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藝術》(雙月刊)創刊于2009年,是由上海書畫出版社有限公司主辦的國內第一本公共藝術雜志。雜志于2009年7月出版發行,為雙月刊,112頁全彩印刷。以聚焦國內外公共藝術活動,傳播公民美學思想,刊布公共藝術研究成果,載錄世界各地公共藝術奇觀,報道在公共文化領域有影響的熱點人物為辦刊宗旨。追求理論探討與事實描述相結合、學術性與可讀性并重的辦刊風格。
《公共藝術》以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
專題、觀點、訪談、時空、書評、視覺
探討機制建設,尋求公益發展——記首屆兩岸三地公共藝術研討會潘力
臺灣公共藝術政策的回顧與前瞻熊鵬翥
小區營造與公共藝術結合——以紅毛港為例李億勛
“種子計劃”:美好生活的新書寫張巍懷胡朝圣
場域藝術的空間詩學——顏名宏創作思維與實踐顏名宏
古跡建筑結合藝術設置陳碧琳
臺北捷運工程與公共藝術結合之演進張伯勛
上海工人新村日常生活空間的形成與變遷劉勇
公共藝術專業的消解與跨域重構陳育強
思考、轉進與突圍:臺灣公共藝術場域的實驗江洋輝
臺灣公共藝術中非營利組織的定位與功能黃浩德
臺灣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執行長熊鵬翥訪談高淺
雷切爾·懷特瑞德的立方構造王淑娟賈斯丁
城市的倒影——初探國外名城的地下空間姚艦
開啟未來設計的可能性潘力
移動之城:格局與能量的再定義王瑩
界面之城:人與城市的共生李瀟
手工之城:優雅的慢生活蔣瑞霞
逆光之城:世出與世間的謀求吳?
夜晚之城:浪漫與理性的共存高淺
邀請展:設計引領創意生活馮正龍
上海藝術設計展論壇馮馮
鄉關何處:超越圖像的城市愿景方曉風
全息城市與審美生態:打造“都市生活美學
生活美學,人文城市劉悅笛
為了設計的設計陳青
本杰明.盧約瓦特訪談茆詡
蕾哈娜.戴文波特訪談可嵐
普通吊車工鏡頭下的上海奇景
第屆威尼斯雙年展策展人公布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公共藝術雜志社和公共藝術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上海市延安西路593號2號樓211室
郵政編碼:200050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上海市延安西路593號2號樓211室,郵編:20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