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研究》(雙月刊)創刊于1993年,由山東省團校、山東省少年研究所主辦。本刊把握時代脈搏,貼近青少年生活,力求成為青少年認識自我、適應社會、設計人生、開創未來的良師益友,成為青少年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掌握青少年成長規律,解決青少年教育問題的參謀與助手。
《青少年研究》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重要通知:《青少年研究》雜志已正式更名為《青少年學刊》,國內刊號:37-1506/D。
青少年品德發展與教育、青少年生存與發展研究、青少年心理發展與教育、青少年文化研究、青少年問題行為研究、青少年工作論壇
1、試析現代家庭倫理的建構池珊;
2、“新愛國青年”的崛起與影響李斌;
3、青少年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王揚揚;
4、試論兒童的“生活世界”的特質石軍;
5、大學生幽默風格的相關因素研究陶金花;
6、大學生兼職的權利保護及其救濟唐仲江;
7、大學生道德養成教育的制度分析馮永剛;
8、網絡文化對青少年道德的影響及歸因胡偉;
9、院舍照料青少年健康成長案例分析王令玉;
10、大學生讀書觀現狀調查報告張建國;季龍明;
11、中學生偶像崇拜影響的發展性研究石曉輝;
12、高中生閾下啟動內隱攻擊性研究趙晶;蔣寒;
13、淺議青少年網絡聊天監管的技術規制康春鵬;
14、規范化: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路徑探索劉孔莉;
15、工科大學生就業觀念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朱小燕;
16、家教對青少年公益慈善意識培育的作用郭秀紅;
17、“偷菜”游戲中的青少年虛擬失范研究張義烈;
18、素質拓展訓練與青少年集體主義精神培養劉穎;
19、網絡消費文化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評析程遠芳;
20、五年制高職學生應對方式的調查研究鄭麗;劉靜;
21、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調查與對策馬杰;宿淑華;
22、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質培養的途徑與方法翟麗萍;
23、“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信任的代際傳遞池麗萍;
24、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養成教育黃鵬坤;
25、大學生生命意識缺失及教育對策探析王超;張道明;
26、談如何做好畢業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李彬;董磊;石彬;
27、新時期大學生禮儀文明缺失現狀及改進措施孫曉鳳;
28、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青少年教育及其啟示李克;
29、信息化環境下高校網上團支部建設探索段興立;魏超;
30、新媒體環境下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劉旺;劉燕;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青少年研究雜志社和青少年研究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濟南市經十路16199號
郵政編碼:250014
上一本青島大學師范學院學報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濟南市經十路16199號,郵編:25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