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線》雜志是中共北京市委主管主辦的黨刊。創刊于1958年11月,由彭真同志題寫刊名,鄧拓同志任主編。“”初期被迫停刊。1981年中共北京市委創辦了機關理論刊物《學習與研究》。1995年7月,市委決定恢復《前線》刊名,《陣地》雜志并入《前線》。作為北京市委的機關刊物,以各級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領導干部,黨的理論和宣傳工作者為主要閱讀對象。
《前線》恢復刊名以來,始終堅持以“從現實生活中提出問題,從政治思想理論上回答問題,力求‘解渴’管用”為辦刊宗旨,以鮮明突出的理論性、思想性、指導性和針對性為辦刊方針,堅持以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對北京市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下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和執政能力建設的需要,突出理論宣傳和理論學習輔導,突出對首都改革發展實際問題的研究,發表了一系列理論聯系實際的文章,其中不少文章被全國性報刊轉載。
社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戰略視野、理論前沿、前線論壇、本刊關注、京津冀協同發展等
1、要研究雷鋒成長的道路徐惟誠;
2、讓厚德成為首都的永恒品格魯煒;
3、細微“瑣事”見公仆情懷徐恒足;
4、全民修身 建設共同精神家園薛曉峰;
5、深化理論認識 推進創先爭優王安順;
6、永遠的雷鋒 永遠的雷鋒精神劉云山;
7、“電視曝光突擊補救工程”瓜田;
8、在事業的舞臺上選人用人杜梅萍;
9、平西根據地黨的純潔性建設回眸蘇峰;
10、北京實踐科學發展觀成就斐然荊可題;
11、創先爭優必須與科學發展相結合閆志民;
12、新媒體環境下的黨群溝通呂品;
13、創新力行 多措并舉 扎實推進道德建設張江;
14、當前首都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鄭紅君;朱峰;
15、全面推進網格化社會服務管理體系建設本刊評論員;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前線雜志社和前線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北京市豐臺區西三環南路1號
郵政編碼:100161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豐臺區西三環南路1號,郵編:10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