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史》(季刊)創刊于1982年,是由中國哲學史學會主辦、《中國哲學史》編輯部編輯的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理論性、專業性學術刊物。本刊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指導下,貫徹“雙百”方針,提倡理論聯系實際,學術結合時代,深入研究與探討中國哲學與傳統文化,為弘揚和傳播中華民族的優秀哲學和文化,為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為社會主義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是國內外中國哲學史的學者、教學與科研工作者學術思想交流的園地。她刊登國內外中國哲學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其他有關中國哲學與傳統文化方面有價值的學術論文。
經學研究、書訊、思想史研究、佛學研究、朱子學研究、近代思想史研究
1、朱子門人群體特征概述鄧慶平;
2、歐陽德的獨知說許多;
3、方以智“實學”觀探微周鋒利;
4、《說卦傳》與漢易卦氣圖梁韋弦;
5、明皇改經與《孝經》學的轉折陳壁生;
6、兼愛、博愛、一氣與一理向世陵;
7、簡析山鹿素行對朱子心性論的批判張捷;
8、朱子哲學中“心之德”的思想張凱作;
9、方以智《藥地炮莊》版本考邢益海;
10、智、圣之辨與早期儒家的認知觀王暉;
11、《春秋繁露〈求雨〉、〈止雨〉》作者考江新;
12、編輯漢文印度哲學史資料計劃湯用彤;趙建永;
13、翻譯英文印度哲學史資料的計劃湯用彤;趙建永;
14、德行內外——以簡帛《五行》篇為中心孟慶楠;
15、從《仁樹樓別錄》看方以智的晚年思想張永義;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中國哲學史雜志社和中國哲學史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北京建國門內大街5號
郵政編碼:100732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建國門內大街5號,郵編: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