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月刊)創刊于1992年,是遼寧省關工委;遼寧延安文藝學會聯合主辦的刊物。向少年讀者進行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向中小學生深入宣傳《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培養和提高下一代的高尚品質和美好情操。
《下一代》以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
勿忘九一八、歷史不容篡改、慘絕人寰的行徑、刺刀下的獸行、東史郎日記案
母愛無邊養育有度——一位年輕媽媽的育兒心得谷立芹;
“最美鳳城人”曾慶龍關心下一代紀事董廣軍;柳希棟;
“英雄中隊”火紅的隊旗在中原大地飄揚皇甫勝;謝淑芳;
他的品行永遠是我人生的精神財富李長久;
回憶羅總點滴事楊敏潔;
致毛新宇同志的信王卓;
抓住十八大契機合力引領油娃跟黨走李國君;李靜;
第十一屆全國“火炬引導我前進”夏令營閉營詞張慎欣;
無聲世界里“鏗鏘玫瑰”在綻放小川;
董老對北京育才學校的關懷和教誨李振業;
為群眾挑水陳曉秀;
高玉寶情系祖國下一代王高巖;
育才學校點滴回顧李振業;
育才的革命傳統是什么?李振業;
東風夜放花千樹綠楊蔭里盡芳菲徐欣;
在岸英精神激勵下健康發展的岸英小學馬麗娜;
帶頭縮食的領袖們王寶琪;
13歲少年勇救媽媽俊歌;
豐碑,是中華不屈的山峰岳杵圓;
“老八路”孫佐培:離而不休情系下一代沈黎明;
反映時代精神表達群眾心聲的成功作品馮荊育;
恒愛行動——愛心一線牽于曉紅;
育才—夢開始的地方(三)劉歌;
打造特色課程培育創新人才劉繼忠;吳昊;
道爾頓終身不離實驗室中波;
76歲老人10年捐助情王穎;
《弟子規》:大道至簡微言大義劉余莉;
我為雷鋒畫速寫楊寶威;
在寧山路小學慶祝建校6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張莉;
60多年前我與的三次見面王卓;
志愿軍老戰士致同學們的一封信趙我將;陳干群;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下一代雜志社和下一代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沈陽市皇姑區長江北街6號431
郵政編碼:110034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沈陽市皇姑區長江北街6號431,郵編:11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