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態學報》于1955年創刊,是我國生態學領域創刊最早的學術期刊。由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和中國植物學會主辦,中國科學院主管。《植物生態學報》立足國內,面向國際。力圖反映植物生態學學科熱點和生長點,充分發揮《植物生態學報》在國內生態學領域的科學性、權威性和導向性,并保持其國際影響力。
《植物生態學報》曾被評為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全國優秀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百期刊和國家期刊獎百種杰出期刊;已被收錄進 BIOSIS 、CA 、AJ 、Ecological Abstracts 、Advances in Ecology 、AGRIS International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據庫和中國學術期刊文摘等國內外幾十種重要檢索系統和數據庫。影響因子近三年來一直位居中國生物類期刊的前三位。
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 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 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 知網收錄(中)、 維普收錄(中)、 萬方收錄(中)、 CA 化學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 國家圖書館館藏、 上海圖書館館藏、
綜述、研究論文、資料論文
1、克隆植物對種間競爭的適應策略葛俊;邢福;
2、滇牡丹自然種群數量動態李奎;鄭寶強;王雁;卜文圣;
3、山西文峪河上游河岸林群落穩定性評價高潤梅;石曉東;郭躍東;
4、中國云杉林的地理分布與氣候因子間的關系李賀;張維康;王國宏;
5、冬小麥葉片氣孔導度模型水分響應函數的參數化袁國富;莊偉;羅毅;
6、極端干旱區多枝檉柳葉片氣孔導度的環境響應模擬魚騰飛;馮起;司建華;
7、芒和五節芒在中國的潛在分布周婧;李巧云;肖亮;蔣建雄;易自力;
8、不同土地利用類型對丹江口庫區土壤氮礦化的影響李銘;朱利川;張全發;程曉莉;
9、北溫帶水青岡屬的間斷分布及其泛生物地理學解釋王麗娜;姜小龍;雷耘;張明理;
10、云南引種印楝實生種群的表型變異彭興民;吳疆?;鄭益興;張燕平;李根前;
11、能源植物雜交狼尾草對NaCl脅迫的響應及其耐鹽閾值王殿;袁芳;王寶山;陳敏;
12、華北平原農田土壤蒸發δ18O的日變化特征及其影響因素楊斌;謝甫綈;溫學發;孫曉敏;王建林;
13、浙江西天目山主要森林類型的苔蘚多樣性比較汪岱華;王幼芳;左勤;李敏;吳文英;黃建花;趙明水;
14、鉛脅迫對歐美雜交楊幼苗碳、氮和磷積累與分配的影響康麗娜;吳福忠;楊萬勤;譚波;夏磊;
15、若爾蓋高原退化沼澤群落植物多樣性及種間相關性沿排水梯度的變化韓大勇;楊永興;楊楊;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植物生態學報雜志社和植物生態學報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北京香山南辛村20號
郵政編碼:100093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香山南辛村20號,郵編:10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