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護理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研究進展思考,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近年來,尤其是新冠肺炎期間,不斷有高校護理教師將線上與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到護理教學中來,試圖對傳統教學和在線教學進行融合和發展,以期提高教學效果,促進護理學科更好發展。對混合式教學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現狀進行分析,分析其在護理教學中的作用,以期為護理專業更好地開展混合式教學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護理;教學模式
2016年為落實國家教育信息化工作,高校護理教師在護理教學中充分開發和利用高等教育優質教學資源,通過在線開放課程更好地進行混合式教學。我國在2017年開設了國家精品在線課程,其中就要求通過混合式教育和在線教育共同發力[1]。作為高校護理教師,尤其是在后疫情時代開展線上線下結合的混合式教學已成為常態的背景下[2],更應延續非常時期積累的在線教學經驗,勇于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更新教育理念,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重構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做好課程改革,以促進護理學科更好發展。
1混合式教學的背景
1.1混合式教學的定義
混合式教學當前的定義并沒有統一,各學者看法不一。MargaretDriscoll指出混合式教學就是實現網絡技術,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實現教育目標,讓學習和教學之間形成更好的協調關系[3]。MihcaelOrye認為從學習者、教師、教學設計者以及管理者層面進行挖掘,并對已知學習方法相匹配的工具技術進行篩選,幫助其更好地達到相應的教學目標[4]。國內學者何克抗提出混合式教學就是要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新的教學模式結合在一起,展現出數字化教學的優勢和特點[5]。
1.2混合式教學的發展史
1.2.1國外的發展
2000年Cooney在國外就已經開始混合式教學,至2006年混合教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義層面,混合式教學的效果并沒充分展現出來,混合式教學沒有被社會各界所認可[6]。至2013年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究主要集中于教學效果及教學認知的研究和體現,混合式教學參與者肯定了混合式教學的線上學習的便利性和有效性[7]。近年來混合式教學有了全新的研究成果,將不同的智能設備與在線平臺課堂教學進行緊密結合,重視學習平臺的建設,通過教學互動評價等各種方式得到更好的混合式教學的成果[8]。
1.2.2國內的發展
我國混合式教學的發展相對較晚,但是發展速度極快。馮曉英等[9]研究顯示,我國混合式教學發展應該分為兩個層次,包括教學應用技術整合和互聯網技術應用階段的研究。前期更多地集中于混合式教學技術整合的研究,而隨著“互聯網+”階段的研究不斷深入,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設計,強調的是混合式教學的具體環境。我國混合式教學的研究已經從概念引入上逐步過渡到具體的教學領域。
1.3混合式教學的教學模式
2002年BadurlKhan提出了八邊形混合式學習模型[10],Bar-mum和Parrmann[11]提出了Barmum和Parrmann模型[11],2017年Troha[12]提出兩個步驟組成的混合式教學模型。目前我國混合式教學模型開展主要是以慕課課程為主體,以課堂作為基礎,依托教學平臺,利用教學資源進行強化指導[13]。
1.4混合式教學的組成要素
混合式教學法的組成要素包括教學目標、教學計劃、教學任務、教學評估、教學資源、教學媒介及教學發展方向等。混合式教學的開展首先需要明確的教學目標,根據教學目標制訂相應的計劃[14]。在混合式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負責開發混合課程,制作教學內容,從而引導課堂教學走向更深入的層次[15],這就需教師進行教學評估并對混合式教學有深入的了解和定義,同時具備引導教學當中開發課程及網絡資源的設計能力和研發能力[16]。當然混合式教學需通過有效成熟且穩定的資源支持才能夠推進混合式教學向縱深發展[17],教學資源包括在線學習資源、網絡資源。教學資源傳遞離不開教學媒介,當前線上教學媒介的便利性和可用性是混合式教學研究的核心要素[18],線上教學媒介以教學平臺作為基礎,同時也有教學軟件和傳播媒介參與其中。
1.5混合式教學的教學評價
混合式教學因為其混合的特性需要全面而多樣化的教學評估工具和方法,才能夠形成更加可靠合理的評價模式。Aviva等[19]依據以設計作為基礎的設計研究原則,構建了兩種評估方式,包括質的評估方法和量的評估方法,從科技、教師、學生、平臺方面進行教學評價。SarkaHubackova認為混合式教學通常采用的是發放調查問卷的形式來進行評價[20]。殷海燕等[21]采用期末理論和技能考試結合調查問卷的形式來全面評估混合式教學在基礎護理學教學當中產生的作用和價值。周欣然等[22]還通過記錄學習者利用網絡教學支撐平臺及網絡痕跡的方式來分析學生對平臺的使用,從而進行教學評價。
2基于混合式教學的護理教學
2.1混合式教學在護理學科中的應用研究
近年來,混合式教學已廣泛應用于護理基礎教學工作中,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高校護理教師基于慕課及翻轉課堂的背景,在護理教學中對混合式教學進行深入探索和研究。慕課通過線上線下以及課堂討論的多種形式進行教學,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團結協作的方式讓學生自主地參與到課堂當中,從而真正地挖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全面提升學習效果和學習效率[23]。翻轉課堂的應用更多的是通過平臺進行學習,學生進行自主預習,使課堂學習更加順暢和深化,實現知識的內部轉化,最后教師進行答疑解惑,讓知識真正地融入學生的腦海當中[24]。
