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審判》創刊于2006年,是由最高人民法院主管、人民法院出版社主辦的大型法制類新聞月刊。精選國內外具有重大影響的案例,以紀實手法,全方位、多角度、遞進式跟蹤報道;遴選案件的庭審實錄,展現法庭的精彩雄辯;組織采訪報道焦點事件,聘請法學專家、資深法官進行深入剖析,透視法制新聞背景;開展對司法界精英人物直面訪談,揭示法律人運籌帷幄斷案與辛酸苦辣做人的新聞故事;快捷反映每月重要法治信息,及時傳遞高層法治動態;關注凡人瑣事解析百姓疑難。
《中國審判》主要對案件新聞進行法庭直擊和深度報道,尤其是要選擇那些有特殊法律意義和重大社會影響力的案件。報道法院審判的工作經驗、工作體會和所有訴訟參與人的事跡、趣聞、感言、心路歷程和案件背后鮮為人知的故事。本刊特別關注人物在取得工作業績的過程中的奮斗路徑和心路歷程,關注人物在成就之外的生活細節。
視點、人物、觀點、案件
看得見的正義專家、學者熱議裁判文書上網黃曉云
深入學習貫徹關于法治建設重要論述陳志遠
全國法院力求破解影響司法公正難題高紹安
全國法院司法警察執法規范化培訓班在杭州舉辦宣海林
刑事被害人救助應納入立法程序王文兵
在困境中前行聚焦我國的孤兒收養制度李華斌
創建一流法制期刊,推進法治建設進程萬鄂湘
最高人民法院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高紹安
創新理論研究推動國家賠償工作科學發展江必新
春風化雨潤心田“法官媽媽”的辦案故事黃曉云
源清則流清訪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長李紅星黃曉云
規章制度未經民主程序不應作“自始無效”處理董保華
大法官研討法院文化建設高紹安;趙洋
北塘法院:法官走訪市場倡議“保食品安全”茍連靜
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正未有窮期劉崢
:各級黨委要為法院工作創造更好條件李生晨;宋建波
宋魚水代表:完善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王文兵;黃曉云
泉山法官冒嚴寒深入社區調處糾紛梁磊;許春燕
在深化上下功夫在落實上見成效在鞏固中求提高高紹安
國家賠償法是救濟法,不是責任追究法訪北京師范大學張紅副教授黃曉云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以后的民事審判工作奚曉明
量刑規范化改革:在實踐中前行訪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庭長戴長林黃曉云
訴訟環節制度設置必須兼顧執行以民事訴訟法修改為視角江必新
人民法院對外委托工作的發展完善蘇澤林
立法已成體系適用任重道遠——寫在中國共產黨90年華誕之際王利明
守望未來訪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少年法庭指導小組組長張軍黃曉云
刑事案件財產執行制度改革確有必要洪浩
司法公開的生動實踐上海一中院大力推進司法公開打造陽光法院側記顧穎;陳永良
最高人民法院隆重表彰全國優秀法院優秀法官和辦案標兵高紹安
讓“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江蘇省如皋市人民法院開展人才工程紀實孟大慶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中國審判雜志社和中國審判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北京市東城區東交民巷27號
郵政編碼:100745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交民巷27號,郵編:100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