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opical Geography
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 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shù)據(jù)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 統(tǒng)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yōu)秀期刊)、 知網(wǎng)收錄(中)、 維普收錄(中)、 萬方收錄(中)、 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shù)據(jù)庫(日)、 國家圖書館館藏、 上海圖書館館藏、
綜述、城市地理、經(jīng)濟地理、自然地理、行為地理、教育地理、旅游地理、其他
1、廣東省封開縣NDVI變化對氣候因子的響應王衛(wèi) 陳健飛
2、石筍有機碳作為氣候指標的初步研究張會領 蒲曉強 覃嘉銘
3、北部灣沿海基本風壓和陣風風壓分析蘇志 張瑞波 周紹毅 黃穎
4、夏季南海北部水體中顆粒有機碳的分布特征嚴宏強 余克服 譚燁輝
5、雙殼類殼體碳同位素的負漂移現(xiàn)象:生命效應存在的證據(jù)閆慧 侯剛
6、2008年6月廣西鋒前暖區(qū)暴雨過程分析趙金彪 羅建英 高安寧 曾小團
7、晚更新世末期—全新世早期的氣候突變和中國農(nóng)業(yè)的起源侯光良 肖景義
8、雷州半島海岸侵蝕及其原因研究李團結 劉春杉 李濤 陳亮 劉激 周英 盧映玲
9、廣東湛江湖光巖瑪珥湖全新世磁化率變化特征及其環(huán)境意義吳旭東 沈吉 汪勇
10、中國旱澇格局演變(1961―2050年)及其對水資源的影響翟建青 曾小凡 姜彤
11、南海中沙群島以北至陸坡表層沉積物碳酸鈣含量的分布張江勇 彭學超 張玉蘭 王英民
12、香港西貢壕涌新石器以來的環(huán)境演變及人類活動楊士雄 鄭卓 譚惠忠 張鎮(zhèn)洪 王宏 李杰
13、珠江口濱海濕地沉積物重金屬污染現(xiàn)狀及潛在生態(tài)危害馬玉 李團結 王迪 彭艷超 蔡鈺燦 王愛軍
14、海南島土壤有機碳空間分布特征及儲量張固成 傅楊榮 何玉生 楊奕 郭躍品 張家友 馬榮林 李隨云
15、潿洲島海洋站1960―2010年DHW變化趨勢分析鄭兆勇 湯超蓮 陳天然 莫少華 周雄 時小軍 陳特固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guī)范,方便閱讀,字數(shù)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lián)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fā)現(xiàn)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熱帶地理雜志社和熱帶地理編輯部官方網(wǎng)站
地 址:廣州市越秀區(qū)先烈中路100號大院之一廣東省科學院廣州地理研究所
郵政編碼:510070
上一本中國科學基金
下一本系統(tǒng)管理學報
主辦單位:武漢市測繪研究院
主辦單位: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應急管理部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中國地震局第一監(jiān)測中心;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中國地震局第二監(jiān)測中心
主辦單位:武漢大學
主辦單位:四川省測繪地理信息學會;四川省測繪地理信息局
主辦單位:江蘇省測繪學會;江蘇省測繪科技信息站;江蘇省測繪行業(yè)協(xié)會
主辦單位:廣東省科學院廣州地理研究所
主辦單位: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chuàng)新研究院
主辦單位: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tài)與地理研究所;中國土壤學會
主辦單位: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國地理學會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lián)系出版商,地址:廣州市越秀區(qū)先烈中路100號大院之一廣東省科學院廣州地理研究所,郵編:51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