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中央戲劇學院學報》(雙月刊)創刊于1956年,是由中央戲劇學院主辦的戲劇學術刊物。它所編輯出版的《戲劇–中央戲劇學院學報》迄今為止已出版132期。《戲劇》是我國僅有的兩家戲劇類國家一級學術刊物之一,被國家學術機構確定為“戲劇藝術核心期刊”、北京大學圖書館評選的“中文核心期刊”以及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評選的“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中國社會科學院評選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
《戲劇·中央戲劇學院學報》工作旨在促進中國戲劇的專業教學、科研和實踐,強調聯系活生生的社會戲劇活動的實際,重視戲劇理論的研究,鼓勵學術爭鳴,并為專業戲劇工作者提供業務學習的信息和資料。五十年來,在學報社歷屆同仁的努力下,《戲劇》已發展成為中國戲劇界最具影響力的學術期刊之一,并作為中國戲劇專業期刊在海外學術界影響力日漸擴大。
導演、表演、戲劇文學、舞臺美術、戲劇現狀研究、戲劇美學、戲劇家研究、教學研究
1、當代傀儡的觀察和思考章抗美;
2、南通伶工學社的興衰及啟示傅謹;
3、論陳瘦竹的比較戲劇研究康建兵;
4、從新劇同志會到春柳劇場王鳳霞;
5、淺談對“形體行動方法”的理解馬惠田;
6、品特戲劇中的女性、女性主義與政治華明;
7、清代臺灣的戲曲活動及其社會功能黃俊凌;
8、多元文化與臺灣當代戲劇發展的危機王曉紅;
9、“新舞臺”的劇場變革及其文化變遷王雪芹;
10、“后蘇聯”時期俄羅斯戲劇的發展面貌潘月琴;
11、中體西用:論郭小莊“雅音小集”的京劇改革李偉;
12、春柳劇場演出翻譯劇目《真假娘舅》的來源吳曉樵;
13、狂想與沉迷:論《床上的愛麗斯》中的性別反抗意識柯英;
14、中國戲曲祀神禁忌探略——從蒲縣東岳廟土戲褻神談起張勇風;
15、價值消解:人物話語結構與喜劇性構成——А.П.契訶夫劇作《櫻桃園》體裁研究彭甄;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戲劇·中央戲劇學院學報雜志社和戲劇·中央戲劇學院學報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北京東棉花胡同39號
郵政編碼:100710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東棉花胡同39號,郵編:1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