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雙月刊)創刊于1987年,是由黃埔軍校同學會主辦的時政綜合類期刊。20多年來,雜志認真實踐黃埔軍校同學會首任會長元帥提出的“為黃埔同學立言,為祖國統一盡力”的辦刊宗旨,充分發揮作為同學會對外宣傳的窗口和喉舌以及聯系海內外黃埔同學及親友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深入宣傳黨的對臺方針政策,充分報道黃埔軍校在中國現代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大力宣傳黃埔師生在東征、北伐和抗戰中的感人事跡,及時反映兩岸和海外黃埔同學及親友在經貿、文化等方面的交往交流情況,在引導黃埔同學發揚黃埔精神,開展反“獨”促統工作、積極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兩岸時評、政策導航、人物春秋、口述黃埔、我記憶中的黃埔前輩、黃埔將星、黃埔檔案、黃埔日歷、黃埔老照片、黃埔連載、文明史話、錦繡中華
做兩岸經濟合作的主力軍
共同記憶之黃埔軍校
金秋傳遞正能量兩岸續寫新篇章李立
2013年10月-11月海峽兩岸大事記
天下黃埔是一家,兩岸同胞一家人林上元
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
程潛與黃埔軍校陳予歡
河?抗日五百烈士葉榮開
蔡省三與《參考消息》吳瓊
陳興國:心系中華的博士將軍姚同發
百歲黃埔老人李潭桂
我的父親程子華林爽爽
眼中的黃埔軍校史蘭
世紀黃埔——軍事科學院研究員、黃埔軍校校史研究專家陳宇訪談錄(續六)
我珍藏的《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附設黃埔中學聘書》
常德會戰前中國戰場敵我態勢朱清如
永不消逝的戰友情上官瑛
“虎賁”老兵憶常德會戰聶鵬
黃埔老兵吳淞憶常德會戰吳淞姜美容
親歷常德會戰方知
民進黨兩岸政策未見進步“最后一哩路”將走向何方李立
2013年8-9月海峽兩岸大事記
《黃埔》雜志通訊員培訓班在福州舉辦
常德會戰的戰略地位與作用朱清如
常德會戰中國軍隊軍、師級指揮官中的黃埔師生
常德會戰全過程葉榮開
打響常德保衛戰第一槍的柴意新團彭其芳
我的老長官——“虎賁”將軍余程萬和常德會戰曠文清
彭士量將軍在常德會戰壯烈殉國紀實靳護榮
常德會戰中的英雄營長楊維鈞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黃埔雜志社和黃埔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中路趙公口小區20號
郵政編碼:100075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中路趙公口小區20號,郵編:10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