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以賽促教下專業競賽中思政元素的融合,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專業競賽作為高等教育中踐行知識的重要方式,在學生知識學習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專業競賽也是新時代背景之下課程思政的“主戰場”,將思政教育與專業競賽有機融合,是新時代對于高等人才教育的必然要求。分析思政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利用文本挖掘對POCIB專業競賽中的思政元素進行了挖掘與分析,進而探究在“以賽促教”背景之下思政教育的實踐路徑,為高校全方位開展課程思政教育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課程思政;以賽促教;專業競賽;實施路徑
一、專業競賽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2021年,黨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各級黨委、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學校黨組織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緊緊抓在手上。思政教育是教育的根本性任務,是新時代背景下做好社會主義人才教育的基本要求,具有鮮明的政治特點。高校思政教育不僅是理論知識的教學,更要培養出學生高尚、有擔當的人格。在實際教學中,不同學校采取的思政教育方法也不盡相同,對于高校而言,通常使用班會、座談會等形式化的途徑對學生進行單方面灌輸思想,獲取的學生思想動態的真實性和代表性不是很高。只有準確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才能在思政教育方面準備充足,才能更加有效地對學生的思想進行教育和引導。由于多數專業競賽都會從多角度對學生進行測評,在競賽中所展現出來的想法會較為真實[1],將專業競賽納入到高校思政工作之中,使其能夠將思政教育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以賽促教”是指高校教師不僅將教育的重點放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還要組織學生參加各種競賽項目,根據學生在競賽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尋找課堂理論教學的不足點和實務操作能力的欠缺點,對教學能力和教學質量進行檢驗,針對所出現的問題加以改進,不斷完善理論教學知識體系和教學計劃,促進教學改革和實踐。高校專業競賽可以通過學生在老師指導下,使自己的專業技能從“了解”到“掌握”,來達到以賽促教的效果。專業競賽的宗旨基本上都強調實用性,一方面提高了高校教育教學質量,擴大學校的知名度;另一方面能提高學生的專業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同時,獲得獎項的學生容易被用人單位錄用,有效提高了學生參與大賽的積極性和學校的就業率。而將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專業競賽是提高學校思政教育質量所做的一種創新手段和方式,在專業競賽中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可以更加有力地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發現真理的精神,讓學生進行自主研究,相互之間抒發自己的想法與見解,從而達到更好的思政教育效果。
二、研究現狀
目前,學者們從不同角度對課程思政開展研究,豐富了該領域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成果。在理論發展方面,伍醒等人認為“課程思政”突出了課程建構精神的育人內涵,形成以“立德”和“求知”相統一的課程發展觀,對“立德樹人”這個理念做具體闡釋[2]。王振雷發現課程思政能夠解決好各類課程和思政課相互配合問題,注重價值導向、目標協同、動力支持等多個方面齊頭并進,能夠凸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課程體系的價值引領性、價值教育的一般性與價值教育核心課程與其他不同學科課程的特殊性[3]。鄢顯俊等人認為應該將“課程思政”育人成效分為4個層次,并且“課程思政”的“思政元素”是把大學生培養成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課程思政”的育人目標,是檢驗一項教育活動是否達成其目標的科學方法[4]。