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 Wutai Researches
《五臺山研究》(季刊)創刊于1985年,本刊是五臺山研究會五臺山風景名勝區政府聯合主辦的一份多學科的綜合性的學術刊物。本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以來黨的民族宗教等一系列方針政策,以服務社會,服務大眾,實事求是,開拓創新為宗旨,全面反映五臺山乃至山西的文化資源、學術研究成果、中外文化交流,努力創立“五臺山學”,積極推動山西建成文化強省,將別具特色的五臺山文化和博大精深的三晉文化獻與廣大讀者。
佛學研究、五臺佛學、文殊研究、名勝博覽、文物精華、禪林清韻、名人高僧、僧風名俗
1、當代語境中的“花(華)”辨楊航;
2、毗沙門天王的多級神性楊陽;
3、關于構建五臺山學的思考崔玉卿;
4、玄奘對般若學的吸收與傳播楊劍霄;
5、我與五臺山佛教音樂韓軍;
6、遼代僧官的俗職研究姚遠;
7、不二法門是文殊法門的核心印順;
8、紫柏大師的文殊道場情懷海波;
9、寒山詩藝術成就初探吳運興;余玉;
10、關于《心經》的蠡測之見郭繼民;
11、薦福寺明代《圣旨》碑考略王樂慶;
12、民國政要戴季陶與蒙藏佛教王玲;
13、五臺山戴上全國文明風景區桂冠高峰毅;白永興;
14、第七屆全國因明學術研討會綜述張曉翔;
15、五臺山石佛寺出土的古代經卷簡析李宏如;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五臺山研究雜志社和五臺山研究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山西省太原市并州南路116號
郵政編碼:30032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并州南路116號,郵編:3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