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研究生》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批準創(chuàng)辦,由教育部主管,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fā)展中心主辦。創(chuàng)刊于2002年10月,國內外公開發(fā)行,是我國唯一主要服務于研究生群體的綜合性平面媒體。
《中國研究生》宣傳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傳播我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改革發(fā)展的信息,報道國內外優(yōu)秀學人的先進事跡,促進研究生在德、智、體諸方面全面、健康地成長。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
《中國研究生》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yōu)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guī)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校園采風、青年筆談·請黨放心,強國有我、我的致謝辭、校園萬象、中研咖啡館
歷史的幽靈——《叫魂》瑣記周靈靈
行走在田野——記我的導師朱炳祥教授李慧
半生求學半生科研——訪“中國環(huán)境毒理學第一人”孟紫強賈登紅;王斐
碧水藍天赤子心,亦師亦友桃李情楊一丹
有所愛有所戀——行走于光影中的川大85后女導演陳玲
傳道授業(yè),潤物無聲——記我的導師馮中朝教授王璐
讀博是一種快樂的體驗——訪復旦大學博二學生紀文龍俞麗佳;
墨子“先質而后文”的文藝美學觀王曉璐
研究生媒體人:探索、傳承、創(chuàng)新、發(fā)展王俏蕊
激情昂揚的原鄉(xiāng)神話——莫言創(chuàng)作中的原鄉(xiāng)想象李一
論莫言鄉(xiāng)土小說中的人文情愫蘇朋
六個驚嘆號帶來的沉重思考喬楊
故鄉(xiāng)與旅行——寫給2012年畢業(yè)研究生陳玲
學術道德與規(guī)范的真諦是真實與責任龔克
物無美惡,過則為災——研究生壓力應對何俊杰
學術的“旅行”——參加國際會議小記吳世文
獨立書店:尋找城市的精神容器刁俊婭
友·沒友——尋找我們身邊的朋友薛山
睜開慧眼看世界——寫給研究生朋友史廣順
“書”途何歸?——由實體書店倒閉引發(fā)的思考王俊
新時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和創(chuàng)新張宏波;胡沫
鏡與燈——淺談研究生校園媒體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張文葳;劉婧
彌綸天地之道,弘毅為人之德——訪劉大鈞先生張麗麗
繼往開來,任重道遠——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有感張志敏
勵學求真知厚德潤桃李——李慶余教授專訪劉娜
知識、革命與西醫(yī)書院——孫中山的求學時代肖斌
獨立思考,突出學術個性——劉澤華先生訪談王申;王丁
萬水千山總是情——趙鵬大院士的地質人生之路陳華文
那些川大教我的事——寫在離開的前一天李雷明子
偉大的老師平凡的人生——記我的老師鐘世鎮(zhèn)院士李華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guī)范,方便閱讀,字數(shù)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lián)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fā)現(xiàn)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中國研究生雜志社和中國研究生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北京市海淀區(qū)王莊路1號同方科技大廈B1815室
郵政編碼:100083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lián)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王莊路1號同方科技大廈B1815室,郵編: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