此外,在推進思政建設方面,羅仲尤等人指出課程思政是構建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格局的必然要求,有效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深化對課程思政的認識與實踐,健全課程思政的推進機制,夯實立德樹人的制度保障,破解在推進課程思政中存在的障礙,全面發掘課程思政的育人功能[5]。何玉海提出從確保全員廣泛參與的思想政治教育實施體系入手,倡導講授、對話、交往、服務“四位一體”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立科學的思想政治教育質量評價體系[6]。劉燕莉等人從目前傳統模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角度進行分析,提出了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的框架下思政教育的新模式——“思政融通”思路;通過創新授課的內容、形式、團隊和管理機制,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學融合,有效融通[7]。朱飛通過進行系統設計、優化教學方法培養人才,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來衡量課程思政的效果,在教學評價上讓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現實性和穿透力,寓價值于知識傳授之中,實現立體化滲透、浸潤式演[8]。學者們大都探討利用新媒體等技術,尋找使課程思政通向現代化的教學模式,豐富理論課程思政教學內容,以樹立學生良好的價值觀為導向,進而探索新時代的人才培養方法。但鮮有學者從實踐課程范疇探索思政元素的融入和思政教育的開展,因此,本文以POCIB(國際貿易從業技能綜合實訓)競賽為例從學生專業競賽的角度進行思政元素在實踐教學中融入的探討,從而實現全方位思政育人。
三、POCIB競賽中思政元素的識別與分析
(一)基于文本挖掘技術的思政元素識別
利用python編程對POCIB競賽的心得分析進行了抓取,抓取到有效的心得分析文本480篇,使用rost軟件對其進行分詞處理并進行詞頻統計,得到了在POCIB競賽之中思政元素的體現狀況,在所有的詞語之中,“團隊”一詞出現了942次,“團體”一詞出現了188次,“團結”一詞出現了68次,這說明在POCIB競賽中,團隊精神得到了深刻體現。專業競賽是團體的行為,在專業競賽之中,每個成員都擰在一起,大家有著共同的目標,為了這個目標而不懈地奮斗,矢志不渝,是對新時代背景之下立德樹人教育成果的重要體現,是以賽促教模式之下思政元素融入的重要體現,以賽促教并不是僅僅促進知識的學習,更要促進思政的教育,更要促進學生本身的成長。“百折不撓”“義無反顧”“主動”等成語共出現了80次,這說明專業競賽深深地激發了成員們不怕挫折,不懼苦難,勇于奮斗,敢于直面困難的勇氣與意志;我們正處于新時代的背景之下,兩個100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之際,在專業競賽之中青年人勇于奮斗,不懼危難的精神,是對黨的領導之下全體人民英勇奮斗,完成新中國新的歷史使命的生動寫照。以賽促教,當成員們一起面對艱巨的困難之時,不懼困難,互相幫助,極大地培養了成員們的進取精神,極大地增加了成員們面對艱難險阻的勇氣,這是思政元素在以賽促教之中的重要體現。在POCIB競賽之中,同學們的團結精神以及面對困難英勇奮斗頑強拼搏的精神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參賽隊員們結成一個個隊伍,為了一個目標而擰成一股繩,不拋棄不放棄,不達目標誓不罷休,這種精神是“以賽促教”背景之下思政教育的重要成果。參加POCIB競賽,是對于參賽隊員們的團隊精神和奮斗精神的一次重要考驗,也是他們人生中思政教育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二)POCIB競賽中思政元素的分析
因為思政元素所具有的特點,深度挖掘思政元素不能只在用詞之上下功夫,更要去探尋在評價文本含義之中所蘊含的思政元素。為了更加全面地對于專業競賽之中的思政元素進行挖掘,以POCIB競賽為例,對參加團隊的評價文本進行了綜合分析,得出了與POCIB競賽相關且相對典型的思政元素,如表1所示:通過圖表的方式在團結、實踐、積極、實干、感恩、基本素養、反思、自律等八個維度對于POCIB競賽之中的思政元素進行了展示與分析之后,可以看出,高校專業競賽作為“以賽促教”的主戰場,在思政教育之上大有可為,競賽與思政教育相互交叉滲透,相互融合補充,既可以為專業競賽增加色彩,也可以大幅度地擴張思政教育的滲透面,在多種教學情境之中增加思政教育的滲透性。
四、專業競賽中課程思政教育實施路徑分析
(一)強化專業競賽的思政色彩
