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研究》雜志以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
建黨百年與紅色文化、區域歷史與文化研究、滿族家譜研究、文獻研究、考古與文物研究、文史縱橫
編者按
論明初寧夏鎮的形成
編修《馮永軒集》感言
金毓黻先生與高句麗研究
“中華一體”理論創建研究
庸國歷史地理問題三論
考古學觀察下的古代遼寧
饒宗頤先生與地域文化研究
“西北史地研究”精粹(一)
淺析清代打牲烏拉采珠牲丁
關于建構中國邊疆學的幾點思考
論諸葛亮治理南中的分類統治策略
清代學者對日本古代金石文的探索
韓國巖刻畫的代表盤龜臺巖刻畫
唐代洛陽粟特人與中西方文化交流
東北地方高等教育與東北地域文化
試述貴州多元民族文化的共存共榮
寧安紅巖北山舊石器地點石器研究
夏家店上層文化石構墓葬初步研究
佛教經論中對“堯舜”諸賢之述評
晚清條約體制下的鹽務交涉與中韓貿易
百濟北伐高句麗與北齊文宣帝營州之行
中國境內出土的高麗青瓷及相關研究述要
“2017年西安唐代文化史學會學術沙龍”綜述
明末至雍正朝改土歸流之前云貴土司地區的法治
北京石景山、八角山、老山與古永定河的走向
秦漢東北史研究的新突破——評《秦漢遼東郡防務研究》
素馨花與清代廣州城市社會生活——以竹枝詞為中心的考察
衍圣公府禮食制度研究——基于梳理《衍圣公府檔案》的認識
中國飲食人類學研究的新收獲——讀《草原飲食文化研究》有感
關于邊疆民族文化特色化發展的思考——《東北文化叢書》代序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地域文化研究雜志社和地域文化研究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長春市自由大路5399號
郵政編碼:130033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長春市自由大路5399號,郵編:13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