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經濟學評論》(季刊)創刊于2002年,是由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主辦,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主編的經濟學學術刊物。本刊來稿應是具有原創性的經濟學學術論文、調研報告、學術介紹、綜述以及書評等。本刊來稿以中文為主,海外學者可以英文投稿。本刊的主辦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主編單位為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
《政治經濟學評論》宗旨和方針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立足中國,放眼世界,扎根歷史,服務現實,著力推進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中國化和時代化,努力發展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和時代特點的經濟學理論。尊重政治經濟學的傳統,同時關注當代經濟學的發展;重視對基礎理論的研究,同時關注對現實問題的探討;鼓勵理論創新,同時崇尚嚴謹學風;發揚百家爭鳴,同時堅持兼容并包;尊重學術規范,同時提倡學術自由。
《政治經濟學評論》積極推進國內外經濟學界的對話、交流與合作,一方面要廣泛學習和正確借鑒國外經濟學發展的有用成果,另一方面要從中國的實際出發總結經驗、提煉思想、創新理論,推動中國的政治經濟學走向世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然伴隨理論的繁榮與興盛,中國應當對于人類有較大的貢獻。
建黨百年專題、中國道路與中國模式、理論探索、書評、會議綜述
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分配問題研究周新城
試論政治經濟學與經濟學之間的關系吳宇暉李宇
關于構建中國經濟學話語體系的一點意見莊宗明
基于勞動價值論的價值函數研究述評王朝科
解讀馬克思的工資理論方敏趙奎
馬克思對西方經濟學的影響郭廣迪
實體與形式對偶的勞動價值論裴宏
平潭綜合實驗區兩岸共建組織機構設計構想羅海成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對城市居民消費的效用和優化徐倩
文化產業: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助推器李詮林
區域生態文明建設協同發展評價方法研究于艷萍李智
民族院校大學生社會認知的三個維度劉紅旭曾楠
波蘭政府改革與治理吳佳惠
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公益性”解析高紅
當代青年的人際信任及其影響因素張云武
相關與缺失:關于各間關聯性的政策思考林少真
慈善捐款的產權及信任分析朱占奎
中國農民工培訓:經驗與反思吳貴明
性別視角下的社會保障政策公平性探析吳宏洛蘇映宇
我國城鄉社區組織發展與“村改居”社區組織建設楊貴華
生態文明建設中增強縣級政府環保職責的思考史策
城管形象的危機致因及重塑路徑黃闖
我國政府行政成本過高的現狀及其控制林麗芳
治理理論與政治穩定張林剛
高可靠性應急管理政府:借鑒與構建高信奇
公共產品:邊界迷局及其破解杜萬松
生態文明建設中增強縣級政府環保職責的思考史策
區域協調發展的利益治理研究程宇
在創新機制中增強黨員思想教育功能嚴美貴
環境公共治理模式下的“參與-回應”型行政體制曾正滋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政治經濟學評論雜志社和政治經濟學評論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政治經濟學評論》編輯部
郵政編碼:100872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政治經濟學評論》編輯部,郵編:100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