以賽促教作為促進學生知識技能學習的重要手段,在大學生的培養之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大學的學習環境相對寬松自由,這也就導致了很多的學生在進入了大學的校園之后,無法適應大學的學習生活,找不到有效的知識學習方法,從而導致大多數的知識學習都存留于表面,通過死記硬背把知識背下來,僅僅用于應付考試,沒有實際的知識應用,知識的學習效果相對較差。在專業競賽中溫習舊知識,學習新知識,通過專業競賽將書本上學到知識應用,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從而強化知識的學習,是以賽促教的核心。在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之中,我們也充分認識到,以賽促教不應該只注重于學生的知識教育,也應該注重學生的思政教育。目前,在面向大學生的專業競賽之中對于思政元素的融入做得還不是很全面,思政教育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為此,專業競賽的主辦方要深刻重視專業競賽的思政色彩,深刻意識到在競賽之中思政元素融入的重要性,對專業競賽進行全面的、深層次的改革,在新時代人才培養教育綱領的指導之下,全面地深刻地做好專業競賽的思政教育工作,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思政能力[9]。所以,我們要將思政教育貫穿專業競賽的始終:通過引導學生們團隊合作、布置具有思政色彩的競賽場地、加強競賽的思政氛圍等方式,在“潤物細無聲之中”把思政元素融入專業競賽的流程。專業競賽的主辦方要加強對于思政元素的學習,積極地關注國內的思政熱點,把握國內外實時熱點走向,通過設置具有思政色彩的競賽題目,出版具有思政色彩的競賽指導刊物等方式,增加專業競賽的思政色彩,激發學生們對于思政元素的關注與討論。在既不影響競賽本身公平與公正的同時,使學生們全面地、深刻地參與到思政教育之中,在競賽之中錘煉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構建出深刻的“立德樹人”體系。
(二)參賽學生潛移默化中提升思政能力
如何在專業競賽之中有效學習思政元素,將專業競賽與思政學習有機結合,是值得所有競賽參與人員都思考的問題。專業競賽在教育之中具有其獨特的特點:在專業競賽之中,學生們組成一個團體,為了共同的目標一起奮斗,榮辱與共,同甘共苦,是思政元素的重要體現。競賽中的團隊合作以及奉獻,是學生們在開展實踐活動之中的深刻認知,更容易內化為學生本身的品格,樹立起愛國、創新、奉獻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精神,使思政學習有更好的效果。因此,在專業競賽之中深刻挖掘思政元素,學習思政元素,是具有一定的優勢的,參加專業競賽的學生們應該注意到,并且有意識地去進行思政學習。學習專業競賽之中的思政元素,增加自身的思政能力,學生們必須擺正自己的心態,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學生參與競賽,不僅僅要去追求贏得比賽的榮譽,更要在比賽的參與過程有效提升自身的思政能力。現在的高校競賽之中,存在著部分學生在比賽中過分追名逐利的現象,思政學習的效果不佳。究其本質的原因,是學生們本身的學習態度不正確,心態沒有擺正。學生群體要意識到,參與專業競賽是一次難得的鍛煉機會,是對自身各項專業能力以及思政能力的一次升華,不可浪費。
(三)指導教師重視專業競賽中思政教育
教師作為知識的親身傳授者和價值觀教育的第一參與者,在學生的價值觀教育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10],思政教育過程對教師的理念認知、責任意識和綜合能力都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教師自身的品格會深刻影響到學生的價值觀養成,指導教師不能只作為競賽之中專業知識的指導者,更應作為競賽之中思政教育的第一踐行者。因此,指導教師要在專業競賽之中對于學生進行有效的思政教育,應注重挖掘相關專業之內的思政元素,如學者的職業道德、愛國精神、積極進取精神以及其身上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在指導學生專業知識的同時促進學生“立德樹人”。傳遞諸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創新是一切優秀思維的源頭”“失敗是成功之母”等實踐與創新精神;傳遞袁隆平、屠呦等優秀科學家們心懷家國,為了新中國的革命事業而獻身于科學,不怕苦,不怕累,永遠奮斗在科研一線的英勇奉獻精神;傳遞優秀的共產黨人為了人民謀幸福謀富強,積極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英勇革命精神等等。指導教師要充分理解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與必要性,要充分理解思政元素在大學教育中充當的重要角色,只有指導教師自身充分理解,才能給學生給予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的指導,才能正確地立德樹人。因此,我們也要改革指導教師的評價機制,注重對指導教師的思政教育的考核,建立成體系的指導教師考核機制,確保思政教育實踐的正確性。
作者:孟慶濤 陳建鑫 程雅馨 單位:齊魯工業大學 山東省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