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農村能源綠色助力鄉村振興的實現機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推動農村能源綠色轉型既是河南實施綠色低碳轉型戰略的關鍵領域,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動力。針對河南農村能源綠色轉型過程中存在的政策體系碎片化、統計機制不合理、成本收益不匹配、服務體系不完善等問題,從頂層設計機制、目標任務機制、發展動力機制、成本收益機制4個維度,提出了河南省能源轉型助力鄉村振興的實現機制,進而從完善政策體系、健全統計體系、創新發展模式、強化服務體系等層面,提出了能源轉型助力鄉村振興的實現路徑。
關鍵詞:能源轉型;鄉村振興;實現機制
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與鄉村振興戰略的雙重歷史背景下,2021年12月,國家發布了《加快農村能源轉型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對農村能源轉型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當前,河南在實施綠色低碳轉型戰略過程中推動農村能源綠色轉型,不僅有利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促進鄉村振興,更有助于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和農業農村現代化。
一、河南農村能源轉型助力鄉村振興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能源轉型政策體系不健全
當前,雖然《河南省“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和碳達峰碳中和規劃》《河南省“十四五”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中均涉及農村能源轉型,但從總體上看,尚無整體性、系統性的關于農村能源轉型發展的配套設計。同時,與農村能源發展相關的職能分散在發展改革(能源)、農業農村、科技等多個部門,缺乏全局協調和謀劃。鑒于此,由于農村能源轉型的頂層設計不健全、政策碎片化,河南綠色能源服務鄉村振興的政策合力有待進一步釋放。
(二)農村能源轉型統計機制不合理
農村生活用能中非商品能源占比仍達1/3左右,特別是河南一些農業大市,仍有部分農戶以秸稈、薪柴為燃料,農村能源商品化和優質化水平明顯低于城市。目前,河南能源統計主要針對商品能源,缺乏對非商品能源的統計體系和方法,制約著農村能源綠色轉型相關決策的科學性,能源大數據對鄉村振興的支撐能力亟待提升。
(三)農村能源轉型成本收益不匹配
盡管電能替代、燃氣替代等模式提升了河南農村能源綠色化水平,但其成本收益并不匹配,新能源發展雖短暫打破農村傳統用能方式,但導致農村居民能源支出費用占總消費的比重增大,“成本-收益”無法有效對沖,使得農村居民能源消費承受能力低,易產生“返煤”等現象,導致能源轉型助力鄉村振興后勁不足,綠色能源助力鄉村振興的實現模式有待創新。
(四)農村能源轉型服務體系不完善
河南農村能源轉型缺少技術和市場相結合的創新機制,能源資源評價、技術標準、產品檢測認證等體系不完善,尚未形成適應鄉村振興需要的清潔能源技術服務體系。此外,河南農村能源服務人員規模、技術水平均存在差距,導致農村能源發展的基礎依然薄弱,不能完全滿足農村用能需求,不利于推動農村綠色低碳轉型,綠色能源服務鄉村振興的要素保障仍需加強。
二、河南農村能源轉型助力鄉村振興的實現機制
(一)頂層設計機制:規劃引領和差異化發展相結合
堅持“統籌兼顧、因地制宜”的原則,處理好頂層設計和差異化發展的關系。一方面,進一步提升農村能源轉型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地位,完善農村能源綠色轉型頂層設計,推動能源綠色轉型助力鄉村振興。另一方面,綜合考慮河南農村地區能源消費能力、資源稟賦等差異性因素,最大限度發揮各地能源資源優勢,統籌規劃不同地區、不同經濟規模的農村能源轉型方式,為農村提供多元化、綜合性用能解決方案,逐步形成不同類型、不同特點的農村能源建設新格局。
(二)目標任務機制: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有機統一
