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燒傷創瘍雜志》(雙月刊)創刊于1989年,由國家衛生部主管,中國醫師協會主辦,中國燒傷創瘍雜志社編輯出版。內容新穎,結構規范,涉及面廣,實用性強;普及與提高兼顧,基礎與臨床并重。本刊宗旨:宣傳報道燒傷創瘍醫學最新理論與技術。包括:臨床、科研、教學等方面的先進經驗與最新成果;探討燒傷創瘍治療的中西醫結合的思路與方法;介紹國內外燒傷創瘍醫學的進展;開展交流與爭鳴,提高燒傷創瘍學術水平,為人類健康服務。
《中國燒傷創瘍雜志》以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讀者對象:從事燒傷、創瘍、整形及相關學科的各級臨床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人員及醫學生、藥品研制人員等。本刊在國內外有著廣泛地影響,是醫藥衛生核心期刊之一。
編者·作者·讀者、體表潰瘍研究與治療、燒傷研究與治療、創傷研究與治療、皮膚疾病的研究與治療、整形美容的研究與治療、消化系統疾病的研究與治療
MEBO治療手部深度燒傷90例臨床療效分析郭西華
破解醫改難題之"牛鼻子"——按人民健康水平付費周鵬翔
應用再生醫療技術治療化學性燒傷的臨床體會薛山
原位再生療法治療復合傷患者燒傷創面療效觀察王軍,劉巖
燒傷早期濕潤燒傷膏止痛效果的臨床觀察楊廷芳,李高峰
燒傷后患者抑郁狀況與應對方式及社會支持關系的臨床分析王麗
負壓封閉引流術在手外傷肌腱外露中的臨床應用彭友林
燒傷早期微循環功能障礙的本質——"外壓"、"內堵"張向清
再生營養物質對解決瘢痕問題的研究進展舒葉
燒傷感染對血清中補體C3和IL-10水平的影響閆沛,李武平,代艷然
破解人體生命延續之謎(二)——線粒體主導日常生命徐榮祥
濕潤暴露療法治療面部深Ⅱ度燒傷的臨床分析林茂堂
MEBO在大面積燒傷晚期殘余創面的臨床應用李政,郝荀
濕潤燒傷膏的臨床新用覃鋒,張春霞,張力
MEBO結合中藥粉劑治療燒傷創面臨床觀察與問題分析郭文青
應用MEBT/MEBO治療顏面部皮膚擦挫傷體會易澤洪,黃亮,劉桃
濕潤暴露療法治療顏面部燒傷臨床體會臧華
皮膚再生醫療技術治療燒傷殘余創面體會楊宏光
皮膚原位再生復原技術在燒傷系統治療中的臨床應用肖摩
濕潤燒傷膏聯合創瘍貼治療深度燒傷席云峰,張斌
燒傷再生醫療技術治療深度燒傷創面的療效觀察丁樹常
MEBO治療燒傷創面療效觀察尹永仁,柳建茹,王駿馳
綜合治療耳廓深度燒傷晚期創面療效分析周榮芳
濕性醫療技術治療中小面積燒傷的臨床體會辛孟彥
原位再生醫療技術治療小腿骨折合并潰瘍的臨床觀察周堯斌
燒傷患者血漿一氧化氮、內皮素及其比例的動態變化張雁,張燕
深度燒傷痂皮處理方法及其研究進展尚新志,唐乾利
濕潤燒傷膏治療不同深度燒傷創面的臨床體會郭士榮
銅綠假單胞菌隨機擴增多態性DNA分子流行病學研究郭澤興,李紅玉
體表潰瘍治療方法分析張現娜,肖摩,孫霞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中國燒傷創瘍雜志社和中國燒傷創瘍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北京市朝陽區東大橋路8號尚都國際中心A-31F
郵政編碼:100020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大橋路8號尚都國際中心A-31F,郵編:1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