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新聞》(半月刊)創刊于1999年,《科學新聞》(半月刊)創刊于1999年,2009年全新改版,由中國科學院主管,科學時報社主辦,依托于全球訪問排名居于前列的中文類科學網站——科學網(ScienceNet.cn)構建的網絡社區,是中國第一份服務于科學界核心人群的新聞雜志。定位于為中國職業科學家與科研管理者量身打造的高端讀物,以全球視角解讀國內外科技界重大新聞事件,預測中國未來科技發展趨勢,匯聚全球科技精英思想,提供科研、實驗、前沿、資訊、出版、文化、生活等全方面的服務。其目標是做中國最具權威性、最有影響力的科技新聞期刊。
《科學新聞》雜志電子版最大程度保留了紙媒雜志的優勢:精美的排版、高質量的文章和圖片,能夠帶給讀者熟悉的閱讀體驗。通過先進的技術,雜志電子版還能夠提供更多的功能和優勢:快速、低成本的傳遞給讀者,方便的保存和攜帶,支持全文檢索,輕松加入注釋等等,從而帶給讀者更大的價值。雜志電子版每出刊周的周四上線,印刷版隔周周三出版,全年24期,每期重大新聞和獨家內容報道量達80頁,銅版紙全彩色印刷,并配以珍貴圖片。
學界、科研誠信 筑牢基石、成果篇、盤點中國科技2020、現狀縱覽、破局之道、溯本追源、平臺篇、遠景智略、權威聲音、人才篇、呵護“地球之腎”、綜述篇、科學·職場生涯、他山之石、合作篇等
法國科研中心的人才管理機制張軍孫曉梅
德國2006年科技創新政策綜述黃群
秦嶺植物多樣性的研究與保護沈茂才張行勇
現代化發展中的耕地保護途徑彭珂珊
關于做好國立科研機構新聞宣傳工作的若干思考石碩
加強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馬越紅
創新使我走向成熟田斌
感受創新郝建英
創新源于實踐成果始于勤奮馬建剛
青藏高原迎來新一輪科考熱潮再上青藏科考的理由王莉萍
科學新聞2006年中國城市安全減災評述金磊
可持續發展觀視野下的科技創新生態化吳景麗
關于促進農業科技進步與經濟發展協同性的思考金高峰
秦大河: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的影響
葉篤正:站在國家利益和全球高度研究氣候變化秦春
潘岳:環保執法不是孤軍奮戰吳永強
倪光南:中國軟件產業正處于十字路口李壯
陳宜瑜:2050年大批物種將滅絕羅暉游雪睛
王濤:防沙治沙需要加快步伐林東升
陳凱先:藥物研究亟需創新研發模式馬艷紅
鐘南山:人流感遇禽流感可能變人傳人禽流感蔡民
應改進科學技術獎項設立及評審周恒張涵信俞鴻儒崔爾杰
迅速加強微流控學及相關應用領域創新研究方肇倫
2006年我國社會發展的基本形勢及面臨的問題李培林陳光金
開源情報與網絡時代的國家安全王飛躍
兩院院士評出2006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兩院院士評出2006年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德國大力推進教育與研究現代化和國際化黃群
中日水資源管理體制差異分析孫雪濤齊兵強
加入WTO與我國轎車工業技術創新肖廣嶺柳卸林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科學新聞雜志社和科學新聞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一條乙3號
郵政編碼:100190
下一本世界宗教文化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一條乙3號,郵編: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