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哲》(雙月刊)創刊于1951年,是由山東大學主辦的刊物。本刊作為一家學術名刊,至今在同類刊物中仍然保持著三項殊榮,創刊最早,發行量最大,出口量最多,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這家以扶植小人物,延攬大學者而知名的人文社會科學期刊,一向以學術為本位,以創新為生命不斷發掘新的選題,展開新的爭鳴,受到國內外讀者,作者的高度關注及好評。
《文史哲》本刊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當代學術銘家與學術史、國學研究、文學、歷史、哲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文化自覺與社會發展
1、儒家文明與基督教文明:和平、富足與和諧 霍普金斯;
2、中華文化與普世價值 何光滬;
3、后現代文明與儒教的宗教性 崔英辰;邢麗菊;
4、秦漢律令關系試探 張忠煒;
5、南宋四川總領所制度與吳曦之變 何玉紅;
6、周來祥和諧美學思想的理論貢獻與歷史價值 周紀文;戴孝軍;
7、狄其驄文藝學研究的理論貢獻與學術意識 譚好哲;
8、自學成才的明史專家黃云眉先生 潘群;
9、陳同燮先生與我國的世界史學科建設 解玉軍;
10、文學史學大師馮沅君先生 袁世碩;
11、黃孝紓先生的詩文創作和治學特點 劉懷榮;
12、史料、史識和美學的融通:陸侃如先生的中國古代文學史著 張可禮;
13、真理之勇氣——蕭滌非先生的學術境界 林繼中;
14、殷孟倫先生的學術成就 劉曉東;
15、高蘭先生朗誦詩與教學研究及其人格精神 吳開晉;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文史哲雜志社和文史哲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濟南市山大南路27號
郵政編碼:250100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濟南市山大南路27號,郵編:250100。