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nic Art Studies
《民族藝術研究》(雙月刊)創刊于1988年,由云南省民族藝術研究所主辦。本刊立足于云南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資源,從理論上進行一些探討、研究。面向國內外一切有志于民族文化藝術研究的讀者、作者;為云南培養民族文化藝術方面的理論人才。本刊以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
舞蹈學、藝術學理論、文化發展與創新、影視學、戲劇學、美術學與設計學、音樂學、藝術人類學等
原生態演劇名目與功能研究——以海陸豐民俗演劇為例詹雙暉
從傳統劇目和民間演劇看女媧信仰的影響李祥林
閩臺本土音樂在地方院校教學中的實踐研究——以視唱練耳課程為例楊麗霞
對《一九四二》與《泰坦尼克號》美學機制及其審美效應的比較王紅
音樂組合視域下的民族傳統音樂轉型——以蒙古族音樂組合為例李建軍
對人類學發展與文化遺產保護的一種思考——影片《阿凡達》啟示錄王天祥
民間敘事中的受眾參與及其學術價值——以北京茶館評書書場為例楊旭東
云南花燈傳承保護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探析李湖云
地方高師院校舞蹈學專業課程設置問題及對策研究于景春;吳紹良
潮州皮影戲神“田公”信仰傳說與民間演劇敘事形態演化的探析鄧琪瑛
廣西彩調劇與湘南花鼓戲之間的文化淵源探析何飛雁
滇劇的傳承與發展——以新編現代滇劇《鐵血流芳》為例王紅彬
消費語境下地方戲劇的范式轉變及其審美認同——以黃梅戲為例張偉;詹向紅
當代民間美術的“回流”與“集聚”現象研究——以北京為例張旗;李
文化變遷與衣著選擇——大涼山美姑縣柳洪鄉彝族服飾考察劉冬梅
中國臺灣校園“兒童影戲”的研究發展與“現代皮影”概念生發的辯證闡釋鄧琪瑛
基于“融合”的“超越”——透視高師視唱練耳課程中的音樂審美內涵羅麗
中國古代社會的女樂及其音樂藝術——《花國劇談》中的女樂為例劉娜
川南瀘縣南宋墓葬石刻“勾欄”造型藝術研究張春新;屈婷
傳統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知識產權保護對策研究——以重慶為例鄧江凌;吳安新
建國后17年少數民族電影音樂研究——以云南少數民族題材電影為例趙樂
“原始藝術”與市場需求——兼論《云南映象》的策劃與推廣王建民
云南花燈喜事連連,分獲“五個一工程”獎和“中國戲劇小戲小品”獎何婷婷
性別文化視角下的基諾族生活藝術研究巫大軍;周小燕
琴韻·藝韻·人韻——論中國文人琴樂中的人文精神及其當代教育意義余立文
花腰傣口頭敘事文藝作品與族際文化交流余光榮
論藝術展演和鄉村旅游對民間音樂的開發和保護作用韓萍
連廂歌舞名稱考——對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稱的探討及思考黃權生;吳衛華
淺談云南舞蹈創作發展中“多元互補、融通共存”的舞蹈藝術創作理念張鸞翔
時代呼喚西南聯大精神——大型話劇《我的西南聯大》研討會發言摘要李洪濤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民族藝術研究雜志社和民族藝術研究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昆明市青年路371號文化科技大樓12層
郵政編碼:650021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昆明市青年路371號文化科技大樓12層,郵編:6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