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縣教育工作意見,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2014年,全縣教育系統關工委要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縣關于加強關工委建設文件精神,堅持 “圍繞中心、配合補充,立足基層、注重實效”的工作方針,持續推進基層關工委工作常態化,努力加強關工委自身建設和工作創新,以立德樹人為主線,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全面關心青少年健康成長。2014年全縣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為核心,開展各種宣傳教育活動。
認真組織學習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以主題教育等各種活動形式,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在青少年中廣泛宣傳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繼續開展《中國夢》主題教育活動,力爭在謀深化、求融合上有突破。在主題教育活動中要把對青少年進行理想信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作為重要內容,要豐富教育活動的形式,積極組織主題讀書活動、主題征文活動,會同縣文明辦、縣關工委,在全縣中小學生中開展“中國夢·我的夢,爭做美德少年活動”,全面提升新一代人的文明素質和精神境界。積極參與文明平安校園創建活動。聯合縣司法局、教育局德育辦,組成心理健康咨詢、法制教育報告團,運用典型案例,開展“普法宣傳” 和心理健康教育,為打造平安文明校園作出積極貢獻。積極參與青年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活動。動員和組織老教干、老教師對青年教師“傳幫帶”,從思想、政治、業務上言傳身教,幫助青年教師早日成為師德高尚,教學技藝精湛的人類靈魂工程師。局關工委講師團協同局德育辦、工會繼續深入基層學校進行師德報告。
二、持續推進學校關工委常態化建設,夯實關工委基礎能力。
關工委工作常態化建設是省教育廳提出的工作要求,也是省廳對各市、縣(市、區)教育關工委和基層學校關工委考核的重要標準。基層學校常態化創建工作面廣量大,任務艱巨,各校要擺上重要的議事日程,納入黨政工作運行軌道,領導班子配備到位,制定創建規劃,從今年開始,我縣將力爭用3年時間,完成基層學校關工委常態化合格單位創建工作。教育局將對照要求,一個單位一個單位地通過,成熟一個,認定一個,不趕時間,不追求進度,抓好一批典型,穩步推進,要把常態化(五有五好)創建工作納入到學校的綜合考核之中,提高各學校黨政領導對創建工作的重視。
三、努力辦好家長學校,提高家庭教育工作水平。
家長學校是學校教育聯系家庭教育的重要載體,是學校關工委重要的工作平臺。要繼續認真貫徹落實省教育廳、省教育系統關工委《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教育系統家長學校工作的意見》及《省教育系統家長學校考核標準》,著力打造家長學校品牌,創新家長學校的辦學特色。要繼續按照教育部門主管、關工委主抓、學校主辦的要求,落實好學校內部管理體制。要進一步提高家長學校的教學質量,加強骨干教師的培訓和培養工作,加強教科研工作,辦好網絡家長學校,增強家長學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按照省市關工委的要求,從2014年開始,把家長學校達標作為中小學關工委工作常態化合格的必要條件。
為推動家長學校工作的深入開展,今年下半年召開家長學校經驗交流會,同時,做好省、市示范家長學校、優秀家長學校的推薦工作。
四、依托校外輔導站,拓展對青少年的校外教育。
校外輔導站是對青少年進行校外教育的重要場所,是學校教育的重要補充。有條件的學校都要舉辦校外輔導站,各鎮中心校要切實抓好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各學校要有組織地引導青少年學生到校外輔導站參加各種教育活動,主動和所在村、社區的校外輔導站建立聯系,互通信息,互派教師,組織動員老教師擔任輔導員,攜手搭建共育平臺。已舉辦校外輔導站的學校要努力提高辦站水平,創新活動內容和方式,增強實效性和影響力。
五、進一步做好特殊群體中青少年的關愛工作。
發動廣大教育系統的老同志,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持,積極開展扶困助學工作,進一步健全青少年特殊群體關愛體系,擴大關愛救助面,促進青少年特殊群體健康成長。
要繼續以“家長制”、校外輔導站等為載體抓好“留守兒童”關愛工作;以心理輔導站、“談心屋”等為載體做好青少年心理咨詢工作;以社會捐助,爭取慈善機構幫助等形式募集扶困資金,做好貧困學生的幫扶工作;以結對子、“四幫一”等為載體做好“問題學生”、失足青少年幫教轉化工作;以組織學校、企業與特殊教育學校盲聾啞等殘疾學生以特殊關愛。
六、加強關工委自身建設,不斷提升工作水平。
按照“學習型、服務型、調研型、創新型”關工委的要求,以深入推進學校關工委工作常態化建設為抓手,切實加強自身建設。
要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服務大局,配合黨政做好相關工作。改進工作作風,為基層學校關工委和發揮老同志主體作用服務。做好宣傳報道工作,及時報送信息,積極向各級關工委報刊投稿,力爭在國家和省、市關工委報刊上發表有新突破。
全縣教育系統關工委一定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嶄新的精神狀態,進一步發揚老同志“情系后代、面向未來、甘為人梯、無私奉獻”的關工精神,積極投入到2014年工作中去,繼續為我縣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全面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