決。因此克服緊張心理對于整場演出起到重要作用,通過合理改善演奏者的心理狀態能解決表演過程中的關鍵性問題,取得演奏的最佳效果,使得器樂表演的舞臺藝術展現得更加完美。
四、器樂表演中克服緊張心理的有效策略
(一)日常的練習階段
首先,一名優秀的器樂表演者應該通過自己的良好表現克服緊張心理。為了讓表演更加成功,表演者應該在準備工作上做好相應的支撐。比如,以表演之前的準備工作為基礎,表演者要對作品進行反復的訓練,掌握作品中蘊含的實際內容和相應價值理念。只有真正對表演的作品進行透徹分析,擁有自己準確的認識,才會把自己的情感和肢體語言融入其中,才能在真正的表演中不發生錯誤,從而避免出現緊張心理。日常開展訓練的時候,表演者應該從自身的技術技能著手,關注自身器樂表演的水平和相應專業能力,要對自身的器樂技能有一個全面分析并形成準確認知。只有選擇適合自己的器樂作品,才能把器樂表演的功能和效果充分展現出來。在演奏中,演奏者克服緊張心理的關鍵是要熟練掌握技術,技巧是演奏中流暢表現音樂的前提,更是減少演奏者心理壓力的核心保障。日常練習的時候,演奏者對于樂曲的每一個技術要點和難點,都需要認真記錄,并且反復進行練習,把所有存在的問題有效地克服。演奏中一個動作不順暢,就會導致身體肌肉僵硬,對于舞臺持續演奏會造成重重阻礙,這種阻礙既是技術上的,也是心理上的。所以演奏者需要具備扎實的基本功,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其次,舞臺演奏中演奏者會出現記憶力下降,大腦一片空白的情況,這種現象也是心理壓力過大導致的。所以還需要演奏者在器樂學習中通過動覺、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共同輸入信息,提高記憶的整體效率和準確度。器樂表演的記憶一般情況下至少需要兩種方式,例如:肌肉記憶是指利用肌肉的活動對固定動作進行記憶,即便發生大腦空白的情況,也能通過肌肉的慣性動作及時對缺失的大腦記憶進行彌補。如果想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就需要表演者用平和的心態以及良好的狀態,迅速應對演奏中的各種問題。
(二)正式表演開始前的階段
經過演奏前期準備階段之后,演奏者就需要充滿自信地走上舞臺,伴隨正式演出的開始,緊張情緒會逐漸加重。在這一階段需要利用放松身心的方法,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讓自己在演奏中能保持平衡的心態。在正式演出的前幾天,需要確保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保障充足的睡眠,為了緩解緊張的情緒,演奏者可以適當地開展一些戶外的活動。需要注意的是,演奏即將開始前不能一味地進行器樂訓練,這樣只會消耗體力,甚至帶來身心雙重的疲憊。在上臺的前幾分鐘緊張情緒到達一個高點,這時需要適當的運動以及各種各樣的方法,調節自己復雜的情緒。例如:呼吸調整法,隨著緊張情緒的出現,呼吸會變得急促,甚至有些人會產生胸悶的感覺,可以嘗試著做幾次深深的吸氣,再慢慢地呼出來,有意識地對呼吸節奏進行慢速度、均勻地調整,這是平復心理情緒的一個較為有效手段。
(三)演奏進行中
在演奏中克服緊張情緒非常關鍵,演奏者如果過分關注自己的緊張情緒,會導致演奏出現問題。在演奏的過程之中,演奏者需要盡量沉浸到樂曲之中,如果過分關注舞臺下觀眾的反應,以及器樂之外的聲音,就會導致自己的注意力被分散,無法專注到器樂演奏之中,這種不穩定的狀態一旦出現,對于整個演奏會造成直接的影響。所以演奏者需要在演奏中盡可能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將注意力集中在樂曲上。同時,演奏者需要控制演奏過程中的失誤率,盡可能把失誤情況降到最低,將自己的優勢展現出來,即便是在某個音節出現失誤,演奏者也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和精神,避免慌張的狀態,避免對整場演出造成影響。演奏者需要全身心投入到音樂之中,運用想象力展開音樂的畫卷,將自己沉浸到音樂之中。這樣才能為觀眾呈現好的表演效果。
(四)培養良好的心理情緒狀態
表演者面對自己的表演內容,應該充滿熱情和信心,才能更好地應對緊張心理,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都需要培養自己良好的心理情緒狀態。開展日常表演訓練時,以器樂訓練為基礎,演奏者在訓練時可以運用想象和回憶的方式,想象自己正在舞臺上演出,臺下坐著許多觀眾,自我培養器樂表演的自信心。表演者還需要加強專注力的培養,通過在平時訓練中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專注于器樂練習而不是關注周圍的事物。表演者對意志力的培養可以讓自己具備對突發事件的處理的能力,強大的意志力能使表演者更好地面對緊張心理,從而面對器樂表演中的突發事件。表演者加強自信心、專注力、意志力之后,能有效控制自己的思想,進而根據自己的思想有效指揮相應表演行為。培養良好的心理情緒狀態,才能跟隨自己的思想釋放器樂表演的魅力,真正做到折服觀眾,讓觀眾感受器樂表演之美。
(五)積累豐富的表演經驗
器樂表演者要提前熟悉場地環境,包括音響、燈光、攝影等設備,避免表演者由于不熟悉出現恐懼心理。表演者需要積累自己器樂表演的舞臺經驗,舞臺表演不僅能練習自己的器樂演奏能力,還能實踐緩解緊張心理的技巧。表演者能在外部環境的各種變化之下,提高自身的適應能力。豐富的表演經驗是有效克服緊張心理的重要因素。表演者需要充分把握每一個表演機會,根據不同的表演場景,磨練自己的表演技巧與心理狀態。表演結束后表演者應該對表演的過程進行回顧,對表演中運用的策略和技巧進行總結,并加以完善。表演者在表演時不能僅僅以取悅觀眾為目的,而是應該釋放器樂表演真正的魅力,將自身的素養與能力以及器樂表演的真諦釋放出來。
五、結論
綜上所述,器樂表演者需要學習一些心理素質相關的知識、技巧和方法,這能使其在演奏中克服各種各樣的困難,也能使其在演奏的階段把優秀的狀態以及具有魅力的演出呈現給觀眾。心理緊張情緒的有效克服,是當前器樂表演中一項重要的內容。本文通過分析器樂表演時克服緊張心理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幫助器樂演奏者調整緊張心理,使器樂表演能在良好的條件下呈現優秀的舞臺表演。
作者:崔琳婧 單位:臨汾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