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on Marxist Aesthetics
《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半年刊)創刊于1998年,是一本高端的以馬克思主義美學理論為研究對象的學術期刊。創辦至今已有十六年歷史。由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主辦。
《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目前依托于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本刊以從事哲學、美學、文藝學研究和教學的專家學者為讀者群。向全國和世界各文科高等研究院,各高等院校圖書館、資料室,和個人發行,2011年總發行量達6111份(紙質3000份+網絡發行3111),其中海外為607份,分布于包括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在內的10個國家和地區,一些國際知名大學,如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紐約大學、芝加哥大學、劍橋大學、牛津大學、東京大學都訂閱了本刊,發行量連年攀升。
《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文章得到《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復印資料》、《文科高校文摘》等轉載類刊物的轉載和轉摘,其數量也在逐年增加。本刊十六年的辦刊實踐,為進一步辦好本刊,把本刊打造成為完全國際化的學術期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目前本刊正朝著國際化期刊的方向加速發展,爭取成為進入國際人文社會科學檢索系統(SSCI、A&HCI)的一本學術期刊。
審美人類學研究、悲劇理論研究、國外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書評與會議綜述、審美心理學與文論研究、當代電影研究、重大項目專欄_當代美學與本體闡釋、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中西文化與思潮研究、疫情特稿、專家特稿、當代中國電影評論、審美人類學與美育研究、訪談、書評與會議綜述、當代政治美學研究、文化評論等
主持人語
財政整頓的美學
審美維度:美學、政治、知識
論馬克思主義文藝批評的逆向建構
伊格爾頓女性主義批評的邏輯立場
資本主義的有限性及對此的倒錯性否認
論南斯拉夫社會主義現代主義美學思想
《分歧者》生命政治實驗的人類學意義
西方文學理論中四處游蕩的巴赫金幽靈
審美正義:審美資本主義時代的美學問題
“濟金根論戰”與托馬斯·閔采爾的關系
團結奮進,迎接春天——讀吳朝暉校長序
中國問題域中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
審美馬克思主義:南斯拉夫時期及解體之后
馬克思主義歷史觀視域下先鋒小說審美分析
現代性及文化悖論維度下的赫勒美學思想研究
視覺經驗與中國品味:審美資本主義時代的美學問題
米哈伊爾·里夫希茨:一位神秘難解的馬克思主義者
抗戰時期作為“中國化”討論的文藝“民族形式”討論
表現主義烏托邦:布魯諾·陶特、玻璃建筑和城市的消融
“結構性”的開端——阿爾都塞對朗西埃思想的早期影響
創意、批評與全球化——第六屆國際馬克思主義美學論壇綜述
現代美學及其悖論——阿格妮絲·赫勒的“共通感”理論研究
悲劇與現代主體形成:馬克思主義悲劇理論中的一個重要問題
自律性的抑或社會限定性的音樂——嘗試一種馬克思主義的通路
烏托邦世界的敵人及其克服——政治哲學視角下的《瘋狂動物城》
中國悲劇人文主義的形成與發展——關于中國審美現代性的一項研究
論希穆涅克的馬克思主義音樂美學思想——以《美學與藝術總論》為中心
保衛人道主義:烏托邦與馬克思主義——與凱文·安德森教授的訪談(英文)
日本的階級藝術論爭:藝術具有階級性還是超階級性?——兼論對我國文壇的影響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雜志社和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上海福建中路193號
郵政編碼:200001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上海福建中路193號,郵編:200001。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