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愛好者》(月刊)創刊于1958年,由中國天文學會;北京天文館主辦。旨在宣傳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介紹天文學基礎知識和人類認識宇宙取得的新成果,培養青少年天文愛好者的觀測實踐能力,為教學服務。刊登的內容涉及天文學史、天文學家、人造衛星和空間探測等。
《天文愛好者》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天象預告、新聞速遞、前沿·視點、宇宙畫廊、宇宙奧秘、星空有約、天文雜談
連續三年我國可見的壯觀日食馬莉萍;劉次沅
和老友《天文愛好者》相知相隨五十年李競
天文望遠鏡的故事范一新
2007年世界航天活動大盤點(精華版)龐之浩
2008年彗星前瞻趙晉
尋訪東亞“鏡王”李鑒;張蜀新;PK;李鑒
一個愛好者眼中的中國業余天文十年林祥聰
愛好者的良師天文學家的益友蘇定強
云南攝星記——大陸天文迷給PK的啟示陳培?
梅西葉天體觀測馬拉松全攻略星光
2006年精彩天象早知道歐陽天晶
國家“九五”重大科學工程LAMOST簡介趙永恒
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天文界共話“同一片星空”趙暉
毀月決不可探月展宏圖李良
歡呼我國載人航天取得新進展李良
中國天文愛好者獨立發現一顆新彗星李良
手工磨制消色差折射物鏡(3)王國勝
宇宙中的X光透視——新型的望遠鏡柯言
探索太陽系外的行星吳光節
創建大爆炸宇宙學說的故事(中)許梅
天體碰撞與2.5億年前的物種大滅絕光節
崇尚科學破除迷信——駁李洪志所謂的“法輪宇宙”思平
三個確定一個否定——夏商周斷代工程中的天文學成果席澤宗
太陽中微子“虧缺”與中微子質量爭議林元章
脈沖星的距離和星際電子密度吳鑫基
武仙座中另一球狀星團M92朱愨
飄蕩在夜空中的“草帽”——室女座旋渦星系M104朱愨
寧靜致遠松柏長青——祝賀李鑒澄先生95歲高壽馮和生
脈沖星輻射區的特性——來自各種脈沖的信息吳鑫基
我們共有一片星空──記'99海峽兩岸第四屆天文推廣教育研討會姚亞萍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天文愛好者雜志社和天文愛好者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北京西城區西直門外大街138號
郵政編碼:100044
主辦單位: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
主辦單位: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地球物理學會
主辦單位: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
主辦單位:中國天文學會;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
主辦單位: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
主辦單位: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中國地震學會地震預報專業委員會;中國地震學會地震流體專業委員會;中國地震學會地震電磁學專業委員會
主辦單位:成都理工大學;中國地質科學院物化探研究所
主辦單位:黑龍江測繪局
主辦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氣象學會;中國氣象局烏魯木齊沙漠氣象研究所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西城區西直門外大街138號,郵編:10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