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警察學院學報》(雙月刊)創刊于1988年,是浙江省公安廳主管、浙江警察學院、浙江省警察協會、浙江省刑事犯罪學學會和浙江省青少年犯罪研究會聯合主辦的綜合性公安理論研究和業務指導刊物。浙江警察學院學報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雙百”方針、“兩為”方向和“三貼近”要求,堅持正確的公安理論研究方向和新聞輿論出版導向,堅持以出精品、創名牌、爭一流為辦刊目標。
《浙江警察學院學報》堅持以配合公安中心工作、服務公安中心工作,創新發展、展示推介公安理論研究成果為己任,切實履行為警務實踐服務、為領導決策服務、為教學科研服務、為提高民警素質服務的辦刊宗旨,走出了一條具有時代特征、浙江特色、學校特點的辦刊工作路子,充分發揮了作為浙江公安理論創新園地、公安輿論宣傳陣地和及時準確反映浙江公安工作、公安隊伍建設新經驗、新面貌、新精神窗口的作用,成為了各級公安機關領導決策的參謀智囊和廣大公安民警的良師益友。
《浙江警察學院學報》始終堅持以數量與質量并重、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共贏為自己的辦刊特色;堅持以弘揚主旋律與提倡多樣化相結合,領導、專家學者與實際工作部門同志相結合,總結、借鑒國內外先進學術成果和辦刊經驗與爭創自身特色、發揮自身優勢相結合為自己的辦刊原則;堅持自主創新,致力自身建設,把握時代脈動和浙江實際,找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走編輯學者化和辦刊工作社會化之路;堅持以政治性、學術性、科學性、創新性、理論性、實踐性、知識性、可讀性相統一為自己的編輯方針,牢固確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前列意識、創新意識、品牌意識、服務意識,切實做到心向學術、心系實戰、心裝讀者,立足浙江、面向全國、放眼世界。
《浙江警察學院學報》在堅持按期保質出刊、實現期刊自養并有贏余的同時,還組建了一個全國性的由相關學科專家學者所組成的“專家方陣”,建立了自己的聯絡站和理論研究基地,完善了“專家方陣”、聯絡站、理論研究基地工作機制以及內部管理和編、審、校工作規范化制度,架構了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平臺。已連續三屆被評為“全國優秀社科學報”,并被評為“《CAJ-CD規范》執行優秀期刊”、第四屆華東地區優秀期刊(2009年)。
《公安學刊》現已更名為《浙江警察學院學報》。
本刊專稿、“楓橋經驗”與和諧社會、偵查學研究、治安學研究、法學研究、犯罪學研究、警察教育訓練、公安管理與改革、浙江警界學人
1、創新警務理念論賀電;
2、論和諧警察建設張兆端;
3、論完善刑事立案監督制度莊志偉;
4、公安經濟運行規律研究(上)張兆端;
5、對網上追逃法律問題的探討康文杰;
6、關于信訪工作的思考及建言朱志華;
7、社區民警開展非警務工作之我見干佳鳴;
8、我國公安新聞發言人制度研究綜述張洋;
9、刑事法修正中的政策問題盧建平;周建軍;
10、一般警務理論:構建、貢獻和問題黃錦就;管瑜珍;
11、論警察行使臨時人身控制權中的警械武器使用制度鄭曦;
12、刑事司法政策視野下的被害人地位問題研究傅躍建;翁小平;
13、芻議新媒體環境下涉警網絡輿情危機的處置策略徐海晉;朱宏;
14、公安文化研究中的一朵奇葩——杭州市公安機關法治文化論壇綜述徐鎮強;陳美榮;
15、從西方司法實踐看警察行為的司法審查——以涉及恐怖主義犯罪案例研判湯姆•扎沃特;吳勝淼;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公安學刊雜志社和公安學刊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杭州市濱江區濱文路555號
郵政編碼:310053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杭州市濱江區濱文路555號,郵編:31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