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力研究》(月刊),創刊于2017年,由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主管主辦。2016年12月經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準創刊,面向全國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傳播力研究本刊為月刊,大16開本,國內刊號:CN23-1598/G2,國際刊號:ISSN2096-3866。中國知網(CNKI)來源期刊。
《傳播力研究》雜志為文化、新聞、傳媒、傳播學類專業院校師生、文化傳播理論研究者和從業人員及愛好者,開展學術交流與研討,汲取當今業界新鮮的理念、咨詢與實踐經驗,提供了巨大而堅實的平臺,更為全國業界人士發表學術成果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推薦、文化傳播、傳媒觀察、影視傳播、媒介融合、新媒體研究、新聞采編、播音主持、編輯出版
1探究新聞攝影的傳播境況
2報紙新聞標題的功能研究分析
3《中國好聲音》節目特色分析
4論新媒體時代的傳播研究轉型
5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培育的路徑探索
6禮儀文化對電視工作的重要性
7大數據時代新聞生產的核心競爭力
8信息時代傳統主流媒體的缺位探究
9論“讀圖時代”背景下的報紙版面設計
10傳統紙媒在新媒體沖擊下如何突圍
11論廣電網絡媒體融合服務平臺的發展
12對農業廣播發展方向的若干建議研究
13新媒體環境下我國電視新聞的嬗變與發展
14“三農”電視節目資源開發與拓展分析
15大數據平臺建設及其在媒體融合中的應用分析
16《人民日報》(2012-2016)城市房價報道內容分析
17探析全媒體時代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策略
18發揮歷史題材電視劇對青少年的積極影響
19自媒體新聞攝影在企業新聞報道中的作用研究
20動態分鏡在影視動畫中的應用趨勢分析
2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矩陣”建設的問題與對策
22時間與空間——《你那邊幾點》中精神分析學分析
23融合媒體時代我國電視新聞媒體的發展路徑研究
24報社新聞編輯工作如何應對媒體融合時代的挑戰探索
25偉大的致敬——《至愛梵高·星空之謎》電影語言風格探析
26儀式傳播視角下媒介儀典的敘事研究——以《感動中國》為例
27試析中國傳統木版年畫中現實主義題材作品的意義——以京津冀傳統木版畫為例
28互聯網時代電影消費者購買決策分析——以藝術片《芳華》和《無問西東》為例
29探析生物傳感實驗對傳媒行業未來發展的意義——以中文版話劇《戰馬》生物傳感志愿者測試為例
30短視頻、H5熱潮下河北新聞輿論視聽化傳播的現狀、發展方法與路徑——以河北日報新浪微博、石家莊微信公眾號和冀時客戶端為例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傳播力研究雜志社和傳播力研究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哈爾濱道里區地段街1號
郵政編碼:150010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哈爾濱道里區地段街1號,郵編:15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