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西方哲學研究》(半年刊)創刊于2015年,以研究論文集的形式推動中國的西方哲學研究專業化和國際化,倡導中西哲學思想的互動,匯通中西哲學。這份研究論文集也是中國一份西方哲學研究的專業性論文集,主要發表國內學者高質量的論文、學術評論或者專業書評。本書嚴格效仿國際出版物通行體例,遵循高的學術規范。
《清華西方哲學研究》積極推動中國的西方哲學研究的專業化與國際化,推進中國學者與國際同行之間持久深入而富有成效的對話,同時也秉承“清華哲學學派”的傳統,倡導中西思想互證互參以會通中西思想而開創世界普遍之學。
《清華西方哲學研究》作為中國第一份西方哲學研究領域的專門刊物,我們努力成為代表中國的西方哲學研究最高水平的一流刊物和基于中西哲學會通基礎上的原創哲學的標桿性陣地。
古希臘哲學、理論哲學、實踐哲學
本體實在論
憶周輔成先生
什么叫綜合?
論主體性的統一
柏拉圖式的原因
自身之在與感恩之情
實驗哲學和哲學直覺
道德實在論與道德真理
可敬的導師王玖興先生
周先生教我讀《自愿奴役論》
迪特·亨利希與當代德國哲學
光榮的寂寞——周輔成先生印象
學術的煉獄:從論文討論課談起
柏林洪堡大學:一個多元開放之地
道德運氣與道德責任:王陽明論惡
根本惡的平庸——論阿倫特關于惡的思想
認知科學與形而上學:揭穿過程中的搭檔
西方哲學概覽及羅格斯大學哲學系歷史簡介
以弗萊堡大學為例淺談德國大學的哲學教育
自然化認識論:蒯因、西蒙和實用主義的前景
談笑風生音猶在——懷念我的導師王玖興先生
周輔成與唐君毅——兼論周輔成思想的核心精神
對《論主體性的統一》(1955)一文的回顧
古典學的新生:政治的想象?抑或歷史的批判?
不平等:一個復雜的、個體性的、比較性的概念
暴力傾向與自我馴化——進步,還是改進或優化?
懷天下之廣大,行人民之倫理——緬懷周公輔成先生
一個“自然化”形而上學的程序及其在事件存在論上的應用
情感在康德道德哲學中的位置——謹以此文紀念王玖興先生
現代性問題域中的藝術哲學——對黑格爾《美學》的若干思考
德國大學哲學教育中的人才培養——以國際化接軌后的美因茨大學為例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清華西方哲學研究雜志社和清華西方哲學研究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北京鼓樓西大街甲158號
郵政編碼:100720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鼓樓西大街甲158號,郵編:100720。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