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 Medicine & Medical Engineering
《航天醫學與醫學工程》(雙月刊)本刊1988年創刊,中英文混編,原為季刊,1996年改為雙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本刊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司令部辦公室主管,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主辦,主要報道國內外航空航天醫學、生物醫學工程、以及有關人-機-環境系統工程研究的新理論、新成果、新技術以及新動向。本刊是我國載人航天及生命科學領域的核心期刊之一。
《航天醫學與醫學工程》是我國載人航天及生命科學領域的核心期刊之一,目前被美國工程索引(EI)、醫學文獻聯機檢索系統(Medline)、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美國航空航天數據庫、中國科技論文統計分析和引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數據庫(CSCD)、中國學術期刊網(CJN)、萬方數據網、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CBN)、中國科學工程期刊文摘數據庫(英文版)、中國生物醫學期刊文獻數據庫(CMCC)、中國航空航天文獻數據庫等權威數據庫收錄,是相關領域廣大碩博士畢業生和科研工作人員發表英文論文和中文論文的大舞臺。
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 知網收錄(中)、 維普收錄(中)、 萬方收錄(中)、 CA 化學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 Pж(AJ) 文摘雜志(俄)、 國家圖書館館藏、 上海圖書館館藏、 文摘雜志、
學術論著、綜述等
1、優秀民航飛行員心理特征實證研究王華葉 林嶺
2、航線飛行員工作自主性問卷編制羅渝川 牟海鷹
3、基于單片機設計的干擾電頸椎治療儀王國賓 孟倩 鄒翰斌
4、基于形態學的自動QT間期檢測方法的研究余輝 杜非 張力新
5、不同重力環境下骨細胞力生物學研究進展楊肖 孫聯文 樊瑜波
6、空間飛行免疫學效應研究進展宋錦蘋 鐘萍 張洪玉 郭愛華 李瑩輝
7、基于局部的多沖突認知控制機制胡鳳培 陳珂 沈彩明 柴黎林 尹爽
8、前庭神經系統在軌研究進展王林杰 談誠 曹毅 趙琦 牛東濱 何思揚
9、基于獨立分量分析去除腦電中眨眼和水平掃視的偽跡董潔 王濤 張愛桃
10、基于典型相關分析的眼動輔助腦電假手動作識別方法研究孫曜 羅志增 韋巍
11、粘接層厚度對全瓷冠修復效果影響的數值分析陳國亮 蔣文濤 王華蓉 樊瑜波
12、航天器環控生保系統載人飛行性能地面試驗研究馮紅旗 董文平 王康 楊京松
13、心電相空間映射定量分析的一種新方法——棋盤映射李延軍 嚴洪 王增麗 楊向林
14、基于表面肌電信號對中國手語識別的探索與動作規范李云 陳香 張旭 成娟 楊基海
15、BDD電催化氧化處理模擬空間站冷凝廢水的實驗研究王傳增 余青霓 周抗寒 陳善廣 孫德智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航天醫學與醫學工程雜志社和航天醫學與醫學工程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北京市海淀區北清路26號
郵政編碼:100094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北清路26號,郵編:100094。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