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月刊)創刊于1979年,中華醫學會主辦。本刊主要內容包括:貫徹黨和國家的衛生工作方針政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與普及相結合,積極倡導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全面介紹物理治療、物理醫學與康復領域內領先的科研成果和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新經驗以及對物理因子治療、康復臨床、療養等有指導作用,且與康復醫學密切相關的基礎理論研究,同時密切關注國際康復醫學發展的新動向。
《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讀者對象為從事物理醫學與康復科研、臨床、教學的工作者,以及與本專業密切相關的臨床各科醫師等。反映我國物理醫學與康復的重大進展,促進國內外物理醫學與康復的學術交流。
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 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 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 知網收錄(中)、 維普收錄(中)、 萬方收錄(中)、 CA 化學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 哥白尼索引(波蘭)、 國家圖書館館藏、 上海圖書館館藏、
述評、論著、綜述、研究報告、經驗交流、講座、病例報告、會議紀要、書評、國內外學術動態、學術活動預告
1、漢語失語癥的診治進展陳卓銘;
2、體外沖擊波在骨不連治療中的應用研究韓玉華;周寧;
3、微電腦控制膝關節假肢喻洪流;錢省三;沈凌;王殊軼;
4、脊髓損傷后神經源性膀胱的電刺激治療楊幸華;燕鐵斌;
5、旋磁場治療面肌痙攣的療效觀察 張永紅;賴麗娜;于亞東
6、腦卒中后急迫性尿失禁患者綜合康復治療的療效觀察何本鴻;
7、2型糖尿病患者皮膚交感反應的波形變化特點蔣紅;畢涌;呂文;
8、冷凍與中藥熱敷交替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于少平;任麗霞;吉文彬;
9、軀體形式障礙認知能力篩查實驗與P300相關性研究張朝輝;張亞林;
10、不同取穴方法的針刺療法結合康復訓練治療偏癱肩痛的療效觀察陳莉;沐榕;李菁;
11、三種常見風濕性疾病患者生活質量分析胡紹先;蕭文澤;孔芳;熊金河;毛靜;吳記平;
12、功能鍛煉配合營養療法治療穩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療效觀察韓興國;于湘春;
13、超短波聯合常規療法治療感音神經性聾療效觀察董曉明;趙俊青;邱小紅;
14、漢語失語患者方位介詞加工的初步探察 孫友霞;毛善平;蔡萌;趙華;劉正芳;徐麗;
15、注意缺陷障礙患兒注視作業時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分析吳麗慧;李建策;王美豪;吳偉;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社和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武漢市解放大道1095號
郵政編碼:430030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武漢市解放大道1095號,郵編:43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