堅持“有序開發、分期推進”的原則,將農村能源體系建設目標和鄉村振興總體目標有機統一起來,處理好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的關系。在短期目標方面,進一步強化農村清潔綠色能源基礎設施建設,保障其基本用能需求;在長期目標方面,聚焦于農村清潔能源規模化發展,實施農村綜合能源系統建設工程,充分發揮農村能源綠色轉型的綜合效應,實現農村生態、能源、經濟、社會的良性循環,支撐鄉村振興戰略,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雙碳目標。
(三)發展動力機制: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雙輪驅動
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體”的原則,處理好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之間的關系,在進一步加強政府規劃指導、政策引導力度的同時,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農村能源建設中的作用,鼓勵引導符合條件的多元市場主體參與農村能源建設,形成農村能源體系建設的多元投資機制,以財政補貼等方式鼓勵社會資本加入農村能源體系建設,逐漸還原能源的商品屬性,促進形成農村能源交易市場發展模式,推動農村能源建設項目持續高效運行,最大限度發揮經濟效益。
(四)成本收益機制:轉型成本與農民承受力相匹配
堅持“民生優先、經濟可行”的原則,處理好能源轉型成本與農民承受力之間的關系。在能源轉型初始階段,以實現農村居民綠色能源“用得起”為目標,給予適當財政補貼,著力解決農村清潔能源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消除農村能源相對貧困現象。在能源轉型中后期,充分利用農村分布式綠色能源多能互補模式,發揮市場機制作用,降低農村居民能源消費成本,從而降低能源消費支出,實現農村居民綠色能源“用得長遠”。
三、河南農村能源轉型助力鄉村振興的實現路徑
(一)完善綠色能源助力鄉村振興的頂層設計
針對河南農村能源轉型政策碎片化問題,從促進“碳減排”和“碳中和”的戰略高度,謀劃制定“十四五”農村能源轉型發展規劃,將農村能源消費需求及供應保障作為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重要內容,將農村能源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地區發展建設的重要內容,明確不同階段農村能源發展的總體目標及各時期重點任務,提出不同類型地區的農村能源建設重點。強化農村能源轉型發展規劃與鄉村振興規劃的統籌協調,有機銜接,促進用地集約、環境改善、能源發展。
(二)健全涉農能源低碳綠色轉型的統計體系
針對河南涉農能源統計機制不健全、能源大數據對鄉村振興的支撐能力弱的問題,以縣域為單元,著力構建涵蓋縣域全品類能源和分類行業能源的農村能源生產消費統計體系,提升能源數據歸集質量,強化全品類能源數據支撐。在此基礎上,著力開展全省農村能源基礎數據摸底調查,進而建立并完善河南農村能源生產消費大數據系統,將農村能源統計數據納入各級政府平臺,為政府決策、企業優化運營提供數據支撐。
(三)創新能源轉型助力鄉村振興的發展模式
針對能源綠色轉型過程中成本收益不匹配的問題,按照“清潔高效、就地取材、多能互補、節能優先”的原則,著力探索農村能源轉型發展新模式,推動農村能源轉型發展過程中“成本-收益”有效平衡。著力創新農村能源開發模式,大力建設分散式風力發電、分布式光伏、風光互補型分布式發電系統,創新發展“光伏+種植”“光伏+養殖”“光伏+村舍”,采取“公司+村鎮+農戶”的模式推動農村分布式能源開發利用,實現農村綠色能源“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
(四)構建服務體系提升能源綠色轉型的效率
針對河南農村能源轉型服務體系不完善的問題,探索市場化運營與政府政策支持相結合的新機制、新模式,提升能源綠色轉型的效率。加快培育農村能源服務組織,鼓勵和引導農戶、村集體自建或與市場主體合作,參與農村能源基礎設施和服務網點建設,提高農村能源公共服務水平。強化農村能源金融要素支撐,鼓勵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融資經營模式,引導社會力量進入農村能源站、綜合能源服務機構等可商業化運營的領域,形成資金合力。加強農村能源人才隊伍建設,充實農村能源服務的技術力量,壯大農村能源人才隊伍。
作者:李斌 單位:河南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