2.2護理混合教學模式
混合式教學在不同學科中的應用具有不同的特點。護理混合式教學結合本學科的專業知識和特點可分為三類:線下主導型混合式教學、線上主導型混合式教學、完全融合型混合式教學。李鵬等[25]運用線下主導型混合式教學進行護理基礎教學,以面對面教學、討論、交流為主,以視頻及移動學習為輔。賈守梅等[26]在精神護理教學中利用網絡平臺組織學生學習并利用網絡題庫對學生進行教學效果檢驗,加以現場解答及交流,屬于線上主導型混合式教學。
2.3認知研究
教學活動需要多方參與,教師、學生、教學媒體,三者缺一不可,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參與感將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趙夢媛[27]的研究指出護理專科生對于混合式教學的認知水平相對較低,護理高校教師對慕課的認知水平較高,有利于混合式教學的開展。董銀鳳等[28]研究指出本科生對于混合式教學的需求十分迫切,并認為利用混合式教學會更有成效。周紅蔚等[29]的研究表明臨床帶教教師對慕課的在線護理教學持肯定態度,認為混合式教學可以讓學生和教學者之間形成很好的溝通和交流。無論是從教育者還是受教育者的層面來看,混合教育模式最有利于教學成效的提升。
3混合式教學在護理教學中的作用
混合式教學在發展過程當中會遇到許多的問題,比如在翻轉課堂、慕課等概念上會出現混淆[28]。護理教學改革過程當中需要對翻轉課堂、慕課進行研究,進行不同層次的混合式教學。從混合式教學的定義可以看出,單純的線上或線下教學并不是混合式教學的模式和主體,混合式教學強調的是線上和線下教學的結合,充分發揮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的優勢[30]。慕課的特點在于線上教學,翻轉課堂的特點在于學生對于知識的把握和理解,都是一種邏輯順序的教學模式[31]。對于混合式教學而言,教師需在線上及線下進行指導,加強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明確護理教育綜合實踐的具體概念和定義,讓師生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并發展混合式教學模式。
3.1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護理作為一種實驗性課程,護理操作是護理教學中的核心部分,不但可以加強學生對護理知識的全面理解,同時還能提升學生的實踐技能水平[32]。護理操作實踐難度較大、要求較高,很難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33]。在混合式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將護理教學操作視頻發送至平臺并通知學生提前預習相關的內容和知識學習[34],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隨時可以和教師進行在線交流和解答。通過虛擬機操作系統,學生可以了解操作的具體規范和流程,降低課堂教學的失誤率,全面提升護理的教學效果和質量。在護理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會把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進行學習和討論。學生將實習報告和操作報告通過平臺進行在線資料上傳,教師通過平臺直接查閱學生的實習報告和操作報告,并糾正學生的錯誤,從而提升護理學院學生的技能和水平,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保障和支撐。
3.2資源建設與融合
混合式教學的核心在于資源的利用和融合。當前混合式教學更多的是慕課,慕課課程中護理學科的課程數量相對有限,教師及學生將視頻上傳到平臺,制作視頻的質量參差不齊。課程資源的融合主要是線上和線下的融合。當前護理混合式教學研究當中并未說明線上學習和線下學習之間的區別,僅僅通過案例和提問的方式來進行回顧,沒有呈現出知識的結構性和系統性,所以護理教學模式需要進一步公開,打造權威和針對性強的教學平臺讓更多的學生加入進來。線上課程的納入及制作的視頻應更加規范,保證教學資源的全面性、合理性、針對性及科學性。線下的碎片化知識需要與線上學習進行聯合,讓學習的效果得到充分保證,使混合式教學的應用進一步擴大。
3.3營造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
混合式教學為師生建立了一個溝通的平臺和渠道,學生可以隨時向教師提問和留言,有利于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此外,傳統教學下學生對于混合式教學模式會不適應,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當中需有較強的自我思維能力,同時進行批判式的學習讓自己吸收更多的知識,這是一種民主的教學模式。
4結語
教育體系的改革正在不斷推進,對于護理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充分適應教育體系的改革,各個學校應深化信息教育模式的改革,充分融合教學資源和教學方法,不斷進行教學創新,給學生更多的學習方法和平臺。在護理混合式教學當中,教師通過整合各類資源優化教學內容,通過評估教學效果精準地把握學生的學習動態,利用教學方法的創新全面提升教學質量和水平,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提升,同時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混合式教學當中,從而全面提升護理教學效果和水平。
作者:胡園 馬桂芬 劉莉莉 張勝華 單位: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兒科護理單元 出生缺陷與相關婦兒疾病教育部重點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