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研究》(雙月刊)創刊于1986年,是由中國孔子基金研究會主管、中國孔子基金會主辦專門反映孔子、儒學和中國傳統思想文化諸方面最新最重要研究成果及學術動態的國際性中文學術期刊。堅持致力于推動孔子、儒學及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研究工作,總結繼承古代豐富、珍貴的文化遺產,繁榮學術,“古為今用”,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服務。
《孔子研究》多年來以其高質量、高水準、高品位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好評,在海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編輯部分設于北京、濟南,編輯部辦公室設于曲阜師范大學內。1996年編輯部合二為一,設于濟南,2001年編輯部辦公室遷至濟南,與編輯部合署辦公。1986—1999年為季刊。注重遵守學術規則,提倡嚴謹、扎實的學風,贊成不同學派、不同學術觀點之間自由平等、相互尊重的交流、討論和爭鳴,支持有新突破、新貢獻的創造性研究,并以學術價值和學術水平作為取舍稿件的基本標準。編輯委員會由全國知名專家學者組成,負責實際審稿責任。編委會采用匿名通訊審稿方式。
中華文化資源與國家治理、原典新詮、書評、現代新儒家、中西文化、禮學與禮制、儒學的現代性、青年論壇、海外儒學、中國哲學、會議綜述、家風家訓、學術爭鳴、社會科學視野下的儒家思想、儒士品格、宋明理學、文獻探微、圣裔研究、子學探微、當代儒學名家研究、儒學源流、地域儒學
1、蒙元時期衍圣公襲封考趙文坦;
2、印光的儒佛融合思想論黃家章;
3、荀子正義思想述要石永之;
4、論徐復觀的藝術思想劉建平;
5、成德之教——牟宗三儒教思想論韓艷秋;
6、《春秋繁露》人性論與先秦性情思想程郁;
7、王安石人性論的發展階段及其意義胡金旺;
8、從孔孟思想的分歧探究荀子禮學肖芒;朱鋒剛;
9、上博簡《天子建州》與周代的饗禮曹建墩;
10、邵雍研究:二十年學術史的回顧與展望張顯運;
11、從象山三解“艮背”看其心學義理之展開崔海東;
12、論陸九淵與王守仁“以心解經”方法之不同康宇;
13、“安樂窩”的文化闡釋——對于邵雍話語及其語境的學術考察邵明華;
14、論儒家思想對梭羅的影響——從“安貧樂道”到“自愿清貧”浦立昕;
15、“仁”與“絕對命令”——孔子與康德的道德人生觀比較研究趙祥祿;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孔子研究雜志社和孔子研究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山東濟南市經十路10567號
郵政編碼:250014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山東濟南市經十路10567號,郵編:25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