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學研究》(季刊)創刊于1983年,本刊1983年創刊名為《東海海洋》,2005年6月改為《海洋學研究》,是由國家海洋局主管,中國海洋學會、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省海洋學會主辦的我國海洋科學綜合性學術期刊。辦刊宗旨是注重介紹全球性海洋科技的新發展,報道研究項目的最新成果及資料數據的分析研究等,為全國的海洋學科研究服務。本刊大都有中、英文摘要及參考文獻。有引文的論文占總論文的98%,據不完全統計,本刊被國內外7個數據庫和6種文摘期刊收錄。
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 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 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 知網收錄(中)、 維普收錄(中)、 萬方收錄(中)、 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 國家圖書館館藏、 上海圖書館館藏、
研究論文、研究報道、訊與簡介
1、ENSO事件非對稱性成因研究宋迅殊;
2、舟山港口資源型城市發展初探楊義菊;
3、“生態圍墾”的前景及發展思路徐承祥;
4、東亞季風的時間變化及其預報探討顏映;
5、從海岸地貌學看河海劃界的可操作性高抒;
6、廈門港劉五店航道海域溢油擴散數值模擬許婷;
7、降低水平壓力梯度誤差的方法比較王俊;許東峰;
8、本刊網站正式開通歡迎下載論文全文本刊編輯部;
9、利用POM模擬海州灣溫帶風暴潮郭衍游;劉吉堂;
10、海洋災害地質學發展的歷史回顧及前景展望葉銀燦;
11、我國淤泥質海岸侵蝕研究現狀與展望時連強;夏小明;
12、上海市海塘防護能力現狀的調查及分析陳峰;戚定滿;
13、西北太平洋Argo剖面浮標觀測及其應用研究孫東紅;
14、浙江近海波浪能資源的初步研究葉欽;楊忠良;施偉勇;
15、天然氣水合物研究中的AVA方法分析阮愛國;李湘云;
16、大洋富鈷結殼成因機制的探討——水成因證據欒錫武;
17、加里曼丹島西北側低鹽水季節變化及機理分析謝華偉;
18、長江河口北支倒灌鹽通量數值分析朱建榮;吳輝;顧玉亮;
19、基巖海岸圍填海工程后的流場變化聶源;羊天柱;許雪峰;
20、淤泥質潮流深槽最大沖刷深度的一個概念模型謝東風;高抒;
21、中西太平洋金槍魚圍網漁業鰹魚資源的時空分布陳新軍;鄭波;
22、浙江沿海超強臺風風暴潮災害的影響及其對策朱軍政;徐有成;
23、江蘇海岸帶生態環境脆弱性及其評價體系構建戴亞南;彭檢貴;
24、長江口及鄰近海域枯季水質生態模擬研究楊揚;吳曉燕;管衛兵;
25、橫向荷載作用下樁側極限土抗力的上、下限分析毛亞明;葉銀燦;
26、東海北部陸緣地區全新世孢粉組合及其古環境演變張玉蘭;范代讀;
27、樂清灣港區“淺水深用”開發方案的可行性分析陳春;陳劍鋼;王順中;
28、長江口長興沙島群的形成演變及其對南港、北港分流的影響馬翠麗;曹佳;
29、海南島周邊近海表層沉積中的孢粉及其與周邊植被的關系張玉蘭;龍江平;
30、硫酸鹽-甲烷界面與甲烷通量及下伏天然氣水合物賦存的關系方銀霞;初鳳友;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海洋學研究雜志社和海洋學研究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杭州市保俶北路36號《海洋學研究》編輯
郵政編碼:310012
下一本八桂僑刊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杭州市保俶北路36號《海洋學研究》編輯,郵編:31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